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2”項目工藝特點
山西陽煤豐喜泉稷能源有限公司“30·52”項目是陽煤豐喜集團在西社新型煤化工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實施的首期工程,于2014年4月開工建設,2015年12月22日順利投產,并成功產出合格尿素。該項目以西社園區內富余的焦爐氣和自產水煤氣為原料,采用國內先進的水煤漿加壓氣化、等溫變換、深冷分離及二氧化碳汽提法等工藝技術生產尿素,并聯產液化天然氣。
煤氣化采用由豐喜集團和清華大學聯合開發的水煤漿水冷壁加壓氣化技術,該氣化技術有以下優勢:①煤種適應性廣,實現氣化用煤本地化。氣化爐采用獨特的水冷壁代替耐火磚后,可以將氣化爐燃燒室內溫度提高至1 500 ℃,適用于國內大部分尤其是山西高硫、高灰煤的氣化,徹底解決了山西高硫、高灰煤氣化難的問題。②實現整套裝置國產化,氣化爐性價比高,減少裝置投資。與荷蘭殼牌、美國德士古、德國GSP氣化技術相比,投資僅為國外同類裝置的1/2~1/3。③采用水冷壁代替耐火磚后,氣化爐燃燒室容積增大,系統的負荷可提高150%,單爐生產能力得到顯著提高。④氣化爐內壁采用獨特的水冷壁構造,裝置運行費用低。與耐火磚氣化爐相比,目前耐火磚氣化爐每1.5年需更換1次耐火磚,費用為200萬元,最高時需300萬元,水冷壁氣化爐1臺內件僅需65萬元,壽命10年。⑤由于氣化爐采用先進的預熱/工藝組合噴嘴及新的膜式水冷壁氣化爐點火程序,大大縮短了裝置的點火時間,同時降低了開車費用。⑥實現了煤種多變和負荷變化條件下氣化爐的穩定運行,開發出了合成氣多組分在線測量系統,對氣化爐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調整和優化,使得氣化爐能長時間穩定運行。⑦由于采用了獨特的同向排渣技術,不同于荷蘭殼牌的異向排渣技術,使得氣化爐的排渣更容易,不存在排渣口經常堵塞的問題。⑧由于鍋爐采用獨特的列管式構造,不同于德國GSP和國內航天爐的蛇管式構造,在爐溫波動大的情況下仍能連續、安全穩定運行,裝置安全性得到提高。
變換系統采用湖南安淳高新技術有限公司的“水移熱等溫變換技術”,對催化劑要求降低,杜絕了飛溫現象,避免了超溫現象,有效延長了催化劑使用壽命,其流程短、阻力低。
脫硫、脫碳系統采用大連理工大學的低溫甲醇洗技術,高效、節能、吸收能力強、操作方便、無腐蝕性,設備和溶劑均已國產化。
合成氣精制采用了杭州中泰深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液氮洗技術,并合理利用冷量聯產液化天然氣。合成循環氣中氨凈值高、甲烷含量低,基本沒有合成放空氣,節能環保。
整套生產裝置由液氮洗、空分、低溫甲醇洗系統組成聯合體,冷量利用合理,流程短,能耗低,自動化程度高。
(山西陽煤豐喜泉稷能源有限公司
運城043200 吳 楠 張 亮 潘偉峰 婁軍澤)
版權聲明
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擴大本刊及作者知識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國內外文獻索引、文摘和全文數據庫收錄,其作者文章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錄,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小氮肥》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