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強 徐素旋 王 秀
新常態下煙臺市民素質提升路徑探析
周慶強 徐素旋 王 秀
經濟新常態下,對市民素質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從新常態下煙臺經濟社會發展的特征入手,分析了新常態下煙臺提升市民素質的重要作用、主要原則和影響制約因素,提出了新常態下煙臺市民素質提升的路徑,對促進煙臺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形象提供了借鑒。
新常態 經濟社會發展 市民素質提升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進入了“經濟增長速度轉換、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動力變化、資源配置方式轉換、經濟福祉包容共享”[1]為特征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煙臺市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新常態下,如何進一步提升市民素質,積極發揮高素質市民在促進經濟轉速、產業升級、社會轉型中的主體作用,不僅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
新常態下,煙臺市經濟社會發展除了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特征以外,還具有其自身特征。一是仍處于重要的發展機遇期和戰略轉變期,發展前景和空間廣闊;二是發展動力強勁;三是轉變發展方式迫在眉睫,原有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加大;四是新興產業規模優勢短期內難以顯現,傳統優勢正在減弱,發展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發展模式、加快新舊動力轉換需要一定過程;五是優化經濟結構壓力較大,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轉型升級壓力較大,消費需求尚未有效擴大,出口增長壓力依然較大;六是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七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高,還有一些特殊群體生活比較困難;八是群眾利益訴求更加復雜多元,社會治理難度加大;九是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和能力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有待強化。
市民素質是指城市公民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和性質,一般由市民的科學素質、道德素質、審美素質、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素構成。[2]上述新常態下煙臺經濟社會發展所表現的九個特征,都與市民素質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此,做好新常態下煙臺市民素質提升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有利于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增加發展動力。新常態下,提高市民素質對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極大地增加經濟社會發展動力。
有利于深化全面改革,構建和諧社會。新常態下,通過加大對市民素質提升,使廣大市民在道德情感、心理承受、行動認可等方面的正面響應,客觀而全面地了解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發展的特征,內容上認同全面改革、感情上接受全面改革、行動上適應全面改革,減少改革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和諧音符。
有利于擴大城市影響,增加發展紅利。新常態下,提升市民素質不僅能夠為繼續創建、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也能通過市民素質的提升擴大城市影響力核心引力,優化發展投資環境,帶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促進旅游業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動力,滿足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城市軟實力。
新常態下,煙臺市民素質提升工作要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樹立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要堅持下列原則: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也是市民素質提升工作的根本落腳點和出發點。
第二,堅持統籌協調的原則。所謂協調,就是要兼顧到復雜事物的各個方面,不能顧此失彼,不能突出其中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3]在新常態下,提升市民素質堅持統籌協調原則,就是要充分認識市民素質提升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內在關系,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市民素質提升之間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使兩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第三,堅持問題導向的原則。“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里就有問題?!保?]新常態下提升市民素質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充分認識市民素質提升方面及其背后存在的各種問題,正視存在的問題,客觀分析問題的原因、發現問題間的聯系,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并努力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問題看本質,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新常態為煙臺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也為市民素質提升帶來了新的挑戰,市民素質提升工作中還存在著許多影響和制約因素。
(一)社會利益復雜
新常態下,面對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創業創新驅動等新特征,隨著全面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階層不斷分化、社會矛盾出現新特點、社會利益變得復雜多變。這種情況下,協調社會利益、縮小社會差距、建立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構建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不僅成為提升市民素質工作的前提,也是檢驗市民素質、提升工作成效的試金石。
(二)價值觀念多元
近來,煙臺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交流合作不斷增強,帶來了城市的文明和開放,同時也帶來了市民價值觀念的多元多向。不同的思想觀念、文化觀念、價值觀念都在不同程度上通過不同方式影響著煙臺市民,其中既有人民所共有的積極健康的價值理念,也有一些違背中華文明傳統、影響當今時代發展的非主流意識形態因素,增加了市民素質提升工作的難度。
