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紅 魏建永
對外工程承包企業如何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杜曉紅 魏建永
受經濟形勢影響,國際工程市場迎來寒冬。為了生存,對外工程承包企業不斷縮小自己的利潤空間,接受更為寬松的收款條件,以實現在市場競爭中的突破。但對外工程承包企業在銷售收入增加的同時,墊資情況凸顯,出現了大量的應收賬款,這給其資金的回收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因此,本文將分析外工程承包企業大量應收賬款出現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企業管理對策。
對外工程承包 應收賬款 風險 管理對策
隨著我國加入WTO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加入國際競爭行列中;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也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但是,2008年的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的金融危機,國際工程承包的市場環境異常嚴峻、迎來寒冬。由于投資項目銳減,“粥少僧多”使得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為了生存,對外工程承包企業不斷縮小自己的利潤空間,接受更為寬松的付款條件,以實現在市場競爭中的突破。然而,其在銷售收入增加的同時,墊資情況凸顯,出現了大量的應收賬款,引發了企業資金回收的風險。因此,對外工程承包企業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對應的收賬款的管理。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包括應由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負擔的稅金、代購買方墊付的各種運雜費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為了生存或持續發展,除了維持傳統的競爭優勢之外,對外工程承包企業還需不斷探索資本運作方式,嘗試分期付款、賒銷等以增加銷售收入;只有銷售收入增加了,應收賬款也才能隨之不斷增加。
(一)市場競爭
近年來,世界經濟復蘇及發展依然緩慢,國際工程承包市場買方資源有限,競爭態勢異常激烈。除了發揮自己傳統的競爭優勢外,對外工程承包企業不斷嘗試通過寬松的付款條款來幫助業主方解決資金壓力,使得企業墊資逐漸形成新常態。
(二)項目業主地區化
2008年以前,跨國公司處于高速擴張時期,在工程項目市場投資活動頻繁;而次貸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之后,跨國公司大幅縮減投資,基本蟄伏不動,一些地區性的投資項目顯現出來。這些項目業主多為家族或者個人企業,其財力無法與大型跨國公司同日而語,對外工程承包企業想要獲取訂單,必須縮小利潤空間,并接受更為寬松的付款條件,由此也導致了企業應收賬款不斷增加。
(三)生存是頭等大事
在市場競爭異常嚴峻的情況下,企業首先要解決生存問題,拿到訂單、確保正常運轉是頭等大事,因此淡化了資金能否及時回收的問題,最終造成企業應收賬款不斷增加。
(四)內部管理不到位
由于企業淡化了資金能否及時回收的問題,造成規章制度缺失,或者疏于執行;各部門之間,特別是財務部與項目執行部門間的橫向溝通不足,造成應收賬款不斷增加的問題沒能及時發現,并不斷累計、沉淀,最終導致企業的虧損或者倒閉。
(五)績效考核偏在性
企業對部門的績效考核,普遍以職能部門所承擔的工作為準;而市場部門只負責銷售,工程款項能否及時回收并不會影響市場部門的績效。因此,市場部門以緩解業主資金壓力為策略獲取訂單,導致企業應收賬款不斷增加。
(一)周轉資金短缺
企業的正常運營需要充足的流動資金支持。企業在取得原材料、機具、設備等時,須支付相應的貨款,如不能及時獲得業主的資金流入,會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短缺、周轉困難,甚至資金鏈斷裂,最終造成企業倒閉。
(二)企業費用增加
企業在周轉資金短缺時,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必須籌措資金,向銀行借款或融資,以增加財務費用。如面對經濟環境變化、業主支付能力受挫或惡意拖欠工程款項等問題,企業不得不組織更多的人力進行追討,這也增加了企業的管理成本;如果企業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利益,則又會產生大量的訴訟費用等。這些費用,都會直接沖減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壞賬可能性增大
壞賬是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款項。“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國際工程項目受政治、經濟政策影響較大,如政變、戰爭、匯率變化等等,只要工程款項沒有到賬,就存在壞賬的可能性,并且隨著應收賬款的不斷增加,壞賬的可能性也會不斷增大。
(四)影響利益相關方的決策
利益相關方是指與客戶有一定利益關系的個人或組織群體。隨著應收賬款的不斷增加,其能夠粉飾利潤、降低資產負債率、扭曲會計信息真實性,造成相關方做出有偏在性的決策。
(五)影響企業的信譽或品牌
由于無法及時補充現金流入,加以借款、融資的交易成本,勢必會影響企業對前端供應鏈的支付。當企業出現資金斷裂時,前端供應鏈也難逃劫難,進而導致企業陷入法律糾紛,其信譽或品牌遭受滅頂之災。
(一)加強客戶信用管理
國際工程市場情況復雜,業主良莠不齊,企業必須找到“靠譜”的客戶,才能降低應收賬款不斷增加所帶來的風險。因此,企業應建立一套客戶信用管理系統,從資產狀況、財務狀況、經營能力、以往業務記錄、企業信用等方面對業主信用進行評估,并篩選出“靠譜”的業主,持續關注其信用狀況。對于不太“靠譜”的業主,企業則可以從項目執行和財務賬目處理兩方面采取措施,以降低風險損失。
(二)制定合理的收款條件
應收賬款的沖減需要業主付款及時到位,而款項回收的依據是收款條件。由于項目建設周期較長,在簽訂合同時,企業應平衡支付比例和支付周期。比如,支付周期較長,就適度提高支付比例;支付比例較低,則縮短付款周期;就預付款或尾款給予業主支付優惠等??傊?,企業應嘗試與項目業主做多種談判方案,找到雙方訴求的平衡點。
(三)采用合理的結算方式
結算方式決定了回款速度和可能性。對于信用等級不高的業主,回款的可能性要優先于回款的速度,企業可采用諸如信用證、銀行保函、銀行匯票等結算方式,降低風險、減少損失。
(四)制定內部控制程序并確保有效落地
企業必須制定應收賬款管理制度,明確項目經理為收款的第一責任人。因為款項的支付一般以完工進度為前提,只有講工程與收款負責人合二為一,收款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才能得到顯著的提高。此外,回款工作必須與責任人的薪酬直接掛鉤,以確保內控有效落地。
(五)實施跨部門績效考核
項目從簽約到實施并移交業主,是多個部門協調與配合的結果,企業的關聯部門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例如,市場部門對項目業主資信的甄別以及付款條款的制定等直接影響工程收款,企業在制定績效考核時應增加回款指標。
在市場形勢嚴峻的狀況下,對外工程承包企業接受寬松的付款條件獲得業主訂單,賬面上雖獲利,但工程款項回收緩慢,應收賬款不斷增加,造成了資金的周轉困難,并給企業帶來一系列不利的影響。而對風險的分析,有助于提高企業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意識,促使其對項目簽約、付款條款談判、內部流程控制、績效激勵等環節采取管理對策,從而預防和控制應收賬款不斷增加帶來的風險,為企業經營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為中材建設有限公司)
[1] 唐有川.淺談應收賬款的風險管理[J].價值工程,2011(7).
[2] 劉金海.淺析如何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J].中國商貿,2012(7).
[3] 郝一潔.企業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探析[J].商業會計,2015(2).
[4] 王曉倩.當下海外應收賬款的成因分析與風險防范方法[J].財經界,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