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基于權力運行公開化的行政執法審計策略與實踐
王敏
行政執法審計工作納入審計部門職能工作中,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保證行政執法工作有效落實的必要手段。因此,本文分析出目前行政執法審計工作的現狀,并聯系實際,提出了基于權利運行公開化的行政執法審計工作的策略與實踐。
權利運行公開化;行政執法審計;改善措施
行政執法是權利公開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而行政執法工作審計是揭露行政執法存在問題的有效手段,是保證行政執法落實的首要前提,是對被審計單位領導權力運行公開化的最為客觀真實評價的重要途徑。
(一)對行政執法審計認識不足
許多審計部門工作人員,依舊將對被審計單位的財政審計作為工作的重點,對于行政執法審計認識不足,從前對于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能力有著較高的素質要求,這使得審計工作人員對于審計工作的專業性過于依賴,忽視對于行政執法審計的作用,從而使得行政執法審計工作難以展開,也有部分的審計工作人員對于行政執法的要求太高,認為在審計工作中不能保證被審計單位工作人員做到行政執法,認為行政執法審計工作專業性太強,審計人員對于行政執法的容易出現模糊處理的情況,是行政執法審計工作難以發揮實效作用。
(二)對行政執法審計涉及不深
行政執法本身就是一個概念性的法律規范,行政執法就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實行管理職能過程中,必須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行使權力,達到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服務社會的行政工作目的。而在行政執法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無法對被審查單位的執法過程進行全面的監督,只能在經濟責任審計時一同開展行政執法審計工作,具體的審計工作只能通過抽查行政執法案卷、詢問相關的執法工作人員等,這樣的行政執法審計工作不能夠系統性的對被審計單位的行政執法情況進行數據收集和評價,使得行政執法審計工作的結論只能停留在案卷描述不夠詳細的階段,對于被審計單位的行政執法情況無法細致的了解,對于被審計單位的行政執法漏洞不能有效及時的揭露,對于被審計單位的權力運行公開化情況也無法進行客觀真實的說明。
(一)行政執法審計工作要重視數據的完整性
目前的行政執法審計工作程序依然是以抽查被審計單位的執法案卷形式為主,因此,必須重視執法案卷的數據完整性,案卷數據在還原執法過程中存在諸多的限制因素,許多執法情節不能通過語言描述進行還原,使得行政執法審計工作難以發揮實際作用,因此,行政執法審計必須要對執法案卷的標準性采取統一的界定之外,還要對執法案卷的內容完整性作出要求,對于較為復雜的執法問題,在執法案卷中可以采用視頻、音頻、照片等形式記錄執法過程,除此之外,在行政執法案卷中,要有執法雙方當事人的確認簽字,避免被審計單位執法人員模糊執法過程,保證行政執法案卷的真實性。另外,對被審計單位行政執法案卷要進行編號,導入到數據庫中,利用互聯網技術對被審計單位的執法案卷是否存在斷號、重號現在進行排查,及時發現被審計單位行政執法案卷是否規范性進行編號,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行政執法審計工作效率,最大程度的收集行政執法數據,這是落實行政執法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對被審計單位權利公開化評價的必要手段。
(二)行政執法審計工作要重視財務業務一體化
我國目前的行政執法處罰多以罰款處罰為主,在行政執法罰沒款處理中采用的是收繳分離模式,具體操作流程是:首先,執法單位對于違法部門的違法行為和處罰決定要出具相應的法律文書,其次,被處罰的單位直接將罰款繳至財政部門,最后在由執法部門開具相應的票據,這種收繳分離模式給審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因為在牌局和財務賬目上,審計工作人員對于處罰罰款的具體數據始終不能明確,在財務賬目上也無法反映出每項處罰的款項數據,這極大程度的增加了罰款流失的風險,容易導致被審計單位存在大量的假賬壞賬,嚴重違背了行政執法的原則,因此,針對于罰沒款應收未收審計工作,必須設計實行行政執法審計表,具體內容應包括執法案卷編號、執法對象、處罰金額、執法時間、罰款單據票號等,行政執法審計工作要將上述數據輸入到數據庫中,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對賬目金額的準確性進行排查,提高行政執法審計工作的工作效率,保證行政執法審計工作的工作質量,同時,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審計工作監督機制,監督的內容主要有兩點:一是針對與被審計單位的審計監督,首先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要保證在行政執法審計表中的各項數據來源的真實可靠,審計監督管理部門要對上述的數據進行抽查,第二,是針對于審計工作人員的監督,在審計內部通常是采用互相監督的管理辦法,這才很大程度沒有發揮出監督管理的作用,因此,要保證審計工作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工作是按照合法科學的審計環節進行的,要監督審計工作人員的審計工作中秉著公正、公開的審計原則,對被審計單位的行政執法情況進行客觀的評價,才能達到行政執法審計工作的目的,才能正確的反映出行政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對被審計單位的領導權力公開化做出全面真實的說明。
(三)行政執法審計工作要重視執法過程的合理性
對于處罰金額的界定,要采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工作原則,在行政執法審計表中,主要的關注點還是違法事項及處罰金額上,行政執法審計工作不僅要對罰沒款資金流向和被審計單位執法情況上進行嚴格的審查,還要對違法事項的處罰金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標準不統一的現象予以充分的調查。對于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出現的違法單位多次違反相關規定情況的,是否要加重處罰金額,在執法工作中是否存在人情執法、彈性執法等,這需要審計部門工作人員充分了解執法工作的實際情況,也需要執法部門做出詳細的說明及備注。
我們國家要求執法部門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不但適用于執法工作,也適用于行政執法審計工作,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審計工作,才能發現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做到改正,才能保證領導權力的公開化。
[1]王建政.從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到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建設——河北深化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的實踐與思考[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9,01(03)0:45-46.
[2]朱立言,陳宏彩.行政公開與行政權力的運行——兼論信息社會行政公開的深化[J].湖南社會科學,2014,01(02):25-29.
[3]錢再見,高曉霞.國家治理視域中的政策評估困境及其破解路徑研究——基于公共權力運行公開化的考察[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03):233-239.
[4]過麗娜.關于區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制度的實踐和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01(22):66-67.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