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強
小學時期的學生,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常常以直接興趣為動力,這就要求體育教學從學生的情趣特點出發,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寓教于玩,既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又在娛樂游戲中體現體育教學內容,達到體育教學目的。
1.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要與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緊密結合,通過角色的表演、情節的發展完成教學任務,不為“情境”教學而創設“情境”,否則會失去“情境”教學的意義。筆者上了一節體育課:主教材:前滾翻;次教材:障礙跑游戲。在課的開始部分即導入部分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讓學生聽一首他們熟悉的音樂《喜洋洋與灰太狼》,讓學生猜一猜這是哪一部動畫片的主題歌,學生的熱情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也縮小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然后筆者宣布本課的教學內容與目標。接下來筆者扮演灰太狼,學生扮演喜洋洋、美羊羊等。在音樂的伴奏下,在規定的范圍內筆者扮演的灰太狼抓學生扮演的小羊。學生積極地躲閃,全力參與,整個活動過程效果顯著,起到熱身的作用,比過去教學中組織學生慢跑有趣得多。然后筆者設計疑問:灰太狼這么壞,小羊羊們要不要學點本領保護自己呢?本領一:學會前滾翻,本領二:越過重重障礙與灰太狼作斗爭,障礙跑中有一個障礙當然就是前滾翻。學習障礙跑的情境是羊羊們對灰太狼深惡痛絕,羊羊們學過一定的本領后,越過障礙,與灰太狼作斗爭。學生學習投入,鍛煉認真,在筆者創設的情境教學中不知不覺地就學到老師所授的知識,既不感到苦,又不感到累,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培養團隊精神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反復的練習,固然可以使他們掌握好動作的要領,但練習次數過多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增加練習負擔,學生具有強烈的被動感,效果不理想,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讓學生自己先嘗試所學動作,學生不僅對所學動作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能端正學習態度。如筆者在教學胸前雙手傳、接籃球的活動中,不是先做示范再講解,學生再練習,而是讓學生兩個人先體驗傳球與接球的動作,從而找到傳球與接球的方法,在此體驗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以兩個人的合作過渡到四個人的傳、接球練習,再由四個人的練習過渡到小組的傳、接球練習,使每位學生逐漸地融入集體,在集體練習中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學會相互關心與相互鼓勵,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在團隊精神培養過程中,小組的比賽是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所以筆者在教學中注重游戲比賽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再以此課為例,在學生學會胸前雙手傳、接球后,筆者有意識地安排運球結合傳、接球的游戲促進學生對所學運動技能的掌握,每一組的學生先是按站排的順序進行運球到終點后傳、接球,終點學生接球后再運球回來,當時學生比賽相當激烈;在做第二次的時候,筆者不要求學生按站排的順序,由小組商量本組隊員的排序。學生通過討論,精心地安排隊伍的陣容,有的把運球好的安排到前面,有的把運球好的跑得快的安排到后面。大家相互協作共同努力,充分體現團隊的合作精神。
3.體育基礎理論知識教學中巧妙使用微課教學法
體育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是體育課的又一課堂教學形式,主要采用室內教學法。近幾年體育教科書的缺乏和室內教學資源的匱乏,使得室內體育課教學流于形式,沒有真正利用起來發揮室內體育課應有的效應。針對室內體育課資源的匱乏,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彌補。教師選擇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聯的體育基礎理論知識(例如:運動中安全、合理的膳食、青春期的心理變化,體育的社會適應等)、各種體育運動項目的比賽方法規則(例如:田徑類、各種球類、體操類、武術類等比賽規則及注意事項)、各類體育比賽視頻(例如:奧運會、亞運會、世界杯、NBA等)、學生和教師學練的教學錄像等制作成PPT和微課視頻,形象而生動的畫面與文字,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闊學生的體育視野、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修養。例如:在講解球類比賽規則、裁判方法時結合比賽視頻和PPT示意圖,讓學生在理論實踐相結合的講解中輕松理解和掌握裁判規則方法。在室內體育微課教學中還可以增加民間體育活動教學內容,例如疊羅漢、韻律舞、五禽戲、滾鐵環、跳繩、踢毽子、竹竿舞、空竹、跳房子、跳皮筋、走高蹺、徒手游戲等民族傳統項目。
4.注重表揚和鼓勵,營造良好的鍛煉氛圍
在教學觀察中,發現有很多學生喜歡鍛煉但不能持之以恒。因此,教師要讓課堂充滿樂趣,及時表揚一些堅持不懈鍛煉的學生,由此幫助學生增強鍛煉信心,提高鍛煉興趣,并減輕一些懶惰、肥胖的學生的心理負擔,促其積極鍛煉。
首先,我們可以鼓勵學生組建相關的體育鍛煉興趣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監督彼此的鍛煉情況,這樣既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又可以讓越來越多的學生熱愛鍛煉,從而在班級、在學校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其次,我們要定期舉行多種多樣的體育競賽活動。例如學校每年都舉行春季運動會和冬季單項比賽,其中包括田徑、跳高、跳遠、跳繩、接力賽、投擲比賽等項目。這樣既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奮發向上的生活熱情。
5.在準備活動中引入準備操
準備操是一種在場地內徒手或使用球、圈、棒、帶進行的體操項目,參加的人數比較靈活,可以是單人或多人,融合芭蕾、體操、舞蹈等項目的特點。筆者希望將準備操融入準備活動中,提高準備活動的趣味性和實效性,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活動學生的身體為目的,為主要教學內容的開展做好鋪墊。新穎、別致、美觀、大方、易學的準備操活動,比單調的準備活動具有明顯的優勢:
從生理學的角度看,長時間單一的刺激容易引起興奮抑制,重復單調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感到疲勞乏味。這就要求教師多采用形式多樣的組織專利教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因而在教學增加一定的趣味性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準備活動是要發揮準備操的作用,不采用千篇一律的老套的形式,呆板的動作花樣要翻新,使學生有新鮮感,激發學生的練習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