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修訂審計報告相關準則的征求意見稿。此次修訂旨在提高審計報告信息含量、增強審計工作透明度,并強化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的相關責任。審計報告相關準則的修訂,標志著我國審計報告模式的改變。
此次審計報告模式重大改變的主要內容包括: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報告中增加關鍵審計事項部分,描述審計項目的個性信息,提高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增強其相關性和決策有用性;修改審計報告的內容和措辭,使財務報表使用者能更準確理解審計的定位、核心概念以及注冊會計師、治理層和管理層各自的職責,提高審計報告的溝通價值,增強審計工作的透明度;強化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回應財務報表使用者對持續經營、其他信息、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關注。
關鍵審計事項
注冊會計師認為在當期財務報表審計中最為重要的事項,可能包括注冊會計師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較高的領域或識別出的特別風險、財務報表中涉及重大管理層判斷的領域、當期重大交易或事項對審計的影響。在描述關鍵審計事項時,注冊會計師需要說明該事項被認定為關鍵審計事項的原因以及該事項在審計中是如何應對的。在審計報告增加關鍵審計事項部分,使財務報表使用者能夠獲取進一步的信息,從而有利于評價被審計單位及其財務報表,有利于評價審計質量,促進財務報表披露質量和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
修改審計報告的內容和措辭
這有助于彌合審計報告使用者的“期望差距”。其中會著重說明注冊會計師和管理層對持續經營假設各自的責任,注冊會計師對年報中除已審計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以外的其他信息的責任,“合理保證”“重要性”“風險導向審計”等審計核心概念的內涵,注冊會計師對發現舞弊的責任,與治理層溝通的責任等,明確項目合伙人對審計質量承擔的最終責任。
強化注冊會計師責任的改變
一是強化注冊會計師對持續經營的審計要求,當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時,在審計報告中單設段落予以突出強調;二是提高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年度報告中其他信息的工作投入,在審計報告中單設段落報告工作的結果;三是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聲明獨立于被審計單位,并履行了職業道德方面的其他責任。
中注協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改革審計報告模式,不僅體現了我國對國際準則重大變革的積極反應,實現中國審計準則的動態國際趨同,也有利于提升審計質量,提高審計報告的價值。一是提高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增強審計報告的相關性和決策有用性;二是增加審計工作的透明度,促進注冊會計師保持更高的職業懷疑;三是促進注冊會計師與管理層及治理層的溝通,有助于公司管理水平和財務報表披露質量的提升;四是提高審計報告的溝通價值,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理解財務報表。
此次修訂涉及7項審計準則,分別是《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1號——對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和出具審計報告》《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4號——持續經營》《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51號——與治理層的溝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3號——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和其他事項段》《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2號——在審計報告中發表非無保留意見》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21號——注冊會計師對其他信息的責任》。
(據《中國會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