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輝霞
摘要:電信業自2014年6月1日起全面實行“營改增”,已有一年多時間,“營改增”的效應已經初顯。本文以中國移動為例,就“營改增”之后電信業所發生的相關變化進行分析,進而分析“營改增”對電信業產生的效應。本研究對其他行業實行“營改增”的效應預測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電信業 營改增 效應 中國移動
2014年4月3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知,為進一步完善稅制,釋放改革紅利,經國務院批準,自2014年6月1日起,將電信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根據通知,在我國境內提供電信業服務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納稅人,自6月1日起按相關規定繳納增值稅,不再繳納營業稅。
“營改增”在電信業產生的效應已經初顯。本文選取中國電信業三大運營商之一——中國移動公司,通過深入分析近一年多來“營改增”對該公司所產生的多方效應,可以窺探“營改增”對整個電信業的影響,對其他行業實行“營改增”之后的效應預測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收入及凈利潤的下滑
“營改增”實施以來,電信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減緩,甚至出現了下滑的趨勢,凈利潤也受到了同樣的影響。本文比較了“營改增”前、后一年的時間,中國移動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的數據及變動情況,選取中國移動的半年報數據,如表1所示。根據中國移動2013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的財報數據顯示,“營改增”后第一個半年度(即2014年下半年)營業收入出現了小幅度下滑,但是利潤的下滑幅度較大,同比以及與2013年下半年相比下滑比例均超過10%;2015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出現了回轉,收入絕對值同比有所增加,凈利潤同比仍然處于下滑趨勢,但是與2014年下半年相比有所上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移動2015年第二季度凈利潤約334億元,同比增長,結束了凈利潤連續七季度業績下滑的局面,這可能是中國移動凈利潤將要開始增長的信號。
結合電信業所處的階段及環境分析,電信業的收入及凈利潤的下滑主要是由于“營改增”及營銷模式的改變造成的。增值稅屬于價稅分離的價外稅,“營改增”后,營運收入相應減少,并且目前電信企業的成本和資本開支中能獲得的增值稅進項稅抵扣較少,如折舊攤銷、人工成本等項目不能抵扣,營運支出和資本開支將略有下降,因此,短期利潤受到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二、收入結構的改變
根據下頁表2及圖1數據顯示,中國移動基礎電信服務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比率以2%的速率逐漸下降,增值電信服務收入和銷售產品收入占營業總收入的比率分別以2%的速率逐漸增加。其中,在基礎電信業務中,語音服務收入占比下降最為嚴重,根據有關部門披露的數據,電信業語音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2014年同比下降3.2%;在增值電信服務收入中,上升最明顯的收入是互聯網移動數據業務收入,其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在2014年同比增長達到6.5%。這是因為電信業實施“營改增”后,基礎電信服務按照11%的稅率繳納增值稅,增值電信服務按照6%的稅率繳納增值稅。為了提高凈收益、享受低稅率,電信業三大運營商都在逐步提高增值業務收入的占比,爭取實現收入結構的優化。
三、行業稅負的短期增加
電信業實施“營改增”前,三大運營商的稅率僅為3%,因此“營改增”后電信業短期內的稅負將有所增加。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信息,2014年電信業6—12月實現改征增值稅294億元,與繳納營業稅相比,增稅64億元,這說明2014年上半年電信業的流轉稅負增加。由表3及圖2可以看出,中國移動改征增值稅前后四個半年期間的稅負水平在逐漸加大,增幅最明顯的就是“營改增”之后第一個半年度即2014年下半年,同比增加了31億元的稅負。這是因為中國移動試點前已經購入的電信設備無法抵扣,而當期購進業務取得的進項稅發票有限。
四、電信業試點納稅人固定資產更新意愿加強
“營改增”后,電信業納稅人購進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投資成本降低,可以有效引導電信企業追加投資擴大再生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數字:2014年6月—2015年6月,電信業納稅人共申報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占全部申報抵扣進項稅額的25%左右,這表明消除了重復征稅后,納稅人固定資產更新的意愿明顯加強。
