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慧

信用戶憑“信用證”直接向信用社申請小額信用貸款,對貸款需求超過其授信額度的,可采取林權或農房抵押貸款的方式獲取信貸資金支持。
安化縣位于湘中偏北,隸屬于益陽市,面積在湖南縣(市)中排第三;轄5個鄉、18個鎮,總人口103.16萬。自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以來,該縣小淹鎮創建信用村30個,占行政村的65%;評級授信農戶7900多戶,評級面達91%;信用村貸款余額2億多元,增長114%,農戶享受利息優惠800多萬元;形成了金融機構增效,農民增收,經濟發展的多贏格局。
制定1個方案。人民銀行益陽市中心支行切實發揮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的指導作用,制定了《益陽市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方案》,將安化縣作為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縣。人民銀行安化縣支行結合實際,牽頭制定《安化縣“個十百千萬”支農惠民行動方案》,明確由政府牽頭、人行推動、多方參與的原則,以安化縣農村信用聯社為重點實施機構,以小淹鎮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創建為試點,推動縣域農村經濟發展。
搭建2個平臺。一是建立聯席會議平臺。定期召開由鎮政府、村委班子、銀行機構等部門參加的碰頭會、協調會,明確工作職責,強化工作督導,加強部門聯動和信息共享,做到一周一調度,半月一總結。二是建立村級信用管理平臺。由對農戶情況熟、信息準的村干部、大學生村官、貸款大戶以及村民代表組織成立村級信用管理小組,負責協助清收不良貸款、采集更新農戶信息、推薦信用貸款戶、審查農戶貸款項目等。信用管理小組作為農戶和金融機構的紐帶,對農戶是否貸款具有一票否決權和監督管理權,充分保證農戶貸款的安全。
完善3項機制。一是建立農戶信用等級評價機制。市縣兩級行通過制定《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及授信管理辦法》等,從制度和技術上明確農戶信息采集內容、信用等級標準、信用評價流程等。村級信用管理小組對農戶信息進行一年一更新,銀行對農戶的評級授信實行一年一評定,有效提高了農戶信用評價的公信力。二是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村級信用管理小組組織貸款戶建立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由參與免抵押擔保的貸款農戶按貸款額度繳納2%的風險補償金,避免某一農戶無法按期歸還貸款,影響其他農戶借貸的情況,既加強了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和相互監督,又確保了貸款安全和信用村的各項優惠。三是建立信貸扶持機制。引導地方金融機構采取“一戶一策”推進農村村農戶和小微企業信貸產品開發,如根據信用村土特產品、黑茶產銷等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推出“企融通”、“倉樂通”等金融產品;為信用村農戶設計“創業貸款”、“外出務工人員貸款”等特色產品。
強化4個主體的作用。一是政府作為組織主體深入一家一戶為農戶算經濟明細賬,讓每位農戶充分認識到創建信用村鎮的好處;全力支持金融機構保全和維護金融債權。二是通過與國土、林業、農業等部門的溝通協調,細化對林權、農房、特色農產品的評價辦法,并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強力推動信用鄉鎮創建。三是農戶作為貸款主體,通過向信用管理小組填報財產、經濟能力等信息并經信用管理小組調查審核后,即可辦理便民卡小額信貸和項目貸款等。四是農村信用社依托村級信用管理小組和農戶信息系統,對農戶是否授信全權授權給村級信用管理小組,減少了貸前調查、資產評估等環節的人力、物力耗費,有效降低了業務成本和信用風險,簡化了貸款手續,提高了貸款發放效率。
實施5項激勵。一是貸款優先。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對信用村的信用戶優先安排信用貸款;信用戶憑“信用證”直接向信用社申請小額信用貸款,對貸款需求超過其授信額度的,可采取林權或農房抵押貸款的方式獲取信貸資金支持。二是利率優惠。對被評為信用村(社區)的農戶貸款,第一年可按信用社掛牌利率下降10%,信用村經過連續兩年年檢合格可按掛牌利率下降20%;對被評為信用鄉鎮的,對下轄信用村(社區)的農戶貸款按掛牌利率下降30%的優惠。三是額度放寬。每年年審,信用社與信用管理小組對能按時還本付息、信用好的信用貸款戶,逐步提高信用等級,增加授信額度。四是期限優惠。小額信用貸款授信期限根據農戶從事生產經營的周期、收入情況確定,貸款期限最長可以延長至3年。五是手續簡便。對信用貸款戶申請的貸款,在信用額度內,實行“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管理辦法,憑“信用證”直接到經辦金融機構辦理,不需要抵押和擔保。土地經營權、林權房產和其他抵押物貸款,可一次評估登記,3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