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恩岳
企業家在市場上較量的不只是數據、信息和一般的知識,而是較量對人性的洞察。
哲學的智慧比普通的知識更重要,如果企業家擁有最高層級的知識——哲學智慧和思維方式,那么在經營管理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據說美國商業100強CEO的書柜,超過90%的書和經濟無關。同樣,中國很多知名的企業家,更愛讀宗教、哲學、心靈類的書籍。
有人把“知識”分成四個層面,一是數據,最底層的;二是信息,經過提煉的數據;三是知識,從信息里歸納總結出的規律;四是智慧,知識再往上的結晶。
企業家的哲學思維和智慧,不是經營管理某個企業的技術、技巧與技能,而是一種人生的態度、格局和境界。譬如,面對同樣的商業機會,不同的企業家做出的判斷和決策,行動的速度和力量,就可能完全不同,結果有的獲得極大成功,有的卻遭遇慘敗。
企業家在市場上較量的不只是數據、信息和一般的知識,而是較量對人性的洞察,對貪婪欲望的自我控制和市場風險的把握程度,說簡單就是較量各自的哲學思維和智慧。
有人問投資家羅杰斯,企業家除了忙于業務以外,平時應該讀哪些書籍?羅杰斯說,“兩種書,一是哲學,二是文學,因為只有從這兩種書里,你才能真正地弄懂人性。”表面上看,企業家忙忙碌碌、關心的是各自的生意,其實,他們更關心的是人生哲學的內涵。擁有哲學思維,更好地洞察人性,關照自我內心的需求,才是處于金融危機或者經濟危機時期企業家更應該做的事情。
哲學思維、智慧決定企業家不同的命運。
表面看企業家與企業家都差不多,但是其內心境界卻大不相同。智慧、心態比知識和才能更重要。表面看是企業家財富的差距,實際上是他們智慧的差距;表面看是企業家人脈的差距,實際上是他們人品的差距;表面看是企業家氣質的差距,實際上是他們涵養的差距;表面看是企業家顏值的差距,實際上是他們格局的差距。
“我國經濟逐步由單一經濟競爭走向混合經濟競爭,由低成本經濟競爭走向高成本經濟競爭,由需求供給競爭走向有效供給競爭,由制造業競爭走向創造業競爭,由價格低廉競爭走向價值高端競爭。”企業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其競爭實際上是企業家的競爭。企業不是誰發展速度快,而是誰活的時間長,這就看企業家的哲學思維和智慧。野蠻生長的時代過去了,成本優勢沒有了,土地差價沒有了,代工廠倒閉了,偷稅漏稅不行了,環境污染更不行,過去靠成本+規模,現在是互聯網+……不斷地創新、創造。
企業最困難的是經營管理者的觀念轉型,思路決定出路。智者謀遠,有未來的眼光,看清未來大勢,提前布局,才是贏家。企業缺乏資金、技術、原材料等不可怕,可怕的是企業家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創新能力,缺乏穩健經營理念,缺乏合法合規的經營理念,缺乏防范風險比追求收益更重要的鐵律,這樣的企業肯定要失敗,被淘汰。
面對當前我國經濟出現的“政府債務,產能過剩,銀行壞賬,土地財政,出口低迷,消費疲軟”六大隱患。過去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拼速度,拼土地,拼環境,拼資源,拼生態,拼勞力,”形成疊加負效應的路子走不通了。中央提出“化解房地產庫存過多,促進房地產有序發展;化解小而全經營模式,促進企業并購重組;化解土地財政,提高正常財稅效益;化解環境污染,建設美麗中國;化解壟斷經營,促進公平競爭;化解國際矛盾,促進合作雙贏。”
這些更需要企業家的哲學思維和智慧。
作者系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