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錢立峰+章蔚中+莫釗+曾任賢

摘 要: 基于項目驅動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對增強學生工程應用能力,與企業人才需求接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高技術人才具有重要意義?;陧椖框寗拥膶嵺`教學體系的構建要按照人才培養目標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更新教學內容,改進創新教學方法,才能發揮其優勢,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項目驅動式 實踐教學體系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強、口徑寬的專業,對工程實踐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隨著“產業信息化”和“信息產業化”強國戰略的實施,我國對電子信息行業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極為迫切,對其知識結構、素質和能力等方面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國內各高校競相開辦相關專業,每年的畢業生數量持續增加,人才競爭日益激烈。而許多學生畢業后由于工程應用能力差,不能適應企業環境,就業即失業,究其原因是在學校理論教育和企業實際需求之間缺乏必要承接[1]。
我校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更強調的是實踐性、應用性和工程性。前期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1)專業課程體系的定位不能與時俱進,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一定程度上與企業和社會需求脫節;(2)實驗教學環節中的驗證性實驗比例較大,創新設計性實驗的設置相對偏少,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專業開發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3)工程實踐訓練環節相對比較薄弱,學生興趣不濃厚,在整個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這些問題直接影響電子信息人才培養質量,影響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采用項目驅動方式構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增強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可以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對培養具有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1.項目驅動式的內涵和意義
項目驅動式教學法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2]的教學方法,學做結合,將工程應用中的具體項目引入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掌握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能力,與企業的人才需求接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
2.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項目驅動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人才培養方案包括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其中實踐教學體系是人才培養中必備的組成部分,在應用型高素質人才培養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構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必須緊密圍繞人才培養目標,結合電子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和技術,按照企業對人才需求,緊密結合理論教學體系,認真梳理和整合教學內容,構建基于項目驅動思想的模塊化、層次化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2.1應用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從事現代電子信息系統及產品的研究與設計、調試與維護、管理與開發等能力,獲得電子工程師基本訓練的寬口徑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技術、測量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電子信息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受到本專業基本技能和工程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訓練,畢業后可從事電子信息工程及相關領域的生產設計和技術管理的工作。
2.2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項目驅動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方法
2.2.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2010年至今我們修訂了2次人才培養方案,2014年修訂的培養方案主要依據《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南昌工程學院制定本科專業培養方案原則意見》及學?!皯眯汀北究频霓k學思想,遵循教育規律,優化課程體系,增強知識結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兩平臺+N模塊+一拓展”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大幅度修改,并重新修訂各門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大綱。
2.2.2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基于“項目驅動”的思想,構建“模塊式”的實踐教學體系結構。以實際企業工程項目為主線,結合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學科競賽等項目,制訂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實習實訓及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的具體改革方案,整合資源,優化實踐課程體系。采取“課堂內外結合、多種形式互補”的方式,多層次、全方位地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保證四年實踐教學不斷線,形成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使知識、能力和素質有機融為一體。
按照循序漸進培養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的原則,將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作為前后銜接的有機整體并統一規劃,采用項目驅動的模式,制訂分層次的實踐教學實施方案,將基礎性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工程設計性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按照工程認知能力—工程實驗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工程實施能力四個層次和模塊進行課程設置[3](見下圖)。
圖1 項目驅動式教學體系層次及主要課程設置
2.2.3采用遞進式項目驅動法設計實踐環節教學內容
所設計的實踐環節基于項目引導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層層遞進。學生從工程基本素質培養和單元電路設計訓練開始,到獨立完成小系統設計,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設計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同時將學生開展創新科技活動和電子類競賽有機地融入課程體系,從而培養學生初步的設計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2.4制定并編寫相應的教學大綱和實踐教材
根據實踐教學體系及教學內容的要求,緊密結合工程實際,將一個工程項目分解和細化成多個小項目,編制相應的教學大綱和實踐教材,先從基礎型、簡單驗證型實驗開始,逐漸增加綜合性實驗,最后進行設計性實驗,特別增加部分選做實驗及課外實驗(實訓),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虛擬實驗,等等。通過多種實驗方案和內容的設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實踐環節的工程性、應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實際動手能力。
3.結語
新的實踐教學體系運行一段時間后,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本專業學生加深了對專業的理解,提高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實踐動手能力,我校2013、2014級學生在校級、省級、國家級電子大賽、“飛思卡爾”智能車競賽等學科競賽中取得了較好成績,畢業生也能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需求,提高了就業質量。電子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對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豐富了教學內容,完善了教學手段,構建了基于項目驅動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創新了教學模式,必將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古天龍,等.本科院校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類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區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2,12.
[2]于北瑜.基于項目驅動的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1.
[3]趙明富,等.培養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的探索與實踐[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12,10.
基金項目:2013年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與實踐——以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例。(項目編號:JXJG-13-18-8,項目主持人: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