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芳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思想品德課程理念、教材的呈現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強調以人為本、回歸生活、注重發展的教育理念,教材的呈現方式由原來的“教本”向“學本”轉變,教材內容也呈現出情境化、生活化、活動化的特點。為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注重學生的行為實踐,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情境創設要突出生活化的要求。思想品德課程是以初中生逐步豐富的生活為課程建構的基礎的,新課程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強調教學應聯系生活實際。因此,在選取情境的背景內容時要注意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創設情境,以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教學活動起點,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最終達到理清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關系的目的。如:一位教師在講授《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一課時,播放了由學生自編自演的校園內部有關公平問題的情景劇。情景劇講述的是學校開展板報比賽,某班宣傳委員將任務分派給幾個同學后,自己先回家,而其他幾位同學工作到很晚。結果這個班獲了獎,老師將獎勵給了宣傳委員,真正完成板報設計的幾位學生感到不公平。這一源自學生生活的事例,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起到了化難為易的作用,突破了“公平的含義”這一教學難點。
2.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合理適中,關注全體。思想品德學科課程標準呈現方式和教材體例并不一致,教材是以“學本”的形式呈現。因此,設計教學目標時應在深入理解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準確、全面分析并把握教材,體會三維目標要求是如何具體體現的,再結合學生認知水平、生理心理特點、對所學內容的心理認同程度等,確定相應的、適切的目標內容,既不過高又不過低,堅持考慮全體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
3.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文化成績,而且要重視對他們的德育教育。思想品德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品行上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講文明,懂禮貌,誠實,言行一致,要有仁愛之心,等等。思想品德課老師還要注意課內外、校內外延伸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用道德尺碼檢驗社會上的現象,從而學會辨別善惡、是非與美丑,把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與社會的要求相適應,增強道德信念,提升道德品質。
4.要處理好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媒體的關系。政治課教學內容比較乏味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如果把過于理性的理論變為形象直觀的感性材料,就能使乏味的課堂教學活起來。現代教學技術手段以其豐富的表現力、強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被動機械記憶為自覺主動學習,并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媒體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傳統教學媒體主要以教科書、黑板、粉筆、掛圖等為主。現代課堂教學媒體是指直接介入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能用來傳遞和再現教育信息的現代化設備及記錄、儲存信息的載體,如投影儀、計算機、軟盤等,他們能夠幫助教師利用更多設備和裝置進行有效教學。選擇課堂教學媒體輔助思想品德教學時應該做到:一要有明確的目的,在選擇教學媒體時,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二要講求實效性,選擇教學媒體時,要著重考慮媒體的實際功效。媒體的功效是教學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所起作用的大小程度,即教學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目標。教師在選擇和使用課堂教學媒體時,要充分利用媒體的功效,發揮其優勢。
5.精心提煉生活實例。新課程特強調教師不應是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而應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把教材當做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而不是全部的課程資源;意味著教學內容應依托教材、超越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這是因為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和時代性,與豐富多彩的現代生活和迅速發展的信息社會相比,教材的內容受其時空、地域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內容中引用的案例、材料也難免會顯得陳舊、老化。因此,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靈活變通教材中學生不感興趣、滯后于學生發展的內容,適時適度地把一些現實生活中更貼近學生的內容充實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課程回歸生活的理念給教師的一個啟示是:讓學生的生活引領思想品德課教學,用生活事件激活道德知識,從而把學生從道德知識的窒息中解放出來,讓其重歸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自主建構思想品德。生活是個大課堂,其教育效果和教育意義遠遠大于課堂教育本身,在教學中我們應有意識地把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場景和教學內容聯系起來,讓學生回歸生活,感性體驗,組織學生辯論,讓學生思想碰撞,理性感悟。
6.在評價方式上要注重多元化。思想品德課程倡導的評價方式主要有平時觀察、描述性評語、項目評價、談話、成長記錄、考試,等等。對于考試,教育界認為它摧殘師生的身心健康,以考定教、以一次考試決定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不科學的。我們應該認識到,考試不是評價的唯一準繩,但也不是談考色變,不是完全否定這種評價方式,它有檢查、反饋、導向的功能;一次考試不等于什么,思品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同一教育對象的多次考試和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客觀地評價;考試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如知識問答、辯論、情景測驗、開卷考試、閉卷考試,等等。思品教師必須努力實現從封閉性考試向開放性考試的轉變及從純文本考試評價向多種評價方式轉變,尤其是加強對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能力的評價,這樣既能反映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又能揭示其態度、責任感、合作精神等“非認知行為”的狀態,是推行素質教育的評價模式,也是一種更直接、更真實、更有效的評價方式。
7.課后作業的設計要注重內外結合。通過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認知和課后作業的思考、實踐,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外化為自己的日常行為規范。初中思想品德課后作業的布置,要將課本知識與課外生活相結合,將校內活動與社會環境結合,優化課后作業設計,提高學生運用課本知識理解生活現象、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后作業設計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