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馨格
借貸記賬法中“借”與“貸”的釋義
董馨格
借貸記賬法是復式簿記的一種方法,是現代會計處理的基本技術。借與貸不只是抽象的記賬符號,把借與貸看做抽象的記賬符號,不利于我們對一些交易事項會計處理的理解。本文通過對借與貸內在涵義的介紹,結合具體交易事項的會計處理,對借與貸做進一步的闡釋,以加深我們對借貸記賬法的認識。
借貸記賬法;借與貸;記賬符號
在會計發展史上,曾經有多種記賬符號,比如收付記賬法、增減記賬法、借貸記賬法等。但現在只剩下借貸記賬法在使用,我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終止了收付記賬法、增減記賬法的使用。一些文獻在介紹借貸記賬法時,把借與貸當做抽象的記賬符號,認為借與貸只是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動的兩個抽象的記賬符號。比如,當資產、損失、成本增加時,登記在借方,當資產、損失、成本減少時,登記在貸方;當負債、所有者權益、收益增加時,登記在貸方,當負債、所有者權益、收益增加時,登記在貸方借方。正因為把借與貸看成是單純的記賬符號,因此才出現我國上個世紀60年代先后出現了增減記賬法、收付記賬法。但后來,經過實踐檢驗,只有借貸記賬法才是最科學的記賬方法,而增減記賬法、收付記賬法由于在往來科目等的登記上存在局限,最終被停用。那么,借貸記賬法為什么是科學的記賬方法?因為借貸記賬法在往來科目等的登記上比較科學。但是,如果按照“借與貸只是單純的記賬符號”這個說法,那么在一些特殊賬戶如累計折舊、累計攤銷、利潤分配以及損益結轉、生產成本結轉等,借貸記賬法仍然無法做出科學的解釋,例如,累計折舊、累計攤銷作為資產類會計科目增加時卻登記在貸方,損益結轉、生產成本結轉卻并不意味著損益、生產成本減少,利潤分配登記在借方不意味著利潤分配減少,利潤分配登記在貸方也不意味著利潤分配增加。由此看來,借與貸并不是單純的記賬方法,借貸記賬法之所以是科學的記賬方法,其涵義并非是簡單的增加、減少。
借貸記賬法源起于歐洲。復式簿記的演變,從它的萌芽到接近于完備形式,大約經歷了300年左右(13世紀初至15世紀末),分為三個階段:佛羅倫薩式——復式簿記的萌芽階段(1211—1340年)、熱那亞式——復式簿記的改良階段(1340一1494年)、威尼斯式——復式簿記的完備階段(1494一1854年)。1482年,近代會計的奠基人、現代會計之父盧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i)在佩魯賈大學撰寫《數學大全》,即《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這本書的出版,使得復式簿記的優點及方法很快為世人所認識,并廣為流傳,因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志著現代會計的開始。至1854年,愛丁堡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出現,會計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職業。《數學大全》共分5卷,其中第3卷中第9部中第11篇為《計算與記錄要(詳)論》,通稱《簿記論》。《簿記論》的意義在于完成了由簿記實踐向簿記理論的轉變,使會計成為獨立的科學,《簿記論》的會計價值在于將以往人格化的“借主”(Debitore)與“貸主”(Creditore)抽象為規范化的記賬標號。
借與貸在意大利早期的威尼斯方言中為dare與avere,是反義詞;Luca Pacioli的Debito與Credito,是反義詞;英國的Debit與Credit,是反義詞;日本的“借”與“貸”,是反義詞;在中國由謝霖、孟森從日文翻譯“借”、“貸”,卻是同義詞。作為記賬符號,反義詞較為合理,如中國的收付記賬法、增減記賬法。作為反義詞,借表示去向、用途、現有或最終狀態,貸表示來源、原始狀態。
首先看累計折舊與累計攤銷交易事項處理。當企業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計提折舊、攤銷時:
借:成本類、費用類科目
貸:累計折舊
借:成本類、費用類科目
貸:累計攤銷
如果把借與貸當成抽象的記賬符號,按照簡單的增加或減少來解釋,那么上述會計分錄就解釋不通了。累計折舊與累計攤銷是資產類會計科目,其增加應該登記借方,但上述會計分錄卻登記在貸方。如果按照借與貸內在涵義的理解,就可以解釋通了,上述會計分錄可以解釋為成本、費用表示去向、用途、現有或最終狀態,累計折舊與累計攤銷表明來源、原始狀態。
其次看損益結轉、生產成本結轉交易事項處理。當企業期末將損益結轉至本年利潤、將生產成本結轉至庫存商品時:
借:主營業收入等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等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同樣,如果把借與貸當成抽象的記賬符號,按照簡單的增加或減少來解釋,那么上述會計分錄也解釋不通。主營業務收入是損益類科目,登記在借方表示減少,但主營業務收入并沒有減少,只是結轉而已;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科目,登記在貸方表示減少,但主營業務成本并沒有減少,只是結轉而已。生產成本是成本類會計科目,登記在貸方表示減少,但生產成本并沒有減少,只是結轉而已。如果按照借與貸內在涵義的理解,就可以解釋通了,主營業務收入表示去向、用途、現有或最終狀態,本年利潤表明來源、原始狀態,主營業務成本表明來源、原始狀態,本年利潤表示去向、用途、現有或最終狀態;庫存商品表示去向、用途、現有或最終狀態,生產成本表明來源、原始狀態。
本研究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2015S1105),本文系研究成果。
[1]劉義武.論《基礎會計》借貸記賬法的教學方法[J].中外企業家,2015(8).
[2]駱長琴.從權責角度詮釋“借貸記賬法”的借貸涵義[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7).
[3]么秀杰.利用物權對應全新解讀借貸記賬法[J].會計之友,2015(4).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