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華
醫院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與完善對策探析
郭麗華
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由其財務分析的水平決定,良好的財務分析能夠有助于醫院發現和總結問題并進行解決,對自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提升。隨著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的施行,醫院會計信息及其財務分析的水平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本文分析了當前醫院財務分析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完善對策。
醫院財務分析;存在問題;完善措施;風險防范
財務分析是以醫院財務報告等會計資料為基礎,以財務報告中的財務指標作為主要依據,是一項通過相應的專業技術以及專業方式,評價和剖析醫院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結果的財務活動,準確的反映出在醫院運營過程中的經濟盈虧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財務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分析和評價醫療業務開展情況,找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升醫院的財務管理質量,為醫院領導者制定未來發展計劃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
(一)認識不足
醫院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其經濟管理意識不強,相關的管理人員并沒有足夠重視財務工作。醫院的管理人員通常都來自于醫療專業人員,并不精通經濟管理方面的工作,面對大量復雜的財務分析信息,較為茫然,將醫療業務作為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重點,而將會計工作看做是單純的記賬和報賬,認為會計工作屬于輔助性工作。
(二)缺乏風險意識
在我國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醫療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醫院應當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到醫院中,建立全新的財務制度,促進醫院的快速發展。當前的財務工作并沒有全面施行成本分析和投資決策,僅是將成本核算引入到獎金核算工作中,并沒有將財務風險評估引入到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營運資金的利用當中,無法將有效的財務信息提供給購置大型設備、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源投資的工作當中。
(三)財務分析指標不全面
當前醫院財務分析只是將醫院業務收支結余率、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周轉率等指標進行分析,對現金流量指標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的分析,以及成本管理指標分析不夠深入,近年來我國公立醫院的改革進程不斷加快,并且朝著更加深入的方向發展,相關財務分析制度中缺乏對公立醫院進行有效評價的相關指標,難以滿足財務管理的要求。
(四)財務分析方法單一
目前許多財務人員在對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時,主要借鑒或參照一些生產經營企業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和方法,但是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與醫院的財務管理制度之間有很多的不同,生搬硬套的借鑒企業相關制度,會使分析結果出現相當大的誤差,甚至可能得出相反的結論。
(五)財務分析內容簡單
現階段,醫院財務分析的工作處于就財務論財務的狀態,與醫院管理脫節;或是根據指標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完全與醫療業務之間不存在必要聯系,未重視到分析指標之間的聯系,較少與行業內同一級別醫療機構比較,不能為管理者提供直接準確的決策依據。
(一)更新觀念,強化意識
現階段,在我國醫院財務管理中缺乏風險防范意識,為了徹底轉變這一現狀,醫院相關管理部門需要不斷更新財務觀念,實行全面成本控制,進而對醫院的經營管理進行改善。其一,要對成本控制的執行效果進行妥善評價,提升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其二,揭示成本升降的影響因素,對其原因盡快查明,探求降低成本的方法,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其三,落實單病種手術核算制度,切實解決患者看病貴問題;其四,實行投資決策分析,在計劃購置大型醫療設備時,要對資金的使用價值進行充分的論證,可行性達到標準后才能夠批準購買,購回后對其使用效果進跟蹤,保證國有資產增值或保值。
(二)全面運用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提高分析效率
1.預算管理:其中包括醫院的預算執行率、相關建設財政撥款的執行效率。二者能夠分別反映出醫院的預算管理能力以及醫院的財政補助支出的實際執行情況。
2.結余和風險管理:其中包括醫院業務資金收支情況的結余率、醫院的資產負債率以及流動比率。醫院業務資金收支情況的結余率是反映醫院除財政項目收支以及科教收支外的其余收支結余質量的條件,該項指標能夠準確的反映出醫院的財務狀況、相關醫療支出節約度以及醫院財務管理的質量;資產負債率能夠反映出醫院總資產中借債籌資比例,一般資產負債率應小于60%;流動比率能夠反映出醫院的短期借債償還能力。
3.資產運營:包括醫院的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的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時間以及醫院存貨的周轉率。
4.成本管理:包括每個門診部門的人次收入和成本、住院的每人次收入、以及成本、衛生材料的消耗成本。在核算科室成本和診次成本的基礎上,一步步開展醫院的醫療服務成本等核算,將成本核算工作和醫院的預算管理、績效考核制度有機結合,嚴格控制各個科室的不必要消耗,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以此完成成本最優的任務。
5.收支結構指標:包括醫院醫生、護士等工作人員的相關經費支出比、醫院的公用經費支出比、行政和運營管理費用比、藥品以及衛生材料的支出比、藥品收入在醫院醫療總收入中的比重。
6.發展能力指標:包括總資產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凈值率。
7.公立醫院改革評價指標:包括醫務性收入完成情況、檢查收入占醫療收入比重、化驗收入占醫療收入比重等。
8.其他指標:門診人次費用平均水平、出院病人平均費用水平、出院病人平均床日費用等。
(三)運用多種財務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水平
醫院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三種,除了以上三種分析方法外,還應結合因素分析法、結構分析法、綜合分析法等,全面的、不同角度的分析醫院財務狀況及經營管理情況。運用比較分析法應注意對比口徑一致,才有可比性;因素分析法主要是對某項指標在多種因素共同產生作用條件下,分別分析每項因素發生變動對指標產生的影響以及程度;結構分析法主要是對某項指標的組成部分在整體中占據的比重以及變化情況進行分析,主要用于醫院資產、負債、結余、收入、支出等結構分析;趨勢分析法在財務分析中應多加應用,是預測醫院未來發展趨勢的一種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醫院資產、收入、人次、門診量等分析。
(四)注重財務分析內容,提高分析質量
財務分析不只是就數據論數據的分析,羅列財務數據并不能為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財務分析應該在醫院內部橫向、縱向分析的基礎上,兼顧醫院外部及同行業間的分析。
財務分析是醫院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在進行理論框架和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必須系統全面,將醫院的財務狀況真實反映,較好地適應公立醫院改革大背景下的市場競爭,提升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質量,推動醫院的快速協調發展。
[1]王瑛.探究醫院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5(24):289.
[2]李秋紅.關于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新經濟,2016(06):99.
[3]劉力宏.淺談醫院財務分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0(07):108.
(作者單位:云南省玉溪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