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亮
摘 要: 高中物理教學的基礎和重要手段是實驗教學,其對物理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起到關鍵作用。教師要認識到當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問題是如何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并針對問題不斷思考與探索。作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并闡述以下幾點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教學方法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陳舊。
一些高中物理教師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驗的思想,沒有把學生的發展當做教學的根本目標。依然以滿堂講為主,沒有根本轉變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一些老師認為只要考試取得好成績就行了,做不做實驗不重要。錯誤地認為做實驗不如講實驗,將實驗過程背下來,照樣能應付各種考試。加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很多老師喜歡用電腦模擬試驗代替實際實驗,讓學生看看實驗動畫了事。所以,教學方式陳舊,不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
(二)對實驗教學的組織與過程缺乏控制。
由于缺乏對實驗教學的組織與控制,物理實驗教學中容易出現物理實驗教學模式落后和與學生互動性不足的問題。一些教師不愿在實驗教學方案設計上下工夫,導致實驗教學方法形式陳舊、單一;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安排實驗,造成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沒計劃、沒目的,缺乏系統性。而且,一些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一手包辦現象嚴重,沒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缺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習慣的指導思想。
(三)高中物理教師隊伍素養有待提高。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普遍采用講授法,存在重理論輕實驗的思想。有的老師甚至錯誤地認為學生不會動手做實驗不要緊,只要能動筆考實驗就行,因此導致“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的荒謬教學方法。由于科技飛速發展,多媒體進入課堂,方便實用的多媒體技術使部分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模擬實驗,讓學生看看實驗課件了事,不重視讓學生看實物,不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導致一部分高中實驗器材設備和實驗室利用效率相對較低。
二、關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對策分析
(一)努力創設科學探究的學習環境。
在相當一部分教師的思想中,以教材為主、實驗為輔的舊教學模式已經根深蒂固,不符合新時期教育的需求。新時期,教育先從過去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思想——“傳道、授業、解惑”轉變為啟發式教學,再進步到現代教育觀念中強調以人為本,注重探究式教學,采用多方位、多元化的教育形式,這一系列教育改革顯示了中國教育的發展。新時期新教育要求教師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徹底轉變舊有教育觀念,在組織教學過程中努力營造良好的探究科學知識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與教師互動,構建一個新型的更有效的教學平臺。
(二)注意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目前,許多高中物理教師教學理念滯后,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依然采取相對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能力。要求教師改變舊的教學思想,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注意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興趣。例如,在對“長度的測量,測量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這一高中物理實驗過程中,老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相關知識及方法、步驟,然后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利于培養探索意識,最后,對每個小組的實驗結果進行對照,從而得出相應實驗結論,由于親自參與了實驗,因此得出結論讓學生印象深刻。
(三)鼓勵學生用自制實驗儀器展開物理實驗。
指導學生課外實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自制實驗儀器,依據認知結構的遷移理論,有效促進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即物理前概念的正遷移,這樣做,不但可以開發實驗儀器,節省實驗成本,而且能有效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例如: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曾經有一個學生在觀察體會完全失重特點的課外實驗時,利用飲料瓶這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做了一個很好的實驗。該生在一個用過的飲料瓶底部的側面打了一個小孔,當他給飲料瓶裝上水,讓它靜止不動時,發現水會從小孔噴出來,但是,當瓶自由下落時,水卻沒從小孔流出來。通過這個實驗,該生深刻理解了當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時,凡是和重力有關的現象都將消失。
(四)善于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增強課堂的直觀性。
多媒體教學已經廣泛應用,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過程。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教師可以綜合處理和控制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按教學要求將多媒體各個要素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或投影機投影顯示出來,按需加上聲音,使用者與計算機之間進行人機交互操作,這種環境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點。在物理學科實驗中有很多體積小巧的實驗器材,教師講解起來比較費力,這時,教師可以用實物投影設備將其放大投放在屏幕上,這樣,所有學生都能觀看具體的操作過程,實驗效果會更好。
(五)教師的素質和技能需要提高。
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物理實驗教學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教師的物理實驗教學能力。物理教師要注意通過不斷學習使自己的實驗教學能力和知識水平得到提高,從而使自身具備良好的實驗能力和實驗技能;教師要具有鉆研和創新精神,例如,對物理中的疑難實驗能夠進行專題學習和研究、改進一些實驗等;教師應用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育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同時,教育部門應組織力量定期對在職教師進行培訓,或者定期組織在職教師進修,以提升在職教師的素質和技能。
(六)教師要善于利用激勵性評價鼓勵學生學習。
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多元的,應重視對學生質的評價,少一些量性評價。職業中學學生知識基礎有限,所以,考試不是他們的長項,因此對他們的評價應該注重質的評價。如果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就要用表揚、鼓勵等語言給予及時評價,從而使他們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即使某些學生考試成績不好,課堂上回答的問題離題較遠,老師也不能隨意批評他們,而應該想方設法挖掘出值得肯定的地方,為他們找到存在的優點,從而鼓勵他們不斷進取。
總之,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時代和學生發展的需要,轉變舊的教育教學觀念,具有科學的教學方法,盡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從而培養出富有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開拓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