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廣友
新時期醫院經濟管理的強化措施
左廣友
進入新時期后,我國醫療體制改革日趨深入,醫療市場存在著十分激烈的市場競爭。醫院的生存與發展會直接受到醫院經濟管理水平的影響,需要科學開展經濟管理工作,采取一系列強化措施,促使醫院市場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本文簡要分析了新時期醫院經濟管理的強化措施,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醫院;經濟管理;強化措施
具體來講,醫院經濟管理指的是醫院遵循現代經濟規律,適用貨幣價值形式、經濟手段,計劃、組織、指揮、調節與監督醫療服務全過程,對人力、物力及財力資源合理配置,在降低勞動耗費的基礎上,提升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我國深入改革了醫療體制,減少了國家投入,將低價收費標準實施下去,結合現行醫保政策,無法補償超低標準費用,挑戰到了醫院的經濟發展。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對醫院經濟管理有機強化,對經濟管理方法科學合理的制定,促使醫院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升。特別是醫療市場中進入一些民營企業,對醫療經濟市場的變革起到推動作用,醫院只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加強經濟管理,方可以獲得生存與發展。
1.傳統醫院付費被醫保付費所取代。在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過程中,醫保付費將會逐步取代傳統的醫院收費,醫保結算中心與定點醫療結構合作協調,促使醫院收入得到有機規范。醫保付費成為患者主要的付費方式,那么醫院服務的醫療人頭數將會決定到醫院收入。特別是新農合發展速度的加快,醫保具有較大的覆蓋面積,根本性改變了醫院的收入結構。
2.不存在以藥養醫。在過去很多年內,藥品加成收入在醫院經濟效益中占據了較大的比例,借助于藥品差價,實現醫院經濟效益。進入新時期后,我國改革了藥品流通體制,發布了新的醫院藥品流通規定,逐步取消醫院的藥品加成收入,醫院為了擴大經濟效益,需要充分挖掘成本控制潛力,嚴格管理醫院的日常運行,控制運行成本,實現經濟管理效益提升的目的。
1.更新醫院經濟管理人員傳統觀念。在衛生事業體制改革逐步深化的過程中,各級醫院領導需要結合時代發展要求,結合國家頒布的衛生政策,調整市場競爭策略,將為人民服務的經營理念樹立下去。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對醫療服務需求方的個性和權利充分尊重,對服務對象的差異化特色及時發現,對醫療消費變化趨勢有機把握,促使醫患雙方的良性互動。要將兩好一少的服務宗旨堅持下去,將更加優質的服務提供給病人,提升病人滿意度,方可以擴大市場覆蓋率,獲得健康發展。
2.強化成本核算,促使醫藥費用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現階段,人民群眾看病難及看病貴的問題依然廣泛存在,醫院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對醫療費用有機降低,使看病難、看病貴的醫患矛盾得到切實緩解。同時,醫院具有有限的資源,需要合理配置,擴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降低醫院成本。首先,樹立成本觀念,充分考慮病人需求,對醫療成本有機降低;要嚴格遵循市場經濟運作程序,對經濟行為科學規范。其次,將成本管理責任中心有機構建起來,完善成本管理責任制度體系,將醫療投入——產出概念引入進來,控制非必要的成本;且將競爭激勵的考核機制構建起來,促使職工的經營意識得到增強,成本得到降低,資源得到高效利用。以某院為例,在考核計劃中加入了收支比率、床位使用率以及病人滿意度等情況,有效控制了醫療成本。再次,要對病人醫藥費用切實降低,促使社會衛生資源得到節約,社會效益得到擴大。通過這一系列措施的運用,能夠增強患者滿意度,樹立良好的整體形象,吸引更多的患者前來就醫,擴大醫院經濟效益。
3.合理配置衛生資源,促使資產周轉效率得到提高。看病難看病貴出現的另一個原因是沒有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促進了醫療技術的革新,提升了診療服務水平,為了促使人民群眾差異化的健康需求得到滿足,將不同層次的醫療服務開設下來;但是卻進一步加劇了醫院重醫療輕預防的現象,拉長了醫療消費差距。因此,市場體制無法有效整合醫院的衛生資源,政府部門需要積極參與進來。科學規劃區域衛生,對醫院布局合理調整,大力建設基層醫療力量,建設重點學科,將成本——效益分析法運用到衛生計劃和方案的制定當中,合理采購大型醫療設備等,合理配置衛生資源,避免有醫療資源浪費問題出現。同時,運用醫療價格調控手段,對醫療服務價格體系合理制定,促使不合理醫療費用有效降低。
4.加強財務管理,拓展經濟管理職能
醫院經濟管理中,重要組成部分為財務管理。在具體實踐中,要對內部財務制度有機構建和完善,對財務預決算科學編制和執行,對經濟核算與經濟責任制度體系有機強化,貫徹社會效益原則,保證能夠順利完成醫療、科研以及預防等各項任務。要構建管理型的醫院財務管理模式,在收集財務數據的基礎上,加強信息的綜合分析工作,深入研究分析醫院重大經濟活動,創新方法手段,促使財務管理的科學性、預測性得到不斷提升。要對財務工作職能切實轉變,對其控制職能有機強化。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認識到醫院經營管理的核心為財務控制,要在醫院經濟活動的事前及事中全面貫徹,對醫院財務管理監督控制體系有機構建和完善,充分發揮監督職能,方可以更加合理有效的開展醫院經濟管理。
5.構建完善的醫院財務風險監測預警機制。構建財務安全保障機制,將財務營運度指數、財務風險變異指數等涵蓋過來,監控自身財務風險,對潛在的財務風險信號及時診斷,消除風險。同時,需要將風險的誘發源找出來,對監測指標合理設置,促使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得到有機完善。只有長期系統的跟蹤監測預警指標,對財務風險的防范經驗有機積累,采取一系列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方可以順利完成經濟管理目標。此外,人力資源也是醫院經濟管理的重要部分,需要培養出一支優秀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提升經濟管理水平。醫院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獎懲機制,鼓勵全體人員積極學習;輪轉臨床醫生到醫教部,促使其醫療技能提升,能夠對醫療管理知識有機把握。貫徹走出去理念,對國內外同行的先進管理經驗積極借鑒與學習,將其先進管理方法引入進來,促使醫院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更加高效的開展工作。
綜上所述,醫院經濟管理成效將會直接影響到醫院的生存和發展,在新形勢下,醫院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要求醫院跟隨時代發展腳步,及時更新經濟管理思想和理念,采取一系列的強化措施,嚴格控制成本,降低醫療費用,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擴大市場覆蓋率,促使醫院的醫療水平及經濟效益得到全面提升,獲得健康穩定的發展。
[1]劉東明,汪文新,盧祖洵.新形勢下加強醫院經濟管理的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09,4(12):123-125.
[2]高文.淺談新形勢下醫院經濟管理加強措施[J].財會通訊,2011,3(10):55-57.
[3]游祖宏.新時期加強醫院經濟管理的幾點措施[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5,9(10):133-134.
[4]史芳.醫院經濟管理的探討與對策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1,4(8):33-35.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五醫院經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