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麗
淺議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
王彥麗
農業水利開發項目是我國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性工作,直接決定和影響著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效果,對于項目順利建設和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如何防范和控制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風險在多元化的市場融資背景下具有新的挑戰,本文結合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現實情況,以企業項目管理、擔保制度、法律合規、風險意識等角度,提出了運用市場化手段解決風險管理問題的思路和做法。
農業水利;開發項目;風險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工程,我國農村建設,離不開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支持,而現代農業要發展,水資源的矛盾正在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農業水利開發項目對于現代農業的發展而言,意義深遠。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大力發展引進外資,對農業水利開發項目,也采取了多種融資渠道和投資模式,如PPP、BOT模式等,多元化的融資方式,鼓勵了社會資本參與到國家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去,極大的推動了廣大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但同時也給開發項目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隱患,給開發項目的順利進行帶來不可控的因素。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可控的風險對于農業水利開發項目而言,既是壓力也是動力,要用市場的手段對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風險進行防范和規避。
農業水利開發項目是一項復雜的大型工程,具有工程周期長、投入資金大、項目回報慢等特點,一般的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風險系數普遍比較高,對投資者和運營經營者而言,風險防范的意義尤其重大。
1.工程周期長
工程周期對于水利開發項目而言,風險點在于建設的過程中容易誘發不可控的外部風險和項目自身的內在風險,外部風險主要有可能帶來的地質災害、自然災害、輿論風險。內部風險主要是從建設項目的工程隊伍、管理團隊和投資方內部誘發的各種可變因素。
2.投入資金大
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投入資金數額巨大,一般難以在工程建設初期全部籌集,且目前大多數項目資金的來源比較復雜,資金在使用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各種監管的風險。
3.項目回報慢
農業水利開發項目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投資的回報相比于其他項目而言往往比較漫長,在建成之后經營的過程中,往往也會帶來各種風險:如項目的投資糾紛、項目運營中出現的突發問題、涉及環保、能源政策等方面的影響等。
4.參與方的風險意識淡薄
長久以來,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投資方、施工方、運營方依據行業管理進行項目開發與建設,在項目的開發過程中不重視風險的管理與運用,遵循老思路、舊辦法,缺乏與時俱進的思路和勇氣,沒有事前防范風險的經驗,造成風險防控的意識弱化,不利于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順利進行。
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風險特征決定了項目本身的風險來自于市場化的融資背景下帶來的新問題,要對農業水利開發項目進行風險管理,也必須建立在市場化的運行機制中,只有這樣才能在發展中解決發展遇到的問題,才能實現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風險防范與控制。
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是保證項目工程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也是企業保證投資利潤的重要環節。水利企業長期以來通過運用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中市場機制,有效地規避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1.健全項目管理制度
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管理制度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既有項目的日常運行制度、招投標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多項制度,要做到風險的有效防控,就必須從制度入手,建立市場化的規范制度,以開放、透明、公開、公平的市場化運作機制來應對項目的日常管理、招投標、財務收支等各項日常工作。以水利企業的融資制度為例,公司通過創新水利投融資體制,有效的整合了區域水利資源,實現了水利開發項目的融資風險管理制度,逐步推進水務的市場化、產業化、一體化建設,實現了公司在項目融資管理領域的風險防控。
2.完善的擔保制度
從西方國家的市場化經驗來看,應對資金風險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健全的擔保制度,擔保的主體有很多,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商業擔保公司和其他金融融資公司,通過建立健全的融資擔保平臺,可以使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資金風險降到最低。水利企業可以通過運用健全的擔保制度,有效的規避了項目建設期間遭遇的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資金風險,保證項目的順利完工。
3.加強法律合規意識
健全的法律法規是市場化的保障,也是提高農業水利開發項目風險管理水平的制度保障,我國已經建立了健全的法律法規,如《商業銀行法》、《擔保法》、《安全生產法》等保障農業水利開發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操作安全、融資安全,通過法律維護投資方、施工方、運營方的合法權益,規范各方權責,實現農業水利開發項目建設的順暢和圓滿。
法律合規意識,還體現在對權力的制約監督和責任的追究懲處領域,通過強化法律合規的意識,農業水利開發項目在開發之初,就可以從合規建設領域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和控制,明確權責劃分,將風險責任落實到人,以此作為風險管理與控制的落腳點,保證風險管理的各項制度能夠順利落地,得到較好的貫徹執行。
4.提高風險管理的意識
風險管理的意識起源于西方,其精髓在于對風險的產生到處理的全過程進行防范和控制,最大限度的將風險產生的根源及其影響降低到最小。提高風險管理的意識,在項目建設的過程中通過前期風險評估、中期風險處理、后期風險進行全過程綜合控制,體現了市場化的背景下,運用市場機制與市場手段對風險進行管理的理念。水利企業可以通過重視項目建設中的風險管理,通過強化風險意識,按照“變資產為資本、變資本為資金”的思路,加強資本運作中風險管理,力求實現上市標準,實現公司快速發展的目標。
綜上所述,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是建立在現代企業制度之上的保障農業水利開發項目順利進行的全過程風險防范與控制,它誕生的背景是市場化的大背景,其解決的根源也只能從市場化的角度、運用市場化的機制進行管理,提高市場化的風險管理水平,才能保證農業水利開發項目的順利啟動、圓滿運行和順利收工。
[1]杜建明,張路鎖.水利投資經濟學:理論與方法.[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7。
[2]張祥偉,張旺,王海峰,龐靖鵬.我國水利建設投資的現狀與對策[R].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3]曲永芳.我國農村農田水利供給問題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8.
[4]鄭垂勇.水利基本建設項目融資方式研究日[J]水利經濟,2002(09):1-5.
(作者單位:陜西省水務集團農業水利綜合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