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華++田偉
摘 要: 正是因為治安和犯罪的區域性特征及其與社區每一個組織和成員的利益相關,所以社區的安全防范就成為當今人們關心的問題之一,要從思想上預防,即根據工作實際情況和經驗,預想工作的危險性、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從預防犯罪的角度,積極提出安全防范建議、意見、要求,敦促政府和部門多從安全角度綜合考慮、規劃小區的建設和房屋的設計,以優化環境,減少犯罪機會。
關鍵詞: 社區安全 安全設施 犯罪預防
社區是在一定地域內發生各種社會關系和社會活動,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員歸屬感的人群所組成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實體。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步提速,城市基礎設施安全建設逐步由不完善建設日趨完善。與此同時,人們對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而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程度是影響這一問題的關鍵因素。社區的公共性和相對開放性,為犯罪分子實施犯罪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社區內偷盜、搶劫等行為時有發生。正是因為治安和犯罪的區域性特征及其與社區每一個組織和成員的利益相關,所以社區的安全防范就成為當今人們關心的問題之一。
一、當前社區安全防范存在的主要問題
1.社區民警、保安的作用難以發揮
從社區民警、保安方面看,其社區工作時間難以保證,社區民警、保安的作用難以發揮。社區民警、保安是開展社區安全防范工作的中堅力量,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本來應該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社區民警、保安這種作用的難以發揮。一些民警、保安社區意識薄弱,民警、保安自身素質不夠。有的社區民警、保安缺乏對社區內涵的正確認識,將二者混為一談,“立足社區,與社區公眾共同聯手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的理念未完全確立,工作中堅持老一套做法,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社區安全防范工作的要求,影響自身作用的發揮。社區警務形式上的東西太多,社區警務室掛滿條條規規、職責、義務、辦法、機構、人員名單等,還有社區民警、保安的簿簿冊冊一本比一本厚,受理一起案件就要填好幾個本子,多項重復工作。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保障機制,即使民警、保安有三頭六臂,也無法適應日趨復雜的治安形勢。
2.社區居民自防意識不夠
小區設計不科學、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基礎設施落后、老化是案件多發的客觀條件。許多老舊居民小區四通八達,出入口無控制設施,人員隨意進出,小區在設計上未能從安全防范角度認真考慮,跟不上社會治安形勢的發展變化,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社區居民自防意識是社區安全防范的重要內容,但社區居民自防意識較差,由此引發的案件很多如溜門入室盜竊,“釣魚”盜竊,機動車、自行車亂停亂放引發的盜竊等,都是由于社區居民自防意識不強引起的。一些居民在家中存放大量現金和貴重物品;居民之間吵鬧聲音相聞而彼此往來卻極少,缺乏交流、缺乏感情,造成鄰里之間的關系日趨冷淡,有的居民發現對面鄰居家被盜,既不報案又不阻止,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二、加強社區安全防范的具體措施
要搞好社區的安全防范,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制訂社區安全防范的規劃,加強社區治安防范的硬件建設和優化治安防范的日常管理。
1.預防為主編制社區安全防范應急預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安全無小事,任何不經意的細節或疏忽都有可能釀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即使是安全小事件,如若處理不當,也會在一定范圍內產生“潘多拉魔盒”的影響。因此,安全風險評估、預知安全風險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從思想上預防,即根據工作實際情況和經驗,預想工作的危險性、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然后根據危險的種類和大小確定事故防范措施,預先制訂應急預案;管理上再輔以安全規章制度執行,定期舉行社區安全響應演練,以取得防范主動權,防微杜漸。因此,在社區遭遇安全事件的緊急關頭,可以從容應對各種復雜的情況和局面,使防范工作有的放矢,處變不驚,臨危不亂。
2.社區日常巡邏檢查和執勤
在社區建立警務室,地段民警到警務室辦公,管理服務前移,是警察與社區居民保持良好關系的橋梁和紐帶,是建立社區治安防范體系的一種長效機制。通過社區警務室,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網絡,及時處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以警務室為龍頭,以公安民警為骨干,以治安巡邏隊、專職保安隊和護衛力量為依托,以治保、調解等有關組織為基礎,專業隊伍與群眾相結合,人防、物防、技防并舉的群防群治體制。
3.應用新興技術與時俱進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社區的安全防范關系到社會的穩定,是社會安全防范的重點,不能掉以輕心。社區安全防范工作,直接影響每個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和建設社會主義“中國夢”的積極性。近年來,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犯罪分子作案智能化、復雜化、隱蔽性更強,促使防范技術手段不論在器件上還是系統的功能上都有飛速的發展,例如人體生物識別技術、微波—被動紅外復合的探測器等。因此,在社區安全體系獨立可靠的前提下,繼續采用更新的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提升安防器材的穩定性和精確度,增強安全系統的防范功能,使人們的安全防范技術在打擊犯罪、保護居民和社區利益中作出貢獻。
4.堅持以治為本
公安機關要主動、超前工作,將當前的“社區六進”工作與小區治安防范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創新舉措,服務群眾。主動向黨委政府匯報,積極與建設、規劃和設計等部門聯系協調,從預防犯罪的角度,積極提出安全防范建議、意見、要求,敦促政府和部門多從安全角度綜合考慮、規劃小區的建設和房屋的設計,以優化環境,減少犯罪機會。公安、民政、房地產管理部門、物業管理等有關單位,要密切配合,加強合作,充分利用“創建安全文明社區”這一載體,進一步完善居民住宅區安全防范體系,抓好組織、協調、檢查、監督工作,形成保障居住安全的整體合力,確保居民住宅區安全防范工作取得實效。
總之,作為社區治安防范來說,就是將社區內所有組織、家庭和成員聯系起來,實行區域性、系統網絡化的治安管理和防范,以社區為單位構建縱橫交錯立體式安全防范網絡,培育行業高技能安全防范人才,持續改進和發展社區安全防范管理,預防、制止非法入侵、盜竊、違法犯罪行為和群體性事件等重大安防事件,維護社區公共安全,創造相互包容、信任、尊重和諧的社會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社區的一方平安。
參考文獻:
[1]于瑞華.構建安全的社區安全防范體系[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