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維 吳佳穎
稅收優惠對東北工業企業財務與社會績效影響研究
王維吳佳穎
以2010-2015年東北工業企業面板數據為樣本,實證分析了稅收優惠對企業財務績效與社會績效的影響。研究表明:稅收優惠與凈資產收益率顯著正相關,與主營業務利潤率不顯著的負相關,與企業社會績效負相關。研究結論啟示政府,應在稅收優惠政策方面建立長效監督機制,同時鼓勵企業增強自我造血能力,重視、提升社會績效。
稅收優惠;東北工業企業;稅收優惠;財務績效;社會績效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關系到我國工業現代化的進程,關系到未來二十年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隨著時間進入到“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東北老工業基地迎來了一系列的政策春風。如稅收優惠旨在于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新動力。在東北經濟環境不景氣之時,稅收優惠政策有助于企業做大做強,改善經濟效益。然而,如果企業過于依賴政府的稅收優惠會使企業自身造血機能不足,會導致自己的主營品牌利潤不增反退,同時致使財政投入低效形成公共資源浪費,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那么,當下政府的稅收扶持終究會不會幫助東北工業企業改善經營情況,提高自主造血能力,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呢?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涉獵較少,為回答上述問題,本文主要研究稅收優惠對東北工業企業財務績效與社會績效的影響,以期為加快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提供政策參考。
1.稅收優惠與財務績效
政府利用稅收制度,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這種公平、非歧視的補貼方式減輕某些納稅人應履行的納稅義務。崔寶玉等(2014)認為政府對企業的財稅支持有利于促進企業提升財務績效,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的財稅扶持確實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而政府在給予企業稅收優惠,幫助企業提高預期收益的同時,可能會降低企業的努力程度,進而降低企業主營業務利潤。Harris等(2011)研究結果表明,政府的財稅扶持對企業經濟績效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a:稅收優惠對企業經營情況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假設1b:稅收優惠對企業主營業務利潤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2.稅收優惠與社會績效
政府宏觀調控的初衷,是通過政府的政策扶持,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績效,同時產生一系列社會效應。孔東民等(2014)研究表明,政府支持力度的提升,能夠促進公司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3]。袁顯朋等(2015)研究發現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繁榮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都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應。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2:稅收優惠對企業社會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1.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依據Wind數據庫中工業行業分類,選取了2010-2015年東北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并在此基礎上做如下篩選:(1)剔除ST類公司;(2)剔除數據缺失的公司。最終得到34家工業企業,總計204個有效樣本。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Wind數據庫及國泰安數據庫。本文數據處理主要由Stata13.0和Excel統計軟件完成。
2.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財務績效:①凈資產收益率(Roe)。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②主營業務利潤率(Ope)。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③社會績效(Emp):用企業雇員人數來衡量企業的社會績效。
(2)解釋變量。企業稅收優惠總額=(名義稅率-實際稅率)*利潤總額。
(3)控制變量。考慮到企業績效也受其他因素影響,本文在參考現有文獻的基礎上選取如下控制變量:反映公司規模的總資產(Lnsize)、公司上市年齡(Age)。
3.模型構建
結合本文研究假設,構建如下模型:

注:Per表示企業績效。下文用Per1代表Roe;Per2代表Ope;Per3代表Emp。
1.描述性統計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Per1、Per2的標準差分別為0.0121、0.143,Per3的標準差(3338.8)、最小值(35.0)、最大值(14893.0)及分位數的情況來看,東北工業企業在接受政府稅收扶持后,財務績效的差異不大,而社會績效差異較大。稅收優惠對企業財務績效及社會績效影響情況還需進一步分析。

表1 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
2.實證結果分析
依據表2回歸結果可看出,首先,列(1)中稅收優惠的回歸系數及其顯著性水平(α=7.24e-11,p<0.01)可以說明,稅收優惠與Roe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稅收優惠每增加一個單位,Roe就增加7.24e-11個單位,假設1a得到證實;其次,列(2)中稅收優惠的回歸系數及其顯著性水平(α=-4.92e-12,p>0.1)表明,稅收優惠對主營業務利潤率具有負向影響,但不顯著,假設1b未得到驗證;最后一點,列(3)中稅收優惠的回歸系數及其顯著性水平(α=-1.32e-06,p<0.05)可以說明,稅收優惠與企業社會績效在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稅收優惠每增加一個單位,社會績效就降低1.32e-06個單位,假設2未得到證明。

表2 回歸結果
1.稅收優惠對企業經營情況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當企業利潤為正時,稅收優惠可以直接提高企業的凈利潤;即使企業利潤為負,間接優惠也能降低企業應繳稅費,從而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狀況。所以,政府對東北工業企業的稅收優惠制度本身并沒有問題,方向是正確的。應繼續走政府稅收優惠扶持東北工業企業之路。
2.稅收優惠對企業主營業務利潤具有不顯著的負向影響。政府在給予東北老工業基地工業企業稅收扶持后,企業自主造血能力沒有得到顯著提升,說明企業沒有將稅收優惠政策用于提升主營產品業績之上,只是單單改善了企業整體的經營狀況。建議政府應建立稅收優惠長效監督機制,對企業給予稅收扶持后,考核其政策利用情況。同時,企業不應僅注重改善經營狀況,應利用政府的稅收扶持政策打造主營品牌,提升主營產品利潤率,形成競爭優勢,從而促進工業企業進入持續改善經營績效、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的良性循環。
3.稅收優惠與企業社會績效負相關。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迫于經濟下行的壓力,企業存在裁員現象,導致工業企業在獲得稅收優惠后,企業將改善其經濟效益至于首位,而忽視了就業社會效應。政府應該意識到稅收優惠不一定會提升就業率,應進一步加大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的力度,不應盲目的實施稅收優惠,應該遏制企業的“扶持依賴癥”,退出“僵尸企業”,繼續大力推行供給側改革。同時,企業也要有一定的社會擔當,在提高收益的同時創造社會價值。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4B077);齊齊哈爾市科學技術計劃項目(RKS-201302)。
[1]崔寶玉,劉學.政府財稅扶持、企業異質性與經營績效--來自482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的經驗證據[J].經濟管理,2014(10):11-23.
[2]孔東民,李天賞.政府補貼是否提升了公司績效與社會責任?[J].證券市場導報,2014(06):26-31.
[3]袁顯朋,趙聯果.淺析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產生的社會效應[J].財會研究,2015(02):12-13.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