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興奇
(哈爾濱市呼蘭區公路管理站,黑龍江 哈爾濱 150500)
?
簡析邊坡的坡面防護
史興奇
(哈爾濱市呼蘭區公路管理站,黑龍江 哈爾濱 150500)
邊坡包括路堤填土坡面及山體天然狀態的坡面。不論是路堤還是路塹邊坡,都需要進行一定的防護,否則邊坡的損害和塌陷會直接影響路基的穩定性,進一步影響公路的正常使用。在邊坡的防護中,坡面防護是一種主要的方式,其大致分為植物防護、坡面處治和防護墻三大類。
邊坡;防護
1.1 種草
在土質路堤和路塹上經常應用種草防護,這里適合草里植物生長,擁有草類的坡面可以防止雨水的沖刷作用。如果遇到某些不適合種植草類的邊坡,則可以先鋪設一層種植土,然后再進行草類的種植。若某些路段經常受到水的侵蝕,則不適宜應用種草防護。在使用種草防護時,要注意選用適當的草籽,要結合當地的土壤與氣候,盡量選用容易生長、根部發達、葉莖低矮的多年生草種。在種植時,要注意幾種草籽混合播種,有利于更好地生長覆蓋層。種草時要注意在適當的季節,均勻播種,經常檢查護理。
1.2 鋪草皮
鋪草皮防護的原理與種草防護的原理是一樣的,但鋪草皮防護可以更好地應用在較高的邊坡和較為陡峭的邊坡上,同時也可應用在沿河路堤邊坡上。如果利用鋪草皮來防護沖刷作用時,河床要比較寬闊,鋪設的路段只能是季節性浸水,不可以長久的浸水,而且水流的方向要和路線近于平行。為了防止松動滑落,草皮要用木釘釘在坡面上。草皮的鋪設形式和適用范圍要遵守國家相應的規定。在施工時,鋪設草皮以前要將邊坡表層上的土挖松整平,如果在砂土,含石灰質比較多的不適合草類生長的土質邊坡上,應該鋪設一層種植土,然后再鋪設草皮。鋪草皮的施工時間應該盡量訂在春季、秋季或者雨季,最好不要在冬季進行,如果施工時氣候干燥,則應該在新的草皮鋪設后澆水保養,直到新的草皮扎根為止。如果在鋪設時,發現邊坡上存在地下水,應該注意鋪設的草皮不能夠堵塞地下水的出口,防止邊坡穩定受到影響。
1.3 植樹
如果道路建在沿河的地勢上,則應該在路基的斜坡和沿河的路堤之外漫水的河灘上植樹,植樹可以直接加固路基與河岸,并且讓水流速度減慢,防止并且減少了水流對路基和河岸的沖刷。樹木形成的林帶還可以防風沙、防雪,同時可以美化環境,清潔空氣,增加綠化面積。植樹時,可以將植樹的形式設計成帶狀或者條狀,也可以將樹連續種植填滿整個防護區域。
2.1 抹面
當邊坡風化的表面比較完整,還沒有出現巖石的剝落時,就可以使用抹面的防護方式。施工時可以選擇混合涂料進行抹面,根據已有的經驗,石灰渣三合土、四和土等混合料是比較經濟適用的涂抹料。在混合料內部加筋可以提高其強度,防止開裂現象的產生。在灰漿表面噴灑含有氯化鈣和氯化鎂的鹵水可以加速涂料的硬化,并且進一步防止開裂。在抹面施工之前要將涂料配好調勻,放置一段時間進行燜酵。清理即將被處理的坡面。用碎小的石子補平坡面上存在的坑洼,用水潤濕坡面,保證灰漿和坡面能夠良好的結合。均勻涂平抹料,當灰漿稍微干燥時進行夯拍,拍至表面出漿,將表面磨平磨光,覆蓋上茅草并灑水養護。
2.2 噴漿
噴漿防護就是將灰漿噴射在容易風化的巖層上的一種邊坡防護手段,此方法形成的保護層是防治坡面風化的一種有效措施。此種方法的效果良好,但是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因此適用在坡面不平整且易風化的較完整的巖石路塹邊坡。重力噴漿法是噴漿防護的常用手段,并且設備簡單易操作。噴漿材料一般用純水泥或者水泥砂漿,水泥砂漿的好處在于比較經濟。在噴漿前一定要注意對坡面的清潔,噴漿厚度由邊坡的表面風化程度來確定,一般的噴漿厚度在2 cm左右,噴漿后要注意灑水進行養生。
2.3 勾縫與灌漿
在比較堅硬的,不容易風化的,而且出現了較多的節理裂縫的巖石路塹邊坡可以使用勾縫處理,勾縫處理主要是用來防止雨水從裂縫處侵入巖石而對其造成傷害。灌漿則是使用在比較堅硬、裂縫很大的巖石路塹邊坡,其原理是借用砂漿的粘結力把已經開裂的巖石粘結成整體,以此來保障邊坡的穩定性。當灌漿防護遇到的縫隙很大時,可以使用混凝土來代替砂漿。
2.4 嵌補與錨固
坡面的巖石上有比較深的局部凹坑時,或邊坡上存在巖石層由于風化產生的凹坑時,可以使用嵌補防護的方法,嵌補防護可以防止巖石的破損加大,保持邊坡的穩定,可以采用漿砌的方式將整個石塊補齊。當巖石邊坡的構造面想路基方向傾斜時,則需要錨固防護。錨固防護時需要在垂直于巖石坡面的方向上鉆孔,將鋼筋從孔中穿過,并固定在不易滑動的堅實巖層中,澆灌混凝土固結,以此來防止不穩定的巖層的脫落。
護面墻也叫護坡,是用來防止土質路堤和軟質巖石受降水和地面水流的侵害以及沖刷作用的保護墻。護面墻大多應用在較為陡峭的邊坡上,有時也應用于軟質巖石且易風化的邊坡處。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護面墻不能夠承受墻后的側向壓力,因此使用護面墻的邊坡不能夠存在滑動的巖層,也就是說護面墻對邊坡的穩定性有很大的要求。護面墻的尺寸有相關的規定需要遵守,設計時要結合實際與規定進行確定,一般墻的高度越高,寬度就需要越寬。護面墻有干砌片石和漿砌片石兩種。要注意的是漿砌片石的護面墻要有泄水口,用來排除墻后面的積水,泄水口的密度要根據積水的多少來進行設計,積水多出要增設泄水口,積水較少的地方可以減少泄水口,一般情況下每隔3 m左右設置一個泄水口。在有嚴重的潮濕和凍害的路段一般不使用砌片石護坡。護面墻的頂部要防止浸水,要使用原土夯實或者砂漿抹面,護面墻砌筑之前要對原有的坡面進行必須的清潔,在特別容易風化的邊坡處應該立即建設護面墻。處理某些路段時,需要考慮綜合方法進行防護,例如巖性極不相同的邊坡,可以在上部進行噴漿,同時坡腳的側面設置護面墻。
2016-01-19
U418.9
C
1008-3383(2016)08-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