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蘭
(貴州省花溪公路管理段,貴州貴陽 550000)
分析農村公路養護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張 蘭
(貴州省花溪公路管理段,貴州貴陽 550000)
針對農村公路養護,結合現階段實際情況,闡述了過于重視建設而忽視管理、養護職責主體不明確、資金短缺、專業人才匱乏四方面亟需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設立長效養護體系、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優化調整養護標準、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路政管理四項相應的解決措施,為農村公路養護優化提供理論參考。
農村公路;公路養護;問題;措施
1.1過于重視建設而忽視管理
與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等工程相比,農村公路施工建設周期大多較短,但后期的管理卻是一項需要長期執行的工作,并且也不會收獲明顯的經濟效益,相關領導也不因為管理方面的原因而收獲一定政績,所以政府不愿意自愿的將精力放在管理工作上。此外,有關部門缺乏專業性人才,對于國家提出的農村公路養護法規、規范未能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維權意識較為淡薄,或者是養護工作的責任劃分不過明確,這對管理人員的積極性、群體愛護產品意識等方面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違法占用公路、肆意損壞公路設施的行為屢禁不止。
1.2養護職責主體不明確
雖然目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規范中提出了各級公路養護職責主體,但對應的養護管理措施缺乏行之有效的執行力與強制力,使得預期的管理目標根本無法實現。同時,鄉鎮級大多不會設置專門的建設與管理部門,加之長時間形成的傳統做法和思維方式,導致農村公路在發生問題以后,當地政府不能及時開展修理,而是需要等待相應的交通部門來修理維護。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由于還未列入考核制度,所以其管理內容、目標大多名存實亡。
1.3資金短缺
按照相關規定,用于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的費用應由當地政府直接承擔,但由于這一費用較為龐大,在未得到外界支援的基礎上,地方政府大多難以承擔,進而出現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匱乏的情況,這不僅會對養護工作的進行與質量造成影響,還有可能縮短公路的壽命,現已成為農村公路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1.4專業人才匱乏
鄉鎮級政府由于資金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從事公路養護的工作人員數量無法滿足標準的要求,專業人員更是甚少,甚至在實際情況中還會出現部分路段無人養護、無人管理的情況,而現有的大多數工作均為農民轉行,人員綜合素質普遍較低,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特別是在農忙時節,根本沒有人顧忌養護工作,導致在特定的季節出現養護斷檔現象,進一步加深了農村公路的問題。或者是受到資金的影響,難以保證養護工作按流程正常進行,日常工作只能停留在突擊檢查和養護上,最終無法達到良好的養護效果,制約農村公路進一步發展。
2.1設立長效養護體系
(1)農村公路日常維護可以對當地的農民進行組織,在空閑時期參與到日常養護工作中,以取代義務工,從而達到調動當地農民參與公路養護積極性的目的。
(2)針對修補、改造等具有一定專業性的公路養護,應由當地的專業養護團隊負責執行。群眾可參與監督,或協助專業團隊一同開展專業養護工作。
(3)鄉鎮領導可在非農忙時節組織當地農民對自己村內的公路實施季節性養護。
(4)對于次要公路而言,可由直接受益者各個農戶進行自發養護,同時根據實際的養護效果與質量,給予參與養護工作的農戶適當的資金補助。
2.2加大資金籌措力度
(1)政府機關應根據農村公路養護需求,將收到的養路費按照一定比例劃分給養護。
(2)地方政府根據現階段養護需求,向養護工作統籌劃撥一定的經濟費用,以此確保養護工作不會受到資金方面的影響和限制。
(3)地方政府應鼓勵企業或個人對農村公路養護進行自發資助。
除應適時采取上述籌資措施以外,還需進一步強化公路養護資金的監管力度。縣級交管部門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與養護需求,創建一個完善的資金使用與管理制度,對養護資金的使用進行規范與管理。此外,各村鎮還需創建一個養護資金管理委員會,其成員和領導可由村民通過選舉產生,對日常養護等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切實實現專款專用,并積極配合相關財政部門的監督工作。
2.3優化調整養護標準
交通主管部門應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針對全縣制定一套公路養護計劃,根據養護設計方案,編制相應的養護技術規程,并對各個鄉鎮進行指導和監督。此外,還要切實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各個鄉鎮都要成立一個專業養護團隊,團隊中的成員可由當地人組成,不僅充分利用了豐富的人力資源,提高民眾收入,還能大幅降低養護的成本。主管單位在交通局已經退休的領導干部挑選具備豐富養護工作經驗的領導對各個鄉鎮的專業養護團隊實施定期的培訓,以完備團隊每個成員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實踐操作能力。另外,還要從資金中抽取一部分用于先進掩護機械設備的購置,采購必要的養護設備,以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等目標。
2.4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路政管理
主管單位與公路管理部門應與相關單位一起超載、超速等行為進行治理,加大檢查與處罰的力度。充分調動農民的自治積極性,依據農村公路的等級設置相應的限載標志,以此防止大型運輸車輛等超重車輛通過。從根本上治理超載、超速問題,保障公路的使用壽命。借助媒體等形式,加大相應法律法規、管理條例、產權政策、養護管理政策等的宣傳力度,時全體群眾都能養成良好的愛護公路的意識,進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每一個鄉鎮都要安排一位路政管理人員,通過監督管理,對隨意傾倒垃圾、私占道路以及肆意破壞等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的制止。優化養護意識,在正式開展養護工作前進行預防性養護,借助全新的檢測工具,對農村公路實施全面的檢測,及時發現公路中潛在的問題,然后通過科學分析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準確的評價,以此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病害。
農村公路與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開展公路項目建設的目的在于為群眾謀取更大的利益,為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切實做好公路養護是實現這一目的重要基礎。在實際情況中,相關部門應充分關注養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需求與具體情況,制定與發展要求相符且有效的解決對策,抓好養護監管,從而促進農村公路工程的長遠發展,為實現農村經濟效益最大化奠定扎實的基礎。
[1] 馮娟,于江,等.農村公路養護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交通科技與經濟,2012,(2):5-6,19.
[2] 柳明.農村公路養護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2,(8):74-75.
[3] 彭俊杰,李小娟.我國農村公路養護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措施[J].科技資訊,2010,(28):36.
U418.6
C
1008-3383(2016)10-0160-01
2016-02-12
張蘭(1976-),女,貴州平壩人,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