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章玲
摘 要: 長期以來,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都是預設好的,每個教學環節需幾分鐘,突破重點、解決難點要設置幾個問題,每個問題需要幾個學生回答,如果學生答不上來如何引導到設置好的答案上來。這種教學形式都是學生按部就班地圍繞教師的預設進行學習,使教學變成了知識灌輸的過程。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倡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走出預設 走出教材 走出教案 走出傳統練習
長期以來,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都是預設好的,每個教學環節需幾分鐘,突破重點、解決難點要設置幾個問題,每個問題需要幾個學生回答,如果學生答不上來如何引導到設置好的答案上來。這種教學形式都是學生按部就班地圍繞教師的預設進行學習,整堂課的主動權都是掌握在教師手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肯定。要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就要大膽走出預設,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倡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更有機會生成。
一、結合學生生活經驗,適時走出教材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家奧蘇伯爾總結了這樣一句話“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任何有效的教學都始于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如果我們只按照教材預設課堂,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課堂生成將是枯燥無味的。如:一位老師的“軸對稱圖形”公開課,她先布置學生回家用紙剪一件衣服,要求學生想辦法把衣服剪漂亮些。上課時,老師出示了一件剪好的上衣(袖子一長一短,領口歪的),學生哈哈大笑,老師問學生笑什么呢?學生說“袖子一邊長一邊短,一點也不好看”。老師就把長的袖子折了一下,指著袖子說“一樣長了”,學生說“衣擺不平”,老師又把衣擺折了一下,學生又說“衣領歪歪的”。老師再把衣領整理了一下,說:“這下平了吧?”學生說:“你把它從中間對折一下看有沒有對稱?!崩蠋熋枺骸笆裁词菍ΨQ?”學生:“就是兩邊要重合,兩邊的袖子、衣擺、領口要重合在一起。”老師按照學生說的從中間折起來,說:“照這樣折,這件衣服的折痕兩邊真的不一樣,難怪不好看。你們剪的衣服這樣折起來,兩邊會重合嗎?”學生紛紛拿出剪好的衣服折一折,同桌驗證。老師拿出其中一件引導學生找出中間的對稱線,教學對稱軸。這位老師從學生熟悉的衣服創設情境,短短幾分鐘,學生探究生成,情緒高昂,課堂活躍。只有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動的情境才能使課堂更精彩。
二、結合課堂教學情況,適時走出教案
布魯姆曾說:“人們無法預料到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我們課前的教案預設無法預料到課堂的全部,這就要求我們要適時走出自己的教案,重新組織課堂教學。如在教學“可能性大小”時,為了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可能性有大有小,我設計了分組摸球活動:把全班同學分成七組,每組8人,每個小組的盒子里都有10個球,有黃白兩色,但個數不同,分別是9黃1白、8黃2白、7黃3白、6黃4白,學生邊摸邊把結果記錄到紙張上,統計摸出黃白球各有幾次。小組活動完畢,各小組爭相匯報活動情況,我很滿意地在黑板上做著記錄。輪到第6組匯報的時候,卻出現了戲劇性的一面,他們組是7黃3白的球,可是卻摸出了3次黃球5次白球,這完全與我預想的不一樣。我先不出聲,繼續讓其他兩組匯報,心里邊想著應對的方法。我立即讓學生觀察每個小組的匯報結果,學生也發現了唯有一組與別組不同,這時我說:“我們讓這組同學再摸幾次,看看會出現什么結果好嗎?”于是,這個小組又摸了兩次,結果是6次黃色2次白色、5次黃色3次白色,我把這兩個結果寫在他們第一次摸球結果的旁邊,問學生:“看到這樣的結果,你們有什么話想說?”生:“大部分情況下,哪種顏色的球多,摸出的次數就會多?!睅煟骸罢f得非常好,在黃球多白球少的時候,摸出來的黃球次數不一定比白球次數多,但大多數情況下摸出黃球的次數會比摸出白球的次數多。像第6小組第一次摸出的這種現象,我們可以叫什么現象?”生:“很偶然的現象?!睅煟骸澳隳芘e出生活中有哪些很偶然的現象嗎?”生:“買體育彩票中大獎”,“在路上撿到錢包,里面裝了一萬塊”,等等。師:“沒錯,像這些事情在生活中是非常偶然才發生的,所以我們可以總結出在大部分情況下,哪種顏色的球多摸出來的次數就會比較多?!闭谜n又很自然地引入到了正軌中。從這次事件中可以看出,課堂上經常會出現一些突發事件,我們要處理好這些突發事件,就要走出預設好的教案,在頭腦中重新再預設應對方案,使整堂課更精彩。
三、結合學生認知水平,適時走出傳統練習
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課前都會預設些練習,用于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所學知識。如教了“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之后,我是這樣設計練習題的:○○○,□□□□□□,( )是( )的( )倍,要求學生直接填出答案,可是有位上公開課的老師在出題的時候,本來要畫6個□,而只畫了5個□,題目出示以后,她同樣是問:“誰是誰的幾倍?”眼尖的同學喊著告訴老師“題目錯了”,“題目不能做”。老師故作驚訝狀:“怎么樣才能變能做呢?你能想個方法嗎?”學生有的說“再添上一個□,□就是○的2倍?!庇械恼f:“再添上4個□,□就是○的3倍?!庇械恼f:“可以添上2個○,□就是○的1倍?!币灿械恼f:“也可以去掉2個○,□就是○的5倍?!?/p>
同樣是練習,我的練習枯燥無味,這位老師的練習卻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碰撞,我深感我也該走出我的練習預設了,像這位老師一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天賦,讓課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