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耀剛
廉政安全不能全憑自覺
文_王耀剛
眼下,盡管中央反腐力度不斷加大,但還是有人心存僥幸,依然我行我素,不遵守法紀,總認為反腐敗不一定發生在自己頭上。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筆者認為,廉政安全不能全憑自覺。
自我約束力不強,是造成腐敗的重要原因。現實中,幾乎人人都知道違法亂紀是不對的,然而好多人對此明知不可為還依然為之。增強自律意識,將法紀視作鐵的紀律,努力在工作中養成“不打折扣、不做選擇、不搞變通”的習慣,這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但是只憑自覺,這種遵章守紀的習慣很難養成。
反腐敗需要“硬約束”。一些干部員工違紀現象之所以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制度剛性執行,造成責任不分、賞罰不明,進而導致個別干部員工無所顧忌,久而久之,便滋生、助長習慣性違紀現象。因此,對于廉政建設工作來說,要建立閉環的監管責任體系,制定嚴格獎懲措施,既要層層負責、人人有責,還要環環相扣、獎罰有力,在廉政建設工作中,切實形成“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的工作格局。
對事更要對人。“我們對事不對人”,不管是廉政建設工作,還是其他工作,大家會不時聽到這樣一句話,乍一聽,似乎公正,細想之,有失偏頗,這句話既有“老好人”的思想作祟,又有對規章制度不尊重之意。事實證明,對于違紀行為,尤其是習慣性違紀現象,紀檢部門要痛下決心,客觀公正,點名道姓,擊其痛處,才有可能使之徹底醒悟、鏟除惡習。當然,作為監督者首先要讓違紀者明白,自己的批評不是為了讓誰難堪,也不是對違紀者所有工作的否定,而是為了糾偏補弊、治病救人。
廉政安全不能全憑自覺,更需要剛性制度與硬性約束。不管哪個部門、崗位、環節,還是哪件事、哪個人,在開展工作過程中,都應該嚴格按規章制度落實,按標準執行,明確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做好了應得到什么樣的獎勵,做錯了必須受到什么樣的處分。如此,才能形成人人在法紀面前不愿犯、不敢犯、不能犯的良好氛圍。
(作者單位:清豐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