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秦榮
摘 要: 從某種程度上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我國的教育系統產生重要影響,并且,通過信息化手段推動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成為構建現代化的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通過分析中學信息技術改革中的問題,詳細介紹中學信息技術改革中的解決策略,從而更好地促使中學信息技術改革順利進行。
關鍵詞: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 改革問題 解決策略
引言
從某種程度上看,信息技術發展,是當前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有力推動了各項科學技術的研究工作。而且,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影響著教育方式,而且進一步影響著人們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對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深入改革,雖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也存在諸多弊端。為此,筆者逐一分析中學信息教學改革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教學改革中的問題的舉措,以此更好地推動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穩步進行。
一、中學信息技術技術教學中的現狀分析
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存在誤區。
目前,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整合,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專業素養的重要舉措,并且受到社會諸多人士的關注。但是,信息技術教學具體落實到實踐教學過程中,卻發現不少問題。
注重硬件設備的建設,忽視了教學運用。現階段,雖然說科學技術的發展促使很多新技術逐步進入課堂中,例如,無線傳聲器和多媒體網絡教師等方面,雖然說一些學校的硬件設備達到一定水平,但是,有些教師沒有真正掌握各種信息技術,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將信息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2.教與學之間的誤區。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都處于主導地位。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上,教師都是扮演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角色。但是,從實踐過程中我們便可以發現,雖然說有些教師已經開始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但是還有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情境教學的重要性。例如,有的教師只是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課件,便以為是情境教學的重要體現,在事實上,在課堂上的情境創設必須緊密圍繞教學目標進行。
而且,在設計活動時,必須能夠準確突出教學重點,體現出學生在活動參與中的表達能力素養。可是,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學活動僅僅停留于形式,沒有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3.技術本位整合觀方面缺乏科學性。
所謂技術本位整合觀,就是過于強調技術的作用,缺乏理性的態度看待信息技術。無論是何時,技術從本質上看都是中性的,教師不能將信息技術教育看做是一種技術本文整合觀。其中教師對于技術本文整合觀的錯誤看法主要體現在對硬件設施過度依賴。從某種程度上看,技術是一種雙刃劍,只有科學使用,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若是有技術方面的支持,便可以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發揮強化劑的作用。但是,如若因為硬件設備的制約,無法很好地按照教學設計方法進行教學,則教師應該具有相應的臨時應變能力,具備排除日常技術故障方面的能力,從而促進信息技術教學工作的穩步推進。
4.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缺乏。
從我國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的情況看,很多教師都是改行過來的。筆者經過調查和研究,發現具有本科專業的信息技術教師僅僅在全國占據百分之三十,并且,在信息技術教師在城鄉之間的差距非常大,這樣就使得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師資力量缺乏。在教師的年齡段上,有很多都是年輕教師,其流動性強,這就導致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資源不穩定。此外,由于我國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學科還是停留在探索階段,沒有形成相對完整科學的教研活動,這樣就使得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直線下降。
二、關于解決我國中學信息技術改革問題的策略研究
1.切實注重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和教材等方面的改革。
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教學在中學的發展,就必須加強信息技術課程內容和教材等方面的改革。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就必須選取學生熟悉的案例進行教學,這樣有利于推動學生的個性發展。并且,以學生視角選擇相應信息技術教材,才能確保信息技術改革成果最大化。另外,在信息技術改革過程中,一定要及時注重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利用全新信息技術,提升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在學習資源利用方面,可以在教材內容上突出學生主體作用,從而在師生之間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造信息技術創新的環境,進而能夠為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學習及個性化學習提供全力支持。為了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打破傳統信息技術教科書的樣式,在課堂上使用較多的活動記錄本和評價手冊等方面內容。
2.切實注重教材內容和其他學科資源之間的整合。
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學生若是沒有掌握好各種信息技術知識,就無法很好地利用信息技術學習相應課程,例如,在程序設計中必須運用諸多信息技術知識,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知識,才能逐步引導學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樣的,通過教材內容和其他學科資源之間的整合,能夠有效培養中學生的綜合素養。另外,信息技術教材在教材模塊上都有不同的專業知識,所以,每位學生必須能夠逐步學習各個模塊的專業知識,若是沒有學習好各個模板上的專業知識,則對于今后的信息技術學習將會造成不利影響。更重要的是,教師一定要能夠引導學生將信息技術逐步整合到各個學科知識中,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體現出信息技術的整合應用思想。
3.切實注重信息技術的師資力量整合。
在中學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一定要能夠發揮師范類教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優勢。其中,針對我國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實際需求,不斷調整和改革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實質性內容。同時,對于大學生來說,一定要不斷增加中學教育信息化的內容,從而可以為培養具有高素質的信息技術人才打下堅實基礎。另外,我們必須逐步加大對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力度,一方面可以定期組織中學信息技術教師進行專業化培訓,或者是聘請專業的信息技術教師進行授課,另一方面可以對其他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進行觀摩學習,從而不斷拓展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信息,切實提升整個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學水平。
4.實施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主體意識。
從某種程度看,學生是主體知識的獲得者。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必須能夠讓教師正確對待每位學生,對每位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并在學習過程中加以引導,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進行及時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豪感。同時,由于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要求教師注重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積極創造良好的主體環境,從而為知識意義構建良好的發展平臺。通過實施開放式教學,能夠使學生從多個不同角度看待信息技術知識,促使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氛圍更加和諧,才能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另外,通過學生親自參與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學生之間對信息技術知識的交流,教師要根據信息技術知識的特點,設計相應實踐操作環節,利用具體的上機操作和思維方面訓練,使學生學習更多全新的信息技術知識,使中學生的信息技術得到全面發展。
結語
為了深入分析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從各個角度分析改革中所存在的制約性因素,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才能更好地推動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燕.“石頭做湯”的啟示——在Word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分享[J].信息技術教育,2014(10).
[2]王坦.合作學習簡論[J].中國教育學刊,2012(01).
[3]劉同軍.要重視合作學習[J].數學教師,2013(11).
[4]王坦.合作學習:一種值得借鑒的教學理論[J].普教研究,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