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忠
唐山市豐潤區白官屯鎮中學
調動學生興趣,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實效性
楊志忠
唐山市豐潤區白官屯鎮中學
興趣是一項事業成功的前導,也是激發學生認識、產生內在動力的關鍵。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活潑好動,精力旺盛,對于各種新奇有趣的事物充滿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并不能長久的保持下去,需要教師不斷地加以引導,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是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大的落實到實處的重要途徑所在,本文介紹了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初中;數學
孔子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克也曾經說過: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因此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提問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手段。“學貴有疑”,而培養這種質疑提問意識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而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是要靠我們教師來創設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關愛學生、理解學生,多用鼓勵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鼓勵學生去大膽質疑,只有這樣才會從根本上變學生的“厭學”為“愛學”,變“老師要我學”為“我要學”。才能更好地促進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所以誘發學生產生與學習內容學習活動相關聯的直接的興趣,使學生從上課開始就對學習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充分的利用各種手段創設學生所喜歡的問題情境,也就顯得非常必要了。例如我在講七年級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時曾給學生講過一個這樣的故事:唐朝大詩人李白才華橫溢,酷愛飲酒,號稱酒仙,尤其是在酒后,更有“斗酒詩百篇”的美譽,有人曾做過一首打油詩,描寫了有關他飲酒的一件趣事:李白無事街上走,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遇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請你猜一猜,李白原來壺中到底有多少酒。問題一提出來,學生踴躍地參加,積極的舉手發言,興趣非常的濃厚,于是就順理成章的進入了新授的課程。
根據心理學規律和中學生的學習特點,有意注意的時間持續的很短,加上課堂思維活動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產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就需要教師用合理的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的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多媒體是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色彩等于一體的教學手段,能把枯燥靜止的信息融入到三維空間中,產生十分活躍的動態畫面,為學生創設一個有聲有色,十分逼真的實際情境,從而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如我在七年級《直線、射線、線段》一課中,為了引出課題,在課下我收集了鐵索橋,鐵軌和幾張彗星尾巴的圖片,使學生對于現實生活中的直線、線段、射線產生了直觀的認識。同時利用多媒體可以解決許多教學重點與難點的講解。如在講解一次函數y=kx+b時要了解函數圖像隨著k、b的變化而變化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要選取不同的k、b值,然后列表在黑板上畫出多個不同的一次函數圖像,再進行觀察比較。整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將大量的精力用于計算和畫圖之中,而不是用于觀察、比較、得出結論之中。
動手操作活動是一項主體學習的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易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表達,運用知識的過程,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操作過程之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既發展學生的思維,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我們可以放手讓學生去畫等腰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折紙去比較等腰三角形兩個底角的大小等一系列動手操作活動去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各種性質。實踐證明讓學生動手參與教學,比單聽老師講解,單看老師拼、擺獲得的知識要牢固的多。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潛能。
課堂練習是一項有目的、有組織的、有指導的學習活動,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基本途徑。同時又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基本保證,所以課堂練習的設計既要保證時效性,對于練習的層次進行科學的安排,同時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適當的安排一些趣味性的練習活動,來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和尋求表現的意識。從而達到增添興趣,拓展思維,發展智能的目的。所以我認為,練習題的設計,既要有客觀題的設計,又要有主觀題的設計,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編題,甚至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整理題庫。總之數學練習的設計,是為了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發展和探索問題,為了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發展。
記得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無論是文科課堂,還是理科課堂,無論是是習題課還是新授課,雖然不同的課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不管什么課都必須盡最大的能力去進行課堂總結。一般說來課堂總結有三點:1把本節課的知識由點到線到面,按自己的知識思維方式構建一個知識系統結構,2找出本節課的規律,以便觸類旁通的解決相似的問題。3在本節課的基礎上,努力探求下節課的新問題,為下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4對照其他的學生的學習找出自己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取長補短。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既能有助于教師發現本節課講授知識的不足之處,又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總結能力,并且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本節課知識的強化。學生對于本節課的知識明確了,才會激發起對于下一節課知識的期盼,這樣才會激發起學生主動去預習,去探究。
總之,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巧妙的利用課本,靈活的安排教學內容,多方面多角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在數學課堂這有限的時間里最大限度的授之以魚,授之以漁,才能把學生領進數學的大門,才能讓學生展開數學的翅膀,翱翔數學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