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佳
摩根大通上演了一項精彩絕倫的“世紀并購”,最終成就了戴蒙這位“華爾街之王”。
今年1月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索羅斯稱中國經濟硬著陸已“不可避免”,并且揚言要做空亞洲貨幣。不管如何,中國股市的開年確實糟糕,1月A股下跌了25%,但“普天同跌”,美國股市也沒好到哪兒去,同樣參加達沃斯論壇的摩根大通董事長兼CEO吉米·戴蒙則認為,股市的下跌只是在調整,戴蒙說,“迅速的調整可能比痛苦的、緩慢的死亡要好?!?/p>
正當人們談論新的一次金融危機是否要來臨的時候,戴蒙依然泰然自若,在達沃斯參會期間還興致盎然地參加了老朋友馬云舉辦的晚宴,正是因為上一次的金融危機成就了這位“華爾街之王”。
入主摩根大通
出生在金融世家的戴蒙有一個好鄰居——桑迪威爾,在大學期間的一個暑假,在威爾的安排下,戴蒙進入希爾森公司零售經紀預算業務小組實習。這個還未出茅廬的小伙在參與公司對全國各地區的盈利情況分析后,質疑團隊的核算結果:“他們使用的分析系統是有缺陷的,我認為波特蘭沒有盈利,西雅圖也沒有?!边@與公司當時核算的結果“全國都在盈利”并不一致。這讓威爾發現了這個年輕人在金融方面過人的能力與天賦。
1982年,戴蒙從大名鼎鼎的哈佛畢業,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從學校出來后,他并沒有選擇高盛、雷曼兄弟等大牌金融機構提供的職位和誘人酬薪,而是加入了美國運通銀行,就因為威爾在這工作。
戴蒙進入運通后不久,威爾與公司的領導人出現了矛盾,最終威爾選擇離開運通銀行,當然,戴蒙選擇追隨威爾。
在威爾的建議下,戴蒙和他一起前往馬里蘭州接管巴爾迪莫商業信貸公司,在威爾的運作下,這家公司在1988年與普瑞瑪瑞卡公司合并。此后,威爾大刀闊斧地操作了一系列的并購,最終形成了一家擁有保險、投行、商業信貸等業務的金融集團——旅行者集團。當然,這期間少不了戴蒙的功勞,一系列的“并肩作戰”,也讓兩位成了“最佳拍檔”。
旅行者集團并不是戴蒙與威爾夢想的重點,他們還有更大的野心。1988年4月,戴蒙促成旅行者集團與花旗銀行合并,交易價值達到700億美元,合并后,龐大的花旗集團帝國正式誕生。
而華爾街也開始關注已經逐漸嶄露頭角的戴蒙,但這時戴蒙與威爾的關系卻開始出現不和,最終追隨了威爾16年的戴蒙被炒了魷魚,離開花旗。
離開花旗的第二天戴蒙就到書店買了三四十本書,以應對此后“悠閑”的時光,并且還和孩子們一起計劃全家旅行。但是,華爾街不會讓戴蒙清閑,頂級獵頭公司撥通了戴蒙的電話。2000年戴蒙出任美國第一銀行公司的CEO,以這種方式重返華爾街。
當時美國第一銀行位列美國五大銀行之一,作為CEO的戴蒙看似光鮮,但實則是“臨危受命”。
當時,美國第一銀行處于兩家企業合并后的動蕩整合期,年度虧損達5.11億美元,并且人事動蕩頻繁。于是,戴蒙借此機會親手打造一個可靠的團隊,并對銀行的資產重組。
兩年之后,第一銀行不僅扭虧為盈,而且盈利高達33億美元。更讓戴蒙頗為得意的是,第一銀行吸納了不少來自花旗的高級人才,并且有了一個新的外號——西部花旗。
戴蒙在第一銀行的杰出表現,引起了當時摩根大通董事長兼全球CEO威廉·哈里森的注意。2004年,摩根大通以5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一銀行。一種戲劇性的說法是:這場收購的動因,其實是哈里森想讓戴蒙作為自己的接班人。
果不其然,在收購完成后,戴蒙成為摩根大通的新任CEO,至此,戴蒙晉身為全球頂級銀行家之列。
危機成就“華爾街之王”
夢想總是借助機會實現,而這個機會在幾年之后就到來了。
2008年在一次會議上,戴蒙和同行討論自己對次級貸風險的看法,當時華盛頓互惠、印地麥克銀行、雷曼兄弟等國際頂級銀行的CEO們都在現場,但這些貴為天之驕子的金融大佬們并沒有對戴蒙談到的問題引起足夠重視。
就在當年次貸危機爆發,在危機中,上述金融機構都沒能抵御住危機的沖擊,消失了。而花旗、高盛、貝爾斯登這些金融界巨頭也都搖搖欲墜。
當華爾街的大佬們在金融風暴中焦頭爛額時,早對風險有防備的戴蒙卻仍然氣定神閑地指點江山,摩根大通在這場席卷全球的次貸危機中毫發未損。難怪連沃倫·巴菲特都對戴蒙的危機意識和風控能力贊賞有加:“大型金融集團的風控就應由CEO來掌舵?!?/p>
在危機中,有著85年歷史的貝爾斯登也在“垂死掙扎”,但其他華爾街金融巨頭也處于水深火熱的境地,自顧不暇,更別說施以援手。這時,戴蒙成了貝爾斯登唯一的希望。因為當時僅有摩根大通保持著良好的資產質量——接手摩根大通后,戴蒙帶領其在每個季度均保持盈利近20億美元。
貝爾斯登如果破產,后果將不堪設想,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更沉重的壓力。這時候,連當時的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都坐不住了。他們先后給戴蒙打電話,希望摩根大通能對貝爾斯登伸出援手。
2008年3月16日,戴蒙親自督戰,當機立斷做出收購貝爾斯登的決策,摩根大通僅僅花每股2美元的超級低價買下了貝爾斯登,整個交易完成僅花了12個小時。此次收購,不僅緩解了美國金融體系的一場浩劫,更是讓摩根大通上演了一項精彩絕倫的“世紀并購”,最終成就了戴蒙這位“華爾街之王”。
經歷過大風浪的戴蒙如今依然對危機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在去年致股東的年度公開信中,戴蒙發出危機警告:“有些事情從來就未曾改變過——會有另外一輪危機爆發,而它的影響將會讓金融市場深陷動蕩。”
戴蒙補充道,下一輪危機的“扳機”,可能和上一輪危機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樣,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新一輪危機將會到來。
“雖然每一輪危機看起來都和上一輪有所不同,但是避開或化解危機的方法,是有跡可循的?!贝髅山o出了面對危機時,投資者的應對措施,首先出售認為“有問題的”資產,其次尋找更為安全的“避險天堂”,找到后投入更多的資金,比如出手信貸和股票,同時買入國債或其他非常安全的貨幣市場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