張素瑋,楊海花,盧錦芳,杜麗云,麥碧熒,余艷萍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小欖醫院產科,廣東 中山 528415)
基礎按摩程序在自然分娩中的應用
張素瑋,楊海花,盧錦芳,杜麗云,麥碧熒,余艷萍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小欖醫院產科,廣東 中山 528415)
目的 探討自然分娩過程中應用基礎按摩程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產科105例自然分娩產婦的臨床資料,根據分娩過程中是否采用基礎按摩程序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5例。對照組按照傳統自然分娩流程進行;觀察組在傳統自然分娩的基礎上,輔以個性化基礎按摩程序。比較兩組產婦自然分娩過程中的疼痛評分、鎮痛藥物的使用量、產程時間、產后出血、尿潴留、中轉剖宮產率及新生兒窒息情況。結果觀察組產時使用安定針(5.6±0.8)mg、杜冷丁(48.5±7.0)mg,VAS評分為(5.0±1.2)分,對照組產時使用安定針(7.6±1.4)mg、杜冷丁(76.0±8.0)mg,VAS評分為(7.5±1.4)分,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程時間為(10.48±1.52)h,中轉剖宮產率為12.0%(6/50),尿潴留發生率為6.0%(3/50),均低于對照組的(11.65±1.75)h、27.2%(15/50)、21.8%(12/50),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量為(148.5±23.5)mL,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為2.0%(1/50),Apgar評分為(8.2±0.4)分,均低于對照組的(153.4±27.8)mL、3.6%(2/50)、(8.1±0.5)分,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礎按摩程序有助于促進自然分娩,不增加相關并發癥,具有較好安全性。
自然分娩;基礎按摩程序;效果;安全性
自然分娩是產科的主要任務,采取各種辦法減輕自然分娩過程中的疼痛、焦慮等不適感,促進自然分娩,是產科醫務工作者共同關注的焦點和課題[1]。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自然分娩過程中應用非藥物性鎮痛方法。基礎按摩程序作為非藥物鎮痛方法之一,在國外已經得到推廣應用,而國內目前相關的臨床研究和報道極少。我院產科對自然分娩過程中實施基礎按摩程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期望為基礎按摩程序在國內的應用和推廣積累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產科住院進行自然分娩的105例產婦。所有入選產婦均為單胎,產道檢查無明顯異常,無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符合自然分娩條件的低危產婦。根據分娩過程中是否采用基礎按摩程序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5例,兩組產婦在年齡、職業、學歷狀況、胎次、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年齡(歲)孕周觀察組(n=50)對照組(n=55) t值/χ2值P值30±3.5 31±3.6 -1.44>0.05 38.6±1.5 39.1±1.7 -1.59>0.05胎次[例(%)] 職業[例(%)] 學歷[例(%)]第一胎34(70.5) 38(69.1)第二胎16(30.5) 17(30.9)腦力勞動25(50.0) 27(49.1)體力勞動25(50.0) 28(51.9)大學及以上16(32.0) 17(30.9)中學及以下34(78.0) 38(69.1) 0.01>0.05 0.01>0.05 0.01>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按照傳統自然分娩常規流程進行常規的觀察、護理及宣教。觀察組產婦在傳統自然分娩常規處理的基礎上,實施個體化基礎按摩程序:在分娩潛伏期,向產婦重點講解及示范應對自然分娩疼痛的技巧[2],配合按摩手法練習正確的深慢、有節奏呼吸,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及決心。在分娩活躍期,通過系統的、科學性的觸摸,使手掌與皮膚有力的撫觸,不同階段使用不同手法按摩,目的是使產婦專注化[3],轉移疼痛注意力,減輕自然分娩的疼痛,促使身體放松進入睡眠,促進褪黑激素的釋放,從而促進催產素的分泌,深化產程進展。
1.3 觀察指標 產程中疼痛評分(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即VAS法,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微痛,腰酸或稍感不適;4~6分為中度痛,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7~9分為重度痛,明顯腰酸、疼痛,伴出汗和呼吸急促,但可忍受;10分為劇痛難忍)、鎮痛藥物的使用量、總產程時間、產后出血、尿潴留、中轉剖宮產率及新生兒窒息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Fisher精確檢驗或Pearson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痛程評分及鎮痛藥物比較 觀察組產時疼痛程度評分以及鎮痛藥物劑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及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總產程時間、中轉剖宮產率和尿潴留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產后出血量、新生兒窒息、新生兒Apgar評分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產婦痛程評分及鎮痛藥物比較(±s)
組別VAS評分 鎮痛鎮靜藥劑量(mg)安定針 杜冷丁觀察組(n=50)對照組(n=55) t值P值5.0±1.2 7.5±1.4 -9.77<0.05 5.6±0.8 7.6±1.4 -8.87<0.05 48.5±7.0 76.0±8.0 -18.66<0.05

