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珺 池玉蓮 楊元貴
摘要:審計模擬實驗課程是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是一個將學生引入審計實務操作的實驗平臺,在幫助學生將審計理論聯系實務操作的同時,有利于提升學生解決專業實踐問題的綜合能力,因此對該課程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在2015年度的教學改革成效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并對該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以及未來進一步的建設規劃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審計模擬實驗 課程建設 教學改革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經管學院)目前開設的審計模擬實驗課程是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屬于集中教學實踐課程,在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意義。該課程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每個實驗項目的資料,運用審計的原則和方法,自主實施審計程序和步驟,進而培養學生洞察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技能;提高學生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為理解和運用所學審計理論知識提供模擬實務操作的平臺。本文對會計學專業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定位及目標、教學改革成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還有未來進一步的建設規劃逐一進行探討。
一、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定位與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定位是:面向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同時屬于集中實踐教學部分,因開設在第7學期,因此,教師面對的授課對象為大學本科四年級的學生。
本課程的目標是:本課程是會計學本科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也是一門集中實踐教學課程,學生能夠根據每個實驗項目的資料,運用審計的原則和方法,親自進行審計程序和步驟,進而培養學生洞察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技能;提高學生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為理解所學理論打下堅實的感性認識基礎。
二、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建設的主要成效
2015年度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組(以下簡稱課程組)成員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建設,成效良好:
(一)課程內容、體系改革及實施效果。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內容體系日趨優化。本課程主要是對審計實務工作中從審計業務約定書的簽訂到審計計劃、實施、報告的整個過程開展模擬操作,以使學生在實驗環境中模擬操作審計業務,從而間接接觸實際、認識實踐,進而提高審計實務工作能力。
本課程體系在本年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2015年度,課程組為學生選定了2015年經過更新的一本公開出版的實驗教材《審計模擬實訓教程》,通過對該教材的使用,使經管學院會計學2012級的兩個班的學生在為期2周的實驗課程學習期間進行了內容豐富、安排緊湊的實驗學習,取得了較大的收獲。課程內容主要包括:(1)導論:包括實驗的目的、要求、內容、組織、步驟、數據等內容。(2)被審單位資料:主要包括被審單位基本資料、被審單位會計資料(如財務報表、總賬、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明細賬等),及其他相關會計資料(如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認證資料、紅字發票備查文件、納稅申報表、重要合同、銀行對賬單等)。(3)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包括:初步業務活動工作底稿的編制、風險評估工作底稿的編制、進一步審計程序工作底稿的編制等。其中進一步審計程序工作底稿的編制內容多且難度大,主要包括:①控制測試工作底稿的編制,如銷售與收款循環的控制測試工作底稿的編制;②實質性程序工作底稿的編制,主要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固定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預收款項、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長期借款、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所得稅費用等實質性程序工作底稿的編制。(4)完成階段工作底稿的編制。
本年度授課過程中,選用了版本更新、內容更適合的最新版實驗教材,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教學效果優秀。
(二)教學形式、方法改革及實施效果。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使用傳統的“講授法”的基礎上,還根據本屆授課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主要有:
1.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本課程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由教師預先將教學任務進行合理的安排與分割,將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并提供適當的線索,由學生個人根據教師講授的內容和線索以任務為中心自行尋找任務答案,之后由教師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評判對錯,總結好的思路和經驗,梳理、提煉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內容,以最終完成教學任務。
2.啟發式問答教學法。本課程的教學中也常采用啟發式問答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根據不同學科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開展創造性、趣味性、延展性的啟發式提問,從而盡可能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本課程教學中采用啟發式問答的教學方法需要就該課程教學的主要環節作精心設計,強調通過開放性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思考,不只是引導學生思考預設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通過思維火花的碰撞,尋找開發更有趣、更有意義的問題,鼓勵、支持學生在思維運動的鍛煉過程中養成探索、發現新領域、新知識和新方法的思維習慣。
3.學生自主歸納總結教學法。本課程教學中還采取了引導學生自主對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提煉、總結,以達到提煉理論、加深記憶、鞏固所學的目的。在此種方法下,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和點評。引導學生分階段做相應總結提煉并討論、交流,之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幫助學生厘清各個章節的學習重點,剖析遇到的難點,學會如何將前后章節融會貫通,做到脈絡清晰。
