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雨 (黃河科技學院 450000)
淺談聲樂演唱中的情感問題
張 雨 (黃河科技學院 450000)
聲樂藝術是通過音樂和語言藝術來表達人們情感的一種藝術,聲樂表演是以聲傳情、以情感人的藝術。在聲樂表演當中人們應如何準確把握情感,并且采用恰當的情緒去演唱,想要深刻理解歌曲當中的思想內容,領會歌曲當中的情感內涵;就必須融入歌曲,進入適當的“角色”,這樣才能獲得切身的感受,在表現歌曲的感情時,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必不可少 的一個環節。
;聲樂;演唱;情感
聲樂演唱中離不開的就是情感的表達,情感表達在演奏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僅僅是聲樂演奏中的核心,也是聲樂演奏中重要靈魂。
音樂是能夠觸及到人類內心最深處情感需求與體驗的一種載體。而聲樂作為一個獨特的音樂品種。其通過音樂語言和音樂旋律的結合來表達人們生活中最深刻、最真摯、最細膩的情感體驗。音樂的獨特美感在于再現人的精神、情感,聲情并茂,以聲傳情,正是以情作為聲的體現基礎的。音樂的體現并不單單通過某方面來進行體現,例如不變的一首音樂,被不同的演奏者進行演奏的話,往往會因人而異,相同的一首歌被演奏出了截然不同的感覺。而這些區別不僅僅來自于歌唱者音樂的專業技能,更多的是來自于歌唱者“無情”的歌唱,即使在其他方面有著良好的素養:如圓潤響亮的聲音,準確的音準、節奏、清晰的語言等等,其演唱仍將是蒼白而無力的,這也是無法打動聽眾而達到感染和教育聽眾這一最終目的的。所以說要想讓自己的演唱感動廣大聽眾,并且表現出作品的情感內涵,演唱者必須具備隨時可以調動起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演唱中的能力,如果一首歌曲中沒有投入自身的情感的話,那將是沒有任何感情,相等于一個空殼子似的。當然這種投入并不是隨意的發泄,而是有意識的表現。在音樂演唱的過程中,要是演唱者有意識的投入感情的話,通常這種情感往往把個人的情感升華成某種普遍的可以和大家產生共鳴的情感,也正是由于如此,一個好的歌唱者會具有很強的帶入性,不論欣賞者是否對音樂有著自己的造詣或者獨到的見解,音樂在每個個體之間的隔閡幾乎是不存在的。
在情感的作用下,人的情感可以通過很多的渠道來達到從分表現的目的,其中包含的藝術變現手段是很常見的一種變現方式,在用藝術進行情感表達時, 音樂就是這些藝術表現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渠道。在現實世界的音樂當中,就像觸景生情,睹物思人一般,當一個人聽到音樂時便可以對聽到的音樂產生真實的情感體驗,這是因為當其聽到音樂時,就會自動判斷是否合乎自己的情感需要,從而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已經對所聽到的音樂進行了一個評價過程。音樂作為表現美學的一個渠道,這在黑格爾的著作《美學》之中是被具體的論述過的,黑格爾認為有且僅有音樂是唯一的真正據為己有的東西。因此我們可以看得到,音樂是緊緊地聯系著情感與現實生活的一個橋梁,如果沒有這些,那么二者之間就會產生脫節,脫節的最終結果將會是這二者都失去各自的現實意義,那么藝術對于情感與現實生活的重要意義是可見一斑的。
作為一名演唱者,必須可以做到能夠將自己的親身經歷通過自己的匯聚,化作一種素材,當其進行演唱之時,可以通過這些經歷,從而讓自己產生之前那樣的真實情感,然后將這些真實情感通過自己在臺上的表演體現出來,這樣的表演,才會具有真真切切的情感體現,二感情真實才會很容易的將觀眾的情感很快的調動起來。那么,這一場表演將會真正的扣人心弦,這樣將會成為一次成功的演出。
當一名表演者演出時,它不僅要做到調動起自己的情感,而且要能夠注意到觀眾的情感體驗如何,因為演唱的主體其實是人,一次無人欣賞得了的演出是沒有多大意義的,這和沒有利益的產品在企業中是不會出現是一個道理,因此在此期間,演唱者必須時刻把握聽眾的情感,能夠做到演唱者的情感隨聽眾的情感而靈活變換,在聽眾的情感被帶上頂峰時,演唱者可以做到情感的超常爆發。
演唱者的情感體驗來自于歌曲,因此,這些體驗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詞者對于歌曲的情感定向的,歌曲情感是否濃烈,表現方式是不是復雜,將會影響到該曲目進行演出的演唱者的情感體驗,演唱者對于歌曲的情感體驗,取決于歌曲的情感表現,歌曲的情感表現可以徹底的決定情感體驗。
在生理反應音樂情緒反應當中有一個反應叫做音樂情緒,他是一個人在聽到某種音樂時在生理上與心理上產生的某種共鳴,例如,在聽到某些激烈昂揚的音樂是,有的人會全身血液上涌,行為也會變得更加迅速,并且感覺自己充滿力量;在聽到某些輕音樂時感覺全身舒暢,心情愉快,并且呼吸也會變得平穩;在聽到某些悲傷的音樂時,面部表情變得嚴肅,甚至會熱淚盈眶,在聽某些節奏較快的音樂時,心率會明顯的比平時要快,其實這些現象并不奇怪,因為音樂會導致人的生理內部隨著它的律動而變化,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以及其他的系統,都會隨著其產生變化。因此,在演唱當中,演唱者也應當學會如何去調整自己的生理狀態,讓自己的生理狀態可以隨著自己的演奏進行變化。例如,當演奏情節激烈時,演奏者的呼吸會加快,當節奏變得平穩時,其呼吸則變得相對緩慢而平和。
當演唱者進行表演的時候,他的情緒反應會有變化,而這些內在的的變化會通過其面部表情表現出來,因為一旦音樂發生變化,演唱者的表情會跟隨著做出下一步的動作,這是無意識的,但是也是必然發生的,這是一個自然流露的過程,在生理學的角度進行解釋的話,可以將其稱作是反射,在很大程度上這是保證人類適應環境的一種被動的適應機制。在達爾文的進化論當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種條件反射,他是在長期的選擇當中保留下來的一種被動的適應機制。表情動作對于機體生存來說具有巨大的意義,它可以控制機體內的一系列生化反應。其次,它也起著傳遞信息、強化信息、解釋信息的作用。可見,這一機制是對應于生存方面的一個很大優勢。在藝術方面,有別于它在自然方面的“嬌寵地位”他的存在是有其兩面性的體現的。因其類似于正反饋的調節機制,一方面,可以令演唱者可以盡快地進入情境,這無疑會有利于演唱者的一面;另一方面,其調節機制將會使情感來的太過于猛烈,產生雪崩效應 ,使演唱者的情緒失控而進入 癲狂狀態。藝術需要瘋狂,但是那不等于瘋狂。因此,在音樂表演中,無法定論情緒反應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其影響完全取決于演唱者本身對于自身的控制,因此,演唱者必須把握好一個“度”。讓自己情緒的表現程度在自己控制的范圍之內。
[1]阿如娜.淺談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報,2012(1).
[2]胡世長.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處理[J].大眾文藝,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