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鳳
社區護理的規范化管理研究
袁春鳳
目的 探討與研究社區護理的規范化管理。方法 回顧性分析社區護理的規范化管理實踐及效果,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結果 經過業務水平、綜合素質等培訓后,社區護理人員的急救能力以及護理操作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社區護理經過規范化的管理后,居民的滿意度有了顯著的提高,達到了98.8%,社區的護理服務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結論 社區護理的規范化管理有助于護理服務質量以及居民滿意度的提高,確保社區居民的健康,應不斷推進護理服務工作的縱深發展。
社區護理;規范化;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上升,醫療衛生水平也隨之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社區衛生服務已經成為了城市初級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心,關系著城市社區居民的生命健康[1]。近些年來,雖然社區護理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在其管理過程中仍舊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社區護理實施規范化管理,進而實現社區護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已經成為當務之急[2]。本次研究對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社區服務站的護理業務進行規范化管理,提高了社區護理的業務水平,確保了社區居民的生命健康。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站社區護理人員,并從社區居民的滿意度、護理人員的學歷層次以及專業技術水平等方面回顧性分析社區的護理管理質量。由調研報告顯示,本站在社區護理工作過程中目前主要存在4個方面的問題:(1)社區護理的管理體制較為落后。本站社區護理管理工作中,管理方式單一且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模式缺乏創新與完善,與社區實際工作不符。此外,社區護理人員缺乏對人文、心理、營養等方面知識的掌握。(2)社區居民缺乏基本的健康常識。本站社區護理服務的對象多以老人與小孩為主,這類人群對健康常識的認識不足,生活及衛生習慣較差,從而容易引發各種疾病。(3)社區護理人才的缺乏。本站服務區域的常住人口5898人,流動人口在300人左右,人口數量較大,但是護理人員卻相對較少,兩者之間不能實現平衡,致使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過大,一般的健康教育已不能滿足居民需要,給社區居民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同時也阻礙了社區服務站正常工作的開展。(4)社區護理人員知識面較窄。本站社區護理人員學歷雖然達到100%大專以上,但專業技術能力和社區護理相關知識不夠,護理人員缺少系統社區護理繼續學習深造的機會,導致護理人員的知識匱乏以及專業水平逐漸老化,難以滿足社區居民的健康需求。
1.2 規范化管理方法
1.2.1 建立完善的護理管理體制 要實現社區護理的規范化管理,制定完善統一的管理體制是非常重要的,是合理規范開展護理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首先應建立詳細嚴格的護理操作規程及標準,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時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操作規范。其次,為了提高社區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與職業道德,應完善與落實社區各項責任制度,明確各個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建設社區各項衛生護理工作落實到具體的護理人員身上,以提高社區護理服務的質量及效率[3]。最后,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健康管理師,專門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咨詢與相關服務,并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最大限度的確保社區居民的健康。
1.2.2 加強對居民的健康教育 社區健康管理師應加強對社區居民的健康教育,加大健康知識教育,通過開展一些宣傳教育活動向居民講解一些必要的日常衛生習慣以及健康小常識,尤其是針對老人與孩子,應及時的轉變部分居民傳統的就醫意識,使其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4]。同時,護理人員應盡可能積極的上門走訪,為民居的健康需求提供更多的幫助與便利。
1.2.3 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綜合培訓 社區護理人員決定了社區護理的質量,在社區護理服務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區護理規范化管理中,應注重對護理人員的管理。具體來說,首先,在人員的選聘方面應注重任用大本??茖W歷層次的護理人員,擴大學歷層次較高的護理人員的比例,同時還應鼓勵在職護理人員接受繼續教育,不斷提高其業務能力及知識水平。其次,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綜合性培訓,定期開展專業技能培訓,重點提高護理人員的實踐能力、專業技能以及護理理論知識、綜合素質等[5]。最后,應制定完善的激勵考核制度,按月進行技術操作考試及相關專業知識的考評,并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來提高人員的積極性,如針對工作認真負責,表現優異的護理人員進行適當的獎金獎勵等,使社區護理人員能夠積極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1.2.4 加強醫療人員的配置 針對社區人口不斷增多以及醫療人員缺乏這一問題,合理制定人力資源調配計劃,加強醫療人員的配置,注重與醫院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定期派相關專家到服務站坐診,進而提高本社區的工作水平以及慢性病管理工作的質量,切實的保障社區患者的身體健康。此外,還應加強對醫療方面的投入,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為社區的醫療工作配備完善的設施設備,確保社區醫療工作能夠正常有效的進行,進而促進社區護理工作管理的規范化與合理化[6]。