課程組教師在運用傳統的“講授法”的同時,積極探索使用上述三種教學方法,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實施效果良好,學生表現出積極濃厚的學習興趣,教與學互動良好,教學任務能很好地得到完成。
(三)考核內容、方式的改革及實施效果。本年度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考核是由教師對學生提交的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審計實驗報告進行評閱,并結合學生平時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表現(包括考勤、案例與課堂討論、階段性任務作業提交的及時性),對每一位學生做出恰當的評價,綜合評定成績。本年度本課程考核過程中,由每位學生個人獨立提交作業,改變了以前年度由3—5人為一組,按組完成并提交作業的考核方式。這樣,可以使每一位學生必須獨立完成每一階段的實驗任務,其中包括需要擔任不同角色而完成的各個任務,從而提高了本課程實驗的難度和實驗作業工作量。由此,使學生得到了更全面的鍛煉,提升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獨立分析、解決實務操作問題的能力。
上述考核改革的實施效果良好。通過撤銷以往分組完成實驗,改為由每一位同學單獨完成全部的實驗內容,有利于對個人的實驗成績做出更加準確的評定,但仍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需要適當減少總體的實驗任務量以避免因任務過重而影響實驗效果;二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體協作能力,同時可能會減少學生“思想碰撞”產生“智慧火花”的機會。解決上述問題的措施是:可以考慮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將實驗任務分為個人獨立完成任務和小組協作完成任務兩種,個人任務可以是審計案例分析或者其他相對獨立的實驗任務。小組任務可以是需要相互協作配合完成的綜合實訓任務。這樣的安排有利于綜合兩種方案的優勢:通過個人實驗任務成績考核督促學生提高自身獨立完成審計實務操作的能力,培養工作責任心;通過小組綜合成績考核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發揮集體智慧解決綜合問題。這種綜合考核的方案可以考慮在今后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嘗試實施。
三、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雖然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在本年度取得了較大進步,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第一,本課程教學與實驗內容相對于教學時間(目前為期2周)來說時間較緊,需要更合理、高效地組織與設計教學活動。解決措施:課程組成員進行研討,討論使本課程教學活動開展更高效、高質的改進方法。第二,本課程有待使用審計教學軟件開展教學活動。解決措施:審計教學軟件比較昂貴,課程組會繼續通過本系領導建議學院在適當的條件下購買高質量的教學軟件以提升教學質量。第三,課程組關于本課程的教學論文發表數量不多。解決措施:積極鼓勵主講教師與課程組成員發表本課程相關的教學論文。第四,網上資源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1)本課程相關網絡資源有待進一步豐富,例如文獻、圖片、案例、學習視頻等。解決措施:發動課程組成員的共同力量,搜集、整理、篩選、錄制并上傳網絡。(2)與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尚不能做到實時互動,如實時答疑交流、學生各自提交作業等。解決措施:可以考慮申報本課程的網絡課件,在網上進行建設,并實現對每位學生的教學管理效率與教學質量。(3)學生在網上主動學習的興趣有待提升。解決措施:布置相應少而精的課余任務引發學生探索學習。
四、進一步建設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計劃
審計模擬實驗課程下一年度計劃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建設和改進,以期增進本課程的授課質量和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多受益:
(一)教學資料建設。(1)配合目前使用的教材,編寫相關學習輔導資料。(2)搜集和設計相應的引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習題與資料,并上傳網絡。
(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建設。(1)爭取經管學院的支持更新審計教學軟件,使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內容時代化。(2)針對更新后的教學內容,在總結討論現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探索與學習本課程更恰當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3)進一步開展網絡資源建設及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在網上實現課前資料的準備、課中教學資源的運用以及課后的答疑與交流。
(三)教學質量建設。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教學質量檢查,繼續完善現有的聽課制度和學生對授課教師的考評制度。努力提高本課程的教學質量。
(四)教學成果積累。課程組非常重視教學成果的積累,計劃在課程組目前已有的研究基礎上繼續申報相關的教改課題,發表與本課程相關的教學論文,組織編寫教學案例集和實驗指導書,積極爭取積累更多成果。
(五)師資隊伍建設。(1)繼續支持和鼓勵課程組教師外出交流、進修和深造,開展學術、教學交流活動,學習名校先進的實踐教學組織管理經驗。(2)引進、補充新的課程組成員,優化課程組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保證課程組師資隊伍的梯隊建設。
(六)網上資源建設計劃。繼續加強對課程網絡資源的建設,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給學生可供自主學習和拓展視野的平臺:(1)將進一步整理完善后的課前準備資料、課中使用資料、課后的課程教學質量調查及教學改進的相關資料上傳網絡;(2)將進一步更新后的授課案例上傳網絡;(3)將主講教師部分教學錄像和學生實驗圖片上傳網絡;(4)搜集相關圖片資料并上傳網絡;(5)補充更新相關文獻資料并上傳網絡。
五、結束語
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對于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專業必修的實踐類課程,是學生從學校的理論學習到校外工作實踐之間的一座重要橋梁。探究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模擬實踐鍛煉中主動探索之前所學理論知識的運用,自覺對先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與同學合作完成任務的協作能力,是課程組教師共同努力的目標和方向。本文對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在2015年度教學改革的進展和成效進行了總結,分析了目前存在問題的同時擬定了解決措施,提出了下一年度建設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計劃,以期將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教學活動開展得更為精彩。S
參考文獻:
[1]馬春靜.審計模擬實訓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王曉崢,馬施.審計模擬實驗室建設探討[J].審計研究,2013,(06).
[3]劉世全.基于實踐核心的審計學教學模式研究[J].財會通訊,2013,(07).
[4]胡瑞平.審計模擬實驗課程教學設計探討[J].商業會計,2014,(10).
[5]顧正娣,李曉東.審計模擬實驗教學探討[J].財會月刊,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