表3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及并發癥比較
自然分娩是人類繁衍后代的本能和自然生理過程。目前國內剖宮產率處于居高不下的狀態,其主要原因是產婦尤其是初產婦,對產時疼痛缺乏正確認識,對自然分娩產生恐懼心理[4-5]。而分娩過程中的激烈疼痛和緊張情緒,可導致產婦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分泌明顯增加,引起子宮收縮抑制和子宮血管收縮,最終導致產程延長、胎兒宮內窘迫等母兒不良后果[6-7]。因此,給產婦創造一個無痛或減痛的分娩環境是產科的主要任務,在產程中合理應用分娩鎮痛方法,可有效緩解疼痛,從而降低剖宮產率[8]。
目前,國內外尚未有理想的、無任何不良反應的分娩鎮痛方法[1]。國內大多數醫院主要通過采用鎮痛、鎮靜藥物方法來實施無痛分娩。然而,分娩過程中使用鎮痛和鎮靜藥物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副作用,如血壓下降、宮縮乏力、尿潴留、寒戰、惡心、嘔吐以及新生兒呼吸抑制等并發癥并,甚至造成嚴重不良后果[9]。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自然分娩過程中應用非藥物性鎮痛方法,卻在國內應用不廣[10]。目前國內主要采用拉瑪澤減痛分娩法、導樂陪伴分娩、自由體位等[1,11-13]相對簡單的操作方法。基礎按摩程序是英國Linda Kimber創立的圍產期減痛的新型按摩方法,其主要通過基礎按摩程序和母體神經內分泌系統自我調節,達到分娩減痛效果,其減痛效果較好。目前國內缺乏基礎按摩程序相關的應用研究和安全性評估,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實施個性化的基礎按摩程序在有效降低產時疼痛不適,而且在產后出血、中轉剖宮產率、尿潴留發生率及新生兒窒息等方面也低于對照組,也說明了個性化基礎按摩程序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未增加并發癥風險。
本研究在自然分娩過程中采取個性化基礎按摩程序,尤其在宮頸擴張活躍期,在宮縮時采取輕柔撫觸可緩解疼痛,配合松弛緩慢的呼吸方式,使婦女可在宮縮之間得到休息、緩沖疼痛帶來的疲倦,從而減少鎮痛鎮靜藥物的使用,減少產后尿潴留和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此外,通過會陰部及臀部按摩,可有效降低分娩過程中產道與盆底肌肉因擴張而致的疼痛感,促進陰唇、陰道、肛門區松弛,促使胎頭下降,從而有助于縮短產程時間。這與黃菊珍等[8]報道的會陰按摩減輕分娩疼痛有類似作用。
綜上所述,在自然分娩過程中實施個性化基礎按摩程序,有助于減輕產時疼痛,促進分娩,同時降低中轉剖宮產率,減少各種并發癥,具有較高安全性,值得在產科自然分娩中實踐應用。當然,基礎程序按摩作為一種產時輔助性減痛手段,有待大樣本的臨床對照研究進一步驗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1]王麗敏,燕美琴.分娩鎮痛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4,12(25): 2312-2314.
[2]李麗璇,林玲.健康信念模式指導下的孕期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率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4,35(22):3602-3603.
[3]Nabb MT,Kimber L,Haines A,et al.Does regular massage from late pregmancy to birth deternal pain perception during labour andbirth?A feasibility study to investigate a programme of massage controlled breathing and visualization from 36 weeks of pregnaney until birth[J].Complement Ther Clin Pract,2006,12(3):222-231.
[4]張志君,王強.羅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鎮痛用于無痛分娩47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08,19(1):79,32.
[5]王健.形象化子宮收縮痛配合拉瑪澤呼吸減痛分娩法在產科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6):59-60.
[6]龍翠燕.非藥物性分娩鎮痛的臨床應用[J].華夏醫學,2008,21(4): 870-872.
[7]薛紅琴.分娩疼痛與母嬰結局的關系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海南醫學,2015,26(8):1214-1216.
[8]張志英.分娩鎮痛在臨床中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3(20): 62-64.
[9]黃菊珍,黎秋妹,葉巧梅.會陰按摩在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6):26-27.
[10]王立新,嚴菊濃,沈燕.分娩過程中產婦需求的質性研究[J].現代護理,2006,12(24):2297-2298.
[11]Tournaire M,Theau-Yonneau A.Complementary and acternative approaches to pain relief during labor[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07,4(4):409-417.
[12]肖霞.非藥物性分娩鎮痛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9,23(3): 189-191.
[13]楊文琴,顧利萍.非藥物性分娩鎮痛的研究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 2010,10(6):418-420.
R714.3
B
1003—6350(2016)12—206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2.062
2016-01-15)
廣東省中山市衛計局科研項目(編號:2015A020050)
張素瑋。E-mail:CRB779709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