1.2.5 實現社區護理的信息化管理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領域,社區護理管理應充分的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將社區居民的健康檔案存儲在社區居民健康管理系統中,并將社區居民疾病的控制預防、健康宣教、計劃免疫等各項模塊與計算機進行連接,使社區的醫療及護理服務實現信息化管理,更加及時準確的向居民傳達相關的醫護信息,同時還應構建社區與醫院之間的雙向轉診網絡系統,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優質的健康服務。
評價社區護理服務有效性的客觀指標即服務對象的滿意度。為此,本次研究隨機抽取了320名接受過規范化系統管理后社區護理服務的居民,其中有316名居民表示對護理服務滿意或者非常滿意,占98.8%;此外,有85%的護理人員接受了再培訓以及業務進修,其急救能力以及護理操作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與提高,為社區居民提供了綜合性的科學有效的護理服務。
社區護理管理工作與居民的生命健康密切相連,提高社區護理的質量,確保社區護理工作的順利有效的開展是保障社區居民健康生活的關鍵,也是我國醫療事業不斷深化改革的重點。本次研究中本站社區在采用了規范化管理措施后,社區居民的滿意度達到了98.8%,護理人員經過系統的培訓以及進修后,其業務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是社區護理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切實的提高社區護理質量及效率,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高效、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打造一支優質的護理隊伍,還應從多個方面做出努力。
(1)培養社區護理人員的方式與渠道應走向多元化。本站社區護理人員經過系統化的培訓后,其綜合素質及業務能力均得到了提升,社區的護理質量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在今后的管理過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進一步拓展護理人員的培養方式及渠道,可嘗試著聯系一些高職及本科院校,建立護理專業實踐基地,培養更多的護理人才,創建優質的社區護理服務隊伍。此外,還應加強與更多優秀醫院的聯系,安排更多的社區護理人員到醫院進修與學習,不斷創新與完善社區護理服務的功能[7]。(2)社區護理規范化管理工作需得到管理階層的充分重視。社區護理規范化管理工作要持續有效的開展下去,必須要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與支持,相關的管理層應重視社區護理建設,政府及相關部門還應加大對其的物質及政策支持,推進社區護理事業縱深發展。(3)不斷加強社區護理管理的網絡化建設。本站社區護理經過信息化管理后,社區護理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有效,在下階段的管理過程中,應繼續加強并深化社區護理管理的網絡化建設,創新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手段,并將網絡信息技術充分融合其中,使社區護理更加優質與高效[8]。
總之,對社區護理的規范化管理研究有助于護理人員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規范社區護理人員的行為及職責,提高社區護理的服務效率及質量。
[1] 張亞,王惠珍,高鈺琳,等.高血壓社區護理實用規范的構建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8):728-730.
[2] 吳敏君.關于社區護理管理的問題及規范化管理實踐[J].醫學信息旬刊,2011,24(9):4476.
[3] 廖路妹,周瓊,張小蘭,等.淺談社區護理工作規范化管理[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11):448.
[4] 符翠怡,賴利英.淺談新形勢下社區護理管理的挑戰和對策[J].當代醫學,2010,16(30):124-125.
[5] 張致麗.淺談社區護理管理[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3,4(21):52-54.
[6] 鐘素亞,張明君,俞旭明,等.醫護合作診療模式在社區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4,13(8):800-802.
[7] 廖偉華,黃軍軍.COPD患者社區護理需求調查分析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143-144.
[8] 王迎霞.社區護理督導56例肺結核病人的治療效果分析[J].安徽醫藥,2012,16(11):1720-172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3.004
江西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公共衛生管理處 (袁春鳳)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6.2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