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萍
新形勢下加強農業科研單位項目預算管理的探討
鄭麗萍
本文分析了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預算執行發生的變化,并結合當前農業科研單位項目預算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加強組織領導提高責任意識、科學編制預算提高預算可操作性、強化預算監督提高預算執行透明度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預算執行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強農業科研單位項目預算管理的對策措施,提高財政項目資金使用透明度和安全高效利用。
農業科研單位;國庫集中支付;科研項目;預算管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從頂層設計層面加強了科技經費管理改革,完善經費監管措施,糾正科研項目多頭立項與分散管理的混亂局面,建立了公開、透明、統一的科技管理信息服務平臺。與此同時,國家實施了財政性資金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規范科研專項資金收支管理,強化資金支出的過程監控,有效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分析了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預算執行發生的變化,并結合當前農業科研單位項目經費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項目經費預算管理的對策措施,供參考。
(一)賬戶管理方式
國家實施國庫集中支付改革之前,農業科研單位可設立多個存款帳戶,而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后,所有的財政性資金統一收歸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單位原有設立的多個存款帳戶被取消,財政部門則為每個預算單位開設一個“零余額賬戶”,一般情況下“零余額賬戶”禁止向本單位的基本戶劃撥資金。科研項目立項后,財政部門通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向項目承擔單位的“零余額賬戶”下達預算經費指標額度,當發生實際支出時,通過“零余額賬戶”墊支后,由代理銀行從國庫單一賬戶中清算收回墊支的資金。
(二)資金撥付方式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前,財政專項資金通過層層批復后撥付給項目承擔單位,項目承擔單位有較大的資金使用權。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以后,財政部門根據批復的項目經費預算額度通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向項目承擔單位的“零余額帳戶”下達經費使用計劃和額度指標,項目承擔單位經費支出需嚴格按照預算科目及額度通過“零余額帳戶”直接支付或授權支付,其中,差旅費、會議費、出國考察費三個科目之間可以調劑使用,但不得超過3個科目經費預算的總和,其他科目之間不允許調劑使用。
(三)結余資金管理方式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之前,科研項目經費結余資金可由項目承擔單位自主使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后,項目凈結余資金由財政部門次年統籌安排使用,“零余額賬戶”年終不留余額。而對尚未完成的項目結余資金,則由財政部門逐一審核后,根據項目結余資金額度,次年返還給項目承擔單位繼續使用。由此可見,從預算執行的角度,國庫集中支付比以往實撥資金管理要求更加硬性。
(四)預算執行信息的透明度和監管力度有效提升
全面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務卡制度,國家財政專項資金支出的透明度和監管有效性得到顯著提升。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是一個大型的網絡管理信息系統,各相關部門通過該信息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和管理。項目承擔單位通過系統接受財政專項預算指標,審核本單位的用款計劃和支付申請等,財政部門通過系統進行網絡審核,代理銀行通過系統進行網絡確認后才能正常使用項目專項資金。因此,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對項目承擔單位每一筆專項資金的支出情況都有詳細的記錄,并保留痕跡。實施公務卡制度是國家專門針對游離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以外的現金管理,通過采用公務卡刷卡消費,以減少公務支出中直接采用現金結算存在的弊端,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財務監督的有效性,因此,實施公務卡制度是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補充和完善。
農業科研單位普遍存在重項目經費爭取而輕項目預算管理的思想,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強調通過管理制度來規范支出,而對項目預算編制的基礎性工作重視不足。當前農業科研單位項目預算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領導重視不夠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項政策性和業務性很強的工作,項目預算編制與執行需要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與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目前農業科研單位比較重視科研項目的立項申報,而對項目經費預算編制與執行重視不夠,認識不到位,在理解上帶有片面性,導致項目預算編制質量不高,可操作性差,甚至出現與實際脫節的現象。
(二)預算編制不科學