根據電信業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及同比增長速率數字顯示:電信業2014年超過75%的固定資產購進集中在6—12月份,而電信業“營改增”是從2014年6月1日開始的,這體現了電信企業為了實現進項稅額抵扣所做的合理安排;另外,從2014年6月份起,電信企業的固定資產購進呈現增加的趨勢,盡管增幅越來越小。
五、營銷模式的改變且產業鏈受到波及
(一)營銷模式的改變
2014年下半年以來運營商充話費送手機的業務減少,逐漸演變為全款購機補貼話費的形式。如在客戶購買終端時,移動通信贈送業務費用,此時應將贈送的業務費用與客戶所辦理的套餐緊密結合起來,并將所贈送的業務作為一項優惠給予客戶,同時將這項優惠視為銷售折扣,并在通信發票上詳細標注。
營銷模式的改變主要是由于“營改增”之前,根據《關于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內地子公司業務銷售附帶贈送行為征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6]1278號)規定:電信單位提供電信業勞務的同時贈送實物的行為,不征收增值稅;其附帶贈送實物的行為是電信單位無償贈與他人實物的行為,不征收營業稅。“營改增”后,移動通信公司自產或構建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的行為隸屬于增值稅的視同銷售行為,此時應繳納相應的增值稅。而且,移動通信公司兼營應稅勞務或不同稅率的貨物時,應分別核算其銷售額。對于未分別核算其銷售額的部分而言,從高適用稅率。因此,電信業在購買業務送終端時,必須科學合理地劃分通信業務價格和終端銷售價格,若低價銷售終端,移動通信業與終端貨物銷售將適用不同的稅率,應將無償贈送終端行為確認為銷售的價格。
另外,電信業“營改增”使得移動通信虛擬運營商增加,由于可以從三大基礎運營商處獲得可供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稅負將由此降低,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與電信企業合作,為消費者提供電話、短信等服務,電信企業也可以從中受益。
(二)產業鏈受到波及
首先,運營商充話費送手機業務的減少導致了上游企業的銷量下降,主要是影響了國內手機生產廠家的手機銷量。主要影響包括:一是中高端手機銷量減少。由于中高端手機售價畸高,相當一部分是靠運營商補貼來促進銷售的,過去預存話費低價購機的方式,有助于中高端手機的銷售。如果取消這類補貼,一次性支付購機款,會導致有消費意愿的人減少;二是廠商會更倚重電商渠道。運營商的逐步退出,會使原來缺乏品牌優勢和其他渠道優勢的廠商選擇加大電商渠道的鋪貨力度。
其次,“營改增”打通了電信業和其他行業之間的抵扣鏈條,其他行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得以分享電信業“營改增”的改革紅利,稅負減輕,增強企業活力。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數字:2014年6月—2015年6月,其他一般納稅人共取得電信企業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幾十個億,為下游一般納稅人增加了稅款抵扣。
六、電信業“營改增”后效應預測
由于資本開支的下降相應減少以后年度的折舊,因此對利潤的負面影響后續將有所降低,“營改增”對電信企業利潤的影響將逐漸變小。長遠來看,隨著4G網絡的建設,運營商將進入設備更新換代時期,而“營改增”后電信業購進的固定資產都可以作為進項抵扣。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后,電信業的整體稅負也會有所下降。另外,隨著“營改增”在全國各個行業的推進(2015年后將全面完成“營改增”),電信運營商也會越來越重視進項發票的取得,以降低稅負。可以預見,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電信企業在營銷模式上的各種優惠將逐步和終端分離,而更看重業務方向、用戶價值等。這也就意味著,運營商和終端廠商的關系也將逐步分離。
總之,電信企業通過改造原有系統、開展業務培訓并建立適應增值稅的運營管理模式,并不斷提升增值稅管理水平,會逐漸降低“營改增”對企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進而體現出“營改增”對電信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S
參考文獻:
[1]高萍.“營改增”對電信行業的影響分析及應對策略[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07).
[2]周雪瑋.“營改增”對移動通信行業的財務狀況影響研究——以中國移動為例[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
[3]饒柳,付忠,禹權.電信運營商如何應對“營改增”[N].人民郵電,2013-11-12.
[4]李文琪,李小波.“營改增”對電信行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相關對策[J].商業會計,2014,(2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