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騁思
(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南寧 530022)
廣西富硒農業產業發展現狀淺析
龐騁思
(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南寧 530022)
【目的】為廣西富硒農業產業提供參考。【方法】采用實地調查、總結歸納法進行整理和分析,對廣西富硒農業產業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對策進行調查分析。【結果】富硒農業產業現狀:企業積極參與,開發面積不斷擴大;富硒品牌初步打響,富硒效益逐步顯現;總結完善經營模式,逐步完善管理機制。主要存在問題:起步晚,政策扶持少,參與積極性有待提高;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不高;技術力量薄弱,帶動力不足的。【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示范基地建設、加快生產技術研究、實施品牌戰略,加強監管等建議,實現廣西的富硒產業跨越發展。
富硒農業;現狀;問題;對策
富硒農業是指發揮區域自然資源優勢(包括氣候、水、土、技術、產業基礎等),從事富硒農產品生產經營的特色農業。廣西富硒土壤資源豐富,基本確認富硒土壤面積達2.14萬多平方公里,為目前全國最大面積的連片富硒土壤區域[1]。硒元素含量適宜,基礎條件好,天然富硒農產品種植歷史悠久,是全國長壽之鄉最多的省(區),長壽縣鄉與土壤富硒區呈明顯正相關,長壽之鄉地區的土壤樣品基本都達富硒土壤標準[2]。廣西開發富硒農產品資源豐富、優勢明顯、潛力巨大,特色突出,發展富硒產業就是發展生態高值農業,有助于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美麗鄉村建設。
廣西天然富硒農產品豐富,種植歷史悠久,在廣西30多個縣(市、區)采集了300多個作物樣品(花生、玉米、大米、淮山、木耳、紅薯、荔枝、茶葉、茉莉花等)分析,發現有大米、墨米、茶葉、荔枝、木耳等70多個樣品達到天然富硒水平,占24%[2]。但富硒農業發展起步時間較晚,與先進省區相比落后了20多年,特別是自治區黨委政府介入主導僅僅是2012年的事。短短幾年間,自治區層面先后成立了富硒農產品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和富硒農產品開發辦公室,召開了多次富硒農產品開發座談會、動員會,安排了富硒農產品開發示范項目、創建了示范基地,出版了《富硒知識100問》一書,積極開展富硒技術培訓,成立了廣西富硒農產品協會,制定并頒布了《廣西富硒農產品地方標準》、《廣西富硒農產品認定辦法》和《廣西富硒農產品開發意見》,科學調研規劃、提出了“十三五”發展目標、將富硒農業納入了現代特色農業品種品質品牌提升行動、作為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戰略決策推動等,富硒農業開發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1 企業積極參與,開發面積不斷擴大
很多企業已經看到富硒產品的廣闊前景,積極參與到富硒產品的開發上來,目前已注冊富硒產品的公司有貴港通達米業、南丹中科群源農林科技、桂平西山碧水茶園、南寧市一村香、凌云宏鑫茶業、桂林雁香米業等230多家公司(合作社)。這些企業是廣西富硒產品開發的主要力量。自治區農業廳把富硒農產品開發項目列入自治區部門預算進行扶持,至2015年止,三年來累計安排近900萬資金,建立富硒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64個。在示范基地帶動下,全區富硒農產品開發面積逐年擴大,據統計已累計開發了近9334公頃,在周邊區域已經形成一定影響力和輻射帶動作用。
1.2 富硒品牌初步打響,富硒效益逐步顯現
目前廣西開發農產品有富硒五谷、富硒香米、富硒茶葉、富硒靈芝、富硒羅漢果、富硒水果、富硒食用菌、富硒淮山等30多種富硒產品。其中,“永福香”牌富硒大米、富硒羅漢果和富硒有機春螺綠茶等9個富硒產品被第二屆中國硒產品交易會組委會評為“中國名優硒產品”,初步打響廣西富硒農產品品牌[3]。
通過增加“長壽元素”硒元素賣點之后,拓寬了銷售渠道,效益明顯增加。2013~2015年三年來,全區富硒農產品總產量達到3萬多噸,產值5.2億元,同時帶動1.6萬農戶增收致富[3]。
1.3 總結完善經營模式,逐步完善管理機制
經過幾年來的積極探索實踐,“部門+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和“公司+基地+農戶”為主的富硒產業經營模式。出臺相關配套文件,推進富硒農產品認定工作,截至2015年底,已有24家企業的31個產品獲得了前三批富硒農產品認定。如欽州市欽北區鳳源泉種養合作社,在農業部門的扶持引導下,2014年種植富硒水稻20多公頃,產品銷售火爆,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2015年擴大規模,發展增加到66.7公頃,并開設富硒體驗店、實體店,帶動銷售,擴大宣傳。臨桂縣有1200個農戶與桂林益天香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簽訂合作開發合同,并在會仙鎮、四塘鎮等6個鄉鎮建立6個富硒優質稻生產基地。在這種模式的影響和帶動下,臨桂縣富硒優質稻開發面積發展近萬畝,農戶每畝每造增收500~800元。