(三)市民訴求增加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煙臺市民民主意識、維權意識、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市民訴求也越來越高。市民不僅僅滿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期盼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更高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好的養老醫療保障等,對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整體素養的提升也有更高的期盼和要求。市民的這些訴求是民素質提升的結果,另一方面也為進一步提升市民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機制有待完善
市民素質提升工作需要有完善的體制機制作為保障。過去,煙臺市在提升市民素質方面形成的體制機制,很難適應新常態下提升市民素質的新特征、新特點。要針對新常態下新的特征特點改革和完善現有的體制機制,建立起一套科學有效的市民素質提升工作體制機制,從根本上保證市民素質提升工作的科學性、長效性、可行性。
(五)合力尚未形成
市民素質提升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扯面廣、影響度深,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需要每個單位組織個人的積極參與和支持。現有的市民素質提升工作往往形式重于內容,只在表面上做工作,還存在著不深入、不扎實等問題,還未形成一個部門牽頭負責、多個部門協同配合、全體市民積極參與的局面,市民素質提升工作合力還未最終形成。新常態下的市民素質提升工作,必然要靠全社會全市民形成的合力共同推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新常態下煙臺市民素質提升從加強領導、健全體制、完善政策、創新載體、形成合力等方面推進提升。
(一)加強領導
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新常態下市民素質提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把新常態下提升市民素質工作貫穿于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當中去,貫穿于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當作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和抓手。加強各級黨委政府對市民素質提升工作的領導,強化責任意識、主體意識,定期研究工作情況,加強檢查督導,提高市民素質提升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二)完善政策
按照《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要求,制定和完善新常態下煙臺市民素質提升的政策法規,為市民素質提升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和政策保障。要加大市民素質提升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強市民素質提升隊伍建設,保證市民素質提升工作有資金、有人員、有場地、有空間。加大市民素質提升工作的獎勵力度,對工作業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發展環境。鼓勵大中小學、教育培訓機構向社會開放文明禮儀等教育課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市民素質提升工作,加大政府有關市民素質提升的公共服務。
(三)健全體制
加強市民素質提升工作制度化建設,建立健全符合新常態特征特點的市民素質提升體制機制。逐步建立起市縣鎮村四級市民素質教育體制,實行社會、單位、家庭三方聯動的市民素質提升計劃,使市民素質提升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同時,還應把市民素質提升工作同整個社會建設和社會改革工作進行有機結合,即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在不斷完善的社會養老醫療保險體制、收入分配體制、利益協調體制、矛盾化解體制等改革中考慮市民素質的影響,通過市民素質提升的效果推動和深化這些領域的全面改革。
(四)創新載體
系統總結蟬聯四屆“全國文明城市”的經驗,形成文明創建的“煙臺品牌”。充分利用文明創建陣地,加強對文明創建工作的檢查督導,努力提高文明創建層次,不斷提升文明創建的“國字號”“省字號”數量。適應互聯網發展需要,開發利用好“互聯網+”市民素質提升平臺,利用好微博、微信、微視頻、手機客戶端等形式,加強市民素質提升工作宣傳和教育。開展市民喜聞樂見的活動,做優做強富有煙臺特色的“身邊好人”“志愿服務”“道德模范”等評選,不斷增強市民素質提升工作的感染力。
(五)形成合力
市民素質提升工作不僅是政府行為,而是全社會的共同使命。政府要切實增強市民素質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影響和作用,把市民素質提升工作納入地區發展規劃,認真對待研究,提出指導建議;社會要增強協調聯動,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密切配合、有機互動,為市民素質提升創造更多有利條件;市民既是市民素質提升工作的主客體,也是市民素質提升工作的直接和最大的受益人,要自覺養成素質提升的習慣,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自身的素質提升,促進國家發展,影響社會進步,成就個人價值。通過政府、社會、個人三方努力,形成市民素質提升工作合力,促進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進步。
(作者單位為山東中醫藥高等??茖W校)
[1] 張占斌.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六大特征及理念[DB/OL] . http://economy.gmw.cn/2016 -01/11/content_18447411.htm,2016-09-17.
[2] 朱丹,姚榮.市民素質與社會發展初論——以貴陽市為例[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總第120期,2011(5):39-42.
[3] 潘婧瑤,郜碧澄.專家解讀:“協調發展”為“十三五”提供針對性指導[DB/ OL].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 cn/n/2015/1101/c1001-27762624.html,2016-12-10.
[4]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 1992:839.
周慶強(1979—),男,碩士研究生,山東中醫藥高等??茖W校講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徐素旋(1985—),女,碩士研究生,山東中醫藥高等??茖W校講師,研究方向:校園文化建設。王秀(1981—),女,碩士研究生,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中醫婦科學?;痦椖浚罕疚南禑熍_市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新常態下煙臺市民素質提升研究”成果(YTSK2016-Z-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