一是項目預算編制缺乏財務人員的專業指導。農業科研單位項目經費預算申報主要由項目人員(或項目組)編制,由于科研人員比較熟悉專業工作,財務知識還比較欠缺,因此,造成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甚至有些項目經費預算編制采用先確定項目總額再分解細化的預算編制模式,盲目編制設備費、材料費和勞務費等科目支出,往往與實際研究工作相脫節。二是項目預算編制論證不充分。農業科研項目往往具有周期長、季節性強和復雜性等特點,而科研項目預算申報時間往往比較倉促,因此,在較短時間內很難準確估算整個農業研究全過程的經費需求。三是多渠道重復申報預算。隨著國家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財政性資金對科研項目的支持力度大幅提高,科研人員爭取項目的渠道也大大增加,為爭取更多的資金,難免出現重復和雷同申報現象,項目審批部門之間還無法實現信息共享,這就為科研人員就相同研究內容向不同部門重復申請經費創造了條件。
(三)預算執行不到位
一是科管部門與財務部門未能及時溝通,項目預算執行情況得不到有效監管。科管部門側重于科研項目的完成情況管理,而財務部門側重于科研項目研究過程中的收支管理,兩部門間沒有及時溝通與協調,很容易出現“監管真空”現象。二是項目預算執行緩慢。財政部門要求預算執行要與進度要求同步,而農業科研項目的實施容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研究周期跨年度與財政年度不匹配,而且預算支出中涉及設備、工程等招投標手續繁瑣,進展緩慢。一些預算單位受管理因素影響,經費支出無法按批復范圍執行,造成了預算執行緩慢的現象,項目資金余額被注銷,影響了科研工作的正常運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與項目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認識不足有關。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責任意識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項政策性和業務性很強的工作。在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新形勢下,農業科研單位應加強組織領導,提高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認識,是保證項目預算管理的前提條件。要明確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本單位預算執行的總負責人,項目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要摒棄過去的錯誤觀念和舊思維模式,轉變以往片面重視項目立項,而忽視對項目預算的管理,改變以往項目經費由項目負責人自主支配,造成項目預算執行達不到規定要求的狀況。因此,農業科研單位應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意識,加強項目人員與財務人員的溝通與配合,項目預算執行難的問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
(二)科學編制預算,提高預算可操作性
一是發揮財務人員在項目預算編制中的指導作用。財務人員應加強財務數據分析,建立科學的財務分析和預測信息系統,為科學編制預算提供依據。在編制財政科研專項預算支出時,應發揮財會人員的指導作用,確保既不違反預算管理規定,又能兼顧各種類型的項目管理需要,科技人員應摒棄“重爭取,輕支出”的傳統觀念,在項目預算申報時就要考慮“能爭取到項目、經費能花得出去、項目經得起審計考驗”。有條件的農業科研單位可在科管部門或財務部門中設置專崗,配備業務素質較高的專職或兼職人員協助項目負責人編制項目預算,做到科學編制預算。二是提高財務人員在科研項目立項、預算編制、經費核算以及項目評審工作中的決策和監督作用,極力扭轉以前忽視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狀況。建立完善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相配套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辦法,確保科研人員合規合理使用科研經費,做到有章可循,同時也調動科技人員開展科研工作積極性。
(三)強化預算監督,提高預算執行透明度
推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規范財政性資金的收支管理,加強預算執行的過程監控,提高預算執行信息的透明度,促使財政性資金管理更加剛性,提高財政性資金的使用效益。財務部門應按照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設置的支付流程,加強預算執行事前及事中的監督,適時與批復預算進行審核對比,層層把關,對于超預算和不符合預算科目支出要求的款項不予報銷,確保財政資金??顚S?。對預算執行緩慢的項目應及時提前關注,并將信息反饋給單位負責人和項目負責人,督促相關負責人加快預算執行進度,避免因額度結余被財政收回,影響科研工作的正常開展。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財政性資金的管理方式發生較大變化,規范了科研專項資金的收支管理,強化對科研專項資金支出的過程監控,提高項目資金預算執行透明度。因此,農業科研單位應科學編制項目經費預算,強化預算監督,提高預算執行透明度,要加強單位內部協調管理與配合,為提高農業科研單位項目經費預算執行力保駕護航。
[1]梁麗香.加強科研經費科學管理的探討[J].財務管理,2015,(7):16-17.
[2]林維耀.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省級農業科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08,(18):112-113.
[3]李攀勤.淺談國庫集支付下提高農業科研單位預算執行力[J].中國農業會計,2012,(4):9-11.
[4]高新華.淺析農業科研單位項目經費的預算管理[J].農業科技管理,2015,34(4):25-27.
[5]溫定英.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在農業科研單位財務管理中的作用[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1,(4):2-3.
(作者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