2.1 起步晚,政策扶持少,參與積極性有不高
目前,全國進行富硒產業開發的省區有湖北、湖南、陜西、山東、江西、貴州、重慶、安徽等10多個,其中湖北于上世紀80年代啟動,陜西、湖南于上世紀90年代啟動。與這些先進省(市、區)相比,廣西富硒農產品開發工作起步較晚,富硒產業開發尚處于起步發動階段。目前,除了農業、糧食等部門每年拿出一定的資金扶持建設富硒農產品基地外,其他相關部門基本沒有相應的富硒產業開發扶助預算。在市、縣層面,也僅有貴港、橫縣等少數地方安排有專項資金扶持富硒農業發展,相當多的地方尚處于籌劃、觀望狀態,沒有實質行動,參與積極性不高。
2.2 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不高,技術力量薄弱,帶動力不足
廣西目前參與富硒產業開發的企業(合作社)已有230多家,開發的富硒產品有30多種。但這些企業多數規模小、基地面積小、產品單一、產值不高,和先進省區比還有很大差距。由于組織化程度不高,經濟效益不明顯,嚴重制約了產業的發展,輻射力和帶動作用不足,影響力不夠,富硒區域農民不懂硒,種植出來的本是天然富硒產品,但按照普通產品價格銷售,造成富“硒”不富民。同時,由于科研力量還沒能充分調動起來參與富硒產品生產、加工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富硒產品的功能研究、市場調研、風險評估等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多方資金投資
一是建議自治區層面出臺扶持發展富硒農業的產業政策,爭取財政資金投入;二是建議富硒區域市(縣/區)政府整縣(市/區)推進,將富硒產業作為地方的主導產業,重點扶持發展。三是吸引區內外資金投資廣西富硒農業產業,促進富硒產業化發展。
3.2 加快示范基地建設,大力培植富硒龍頭企業,打造廣西特色富硒品牌
立足廣西富硒土壤資源優勢,著力創建一批標準化的富硒農產品示范基地,開展提升富硒農產品品質研究,提高產品質量,打造質優價好的天然富硒農產品品牌。加大對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醫療保健品生產企業等的引導力度,在金融信貸、科研開發等方面傾斜支持發展富硒產業,打造一批富硒農產品龍頭企,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帶動力。引導、扶持富硒新產品、新技術申請專利,帶動廣西富硒產品品牌建設。廣西目前有1個世界長壽之鄉和18中國長壽之鄉,是長壽之鄉數量最多的省(區),這是廣西富硒產品最大賣點,應加強宣傳廣西的品牌優勢,以此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著力打造廣西特色富硒品牌。
3.3 加快生產技術研究,探索富硒農產品開發的有效模式
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重點企業等科研能力,為富硒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篩選天然富硒品種,培育富硒優良新品種。研究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增加作物吸收利用的富硒農產品綜合生產技術。同時,拓展研究富硒產品的精深加工技術和富硒產品的保健應用,引導鼓勵企業采用市場化、產業化模式開發富硒產品。
3.4 實施品牌戰略,加強監管,保障富硒產業健康發展
統一實施品牌戰略,引導企業強化質量意識、誠信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實行規范化、標準化生產。根據《廣西富硒農產品認定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加大力度推進富硒農產品認定工作,做到統一規范產品標準,加強產品質量監控,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檢查打擊力度,樹立整體優質產品形象,統一宣傳發動,挖掘營銷市場,實現廣西的富硒產業跨越發展。
[1]唐廣生.田野有“硒”望富硒更富民[N].廣西日報,2014-3-26(11).
[2]劉永賢,陽繼輝,石玫莉,等。廣西富硒功能農產品開發前景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5,(01):176-178.
[3]唐廣生,陸興倫.大力發展富硒農業促進農業提質增效[N].廣西日報,2015-11-06(8).
F327
A
1003-4374(2016)04-0076-03
2016-02-06
2016-02-17
2016年廣西糧食及農林水優勢產業扶持專項資金富硒項目(桂財農[2016]23號)。
龐騁思,男,1968年生,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科長,講師,從事農業農村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