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申軍偉
以務實的精神開好務虛會
文_申軍偉
展示您的發現亮出您的觀點——讓大家聽到您的聲音
去年年底,筆者旁聽了鶴壁供電公司黨委2016年黨群工作務虛會,21個基層黨委(黨總支、黨支部)的“一把手”,每人發言10分鐘,3分鐘說過去,7分鐘講未來、找差距、談打算。每個人的發言都直奔主題,沒有空話、套話。談成績只談典型經驗,存在的差距都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查擺出的問題都拿出了解決辦法。4個小時的務虛會,明確了該公司2016年黨群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總體思路和要求。筆者的整體感覺是,務虛會很務實。
歲末年初,又到了各部門各單位集中開務虛會的時候。人們對務虛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扮演著重要角色,上上下下每年都在開;陌生是因為有些務虛會漸漸失去了本來的面貌,讓人看不懂。
務虛會是相對于務實會而言的。一般單位在年初或某一階段初期召開會議,商討制訂該年或該階段的計劃安排以及希望實現的目標,作為以后工作的準則和大綱;對下一步的工作討論一些思路、方法,定一下工作的框架,在以后的工作會議上再作具體的部署,是具體工作的前提。
務虛和務實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相互依賴的。沒有扎實有效的務虛,就沒有決策的科學性,所務之“實”就可能是一種盲動或蠻干。1979年年初,中共中央召開的理論工作務虛會是我黨歷史上著名的務虛會之一,四項基本原則就是鄧小平在該次會議上提出的理論。
然而現實中,少數單位卻把“務虛會”開“虛”了。有的把務虛會開成情況通報會,介紹單位的情況、存在的困難;有的把會議開成了意見征求會,機關對基層提要求、基層對機關提意見,卻不提解決辦法;更有甚者,會上先是領導講一通,接著下級各抒己見,談自己部門工作的多,對大局或其他部門點評的少,缺乏必要的思想碰撞。
筆者認為,務虛會是一種“頭腦風暴”,在于啟發人們自由思考,為所務之“實”提供更多的觀點和依據。如果會議缺乏準備,主題散漫,少了思想碰撞,沒有太多決策內容,那么,這樣的務虛會也就成了表面文章,可有可無了。
開好務虛會,需要有務實的精神,事先應當做好必要的準備,明確會議主題。同時,會上應多一些深入的交流,少一些天馬行空的“閑聊”。務虛會還應當處理好“虛”與“實”的關系,既要從實際出發,又不拘泥于具體細節,在思想碰撞中提煉出事物的普遍規律,讓務虛會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作者單位:鶴壁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