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雪遠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探討
熊雪遠
目的 探討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股骨轉子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共4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對比2組經過護理后,治療總有效率及骨折痊愈時間。結果 2組患者經護理治療后評價比較。觀察組患者經過綜合護理治療后,20例患者中,有效11例,顯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經過常規護理干預治療后,有效8例,顯效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65.0%。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采用護理干預的模式對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可提高手術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加快患者骨折的恢復,改善醫患之間的關系,提升患者滿意度。護理干預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上具有很大作用,值得普及推廣。
骨折;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療效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一種高發疾病,主要由內分泌紊亂或胰腺功能存在缺陷而引起,老年人為該疾病的多發人群。隨著我過人口逐漸的老齡化發展,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發病率逐年增長,其中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1]。疾病病因主要是由間接暴力或直接暴力作用引起,患者在跌倒時,身體發出旋轉,容易造成過度外展或內收位著地,或跌倒時側方倒地,大轉子直接撞擊,均可發生轉子間骨折。除此之外,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方案存在一定的爭議性,老年人骨質較疏松,部分老年患者還伴有其他身體疾病,給手術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而保守治療存在一定局限,如并發癥多,臥床時間長,這些因素都不利于患者疾病治療。醫院經權衡之下,目前仍堅持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案。因而,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就顯得十分重要[2]。本研究選取股骨轉子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共40例,其中觀察組20例患者在常規護理上采取綜合護理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河南省南陽市骨科醫院收治的40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其中觀察組男9例,女11例,年齡42~87歲,平均(62.7±3.4)歲,骨折發病時間為1.7~14.2 h,平均(3.5±0.54)h,患糖尿病時間2.1~16.4年,平均(4.6±1.02)年;對照組男7例,女13例,年齡40~85歲,平均(61.3±2.5)歲,骨折發病時間為1.8~15.3 h,平均(3.9±0.86)h,患糖尿病時間2.7~19.3年,平均(5.6±1.88)年;患者均無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且無精神病以家族精神病史,均符合《中華骨科雜志》[3]和《老年糖尿病的診斷治療新進展》[4]中的標準,經本院臨床診斷,確診為股骨轉子間骨折合并糖尿病癥狀。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骨折手術護理方案,對患者在圍手術期實行臨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干預,綜合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1.2.1 一般護理 術前對患者實施各項檢查,具有基礎疾病患者要及時告知醫生,盡快替患者安排治療;對術后需長期臥床修養患者,護理人員要積極指導并訓練患者在才床上練習排便,練習深呼吸,戒煙忌食,減少術后分泌物。
1.2.2 心理護理 老年人股骨轉子間骨折后,患者的主要心理反應為緊張焦慮、孤獨恐懼、敏感猜疑等。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狀況,護理人員要實施不一樣的護理方式,努力做好心理護理。充分掌握患者心理情緒變化,耐心的和患者溝通交流,向患者講解手術的過程、成功率,增進患者對手術的自信心,緩和心理情緒[5]。
1.2.3 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病情 對術后要密切關注患者的體征,實施跟進心電監護,觀察患者血壓動態、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根據醫囑對患者進行輸液,細心觀察患者的末梢循環,如皮膚顏色、患者肢體遠端脈搏搏動情況,發現患者身體的不適,應及時告知醫生,做好有效處理[6]。
1.2.4 防跌倒護理 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減退、感覺遲鈍,動作不協調,視力下降,跌倒的發生率隨年齡而上升,每年有
30%~40%老年人發生跌倒。因此,護士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周圍環境光線要充足,有防滑措施,衛生間設置扶手、坐便器、信號燈等,臥床患者上床欄,床邊掛上安全警示標識,督促患者及時口服降壓藥、降糖藥,術后要加強病情觀察,防止頭暈跌倒。另外,患者行功能鍛煉時護士一定要在旁協助,使用防跌倒專科護理記錄單做好記錄[7]。
1.2.5 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鈣、粗纖維及果膠成分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有糖尿病患者嚴格按照糖尿病飲食。保持心情舒暢,增進食欲。可在床上進行適當的活動,促進腸胃蠕動。鼓勵患者補充鈣質,多使用牛奶及奶制品、豆類等含鈣較多的食品。多曬太陽以增加骨密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2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平均骨折愈合時間及患者的護理效果。有效為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病情平穩,無并發癥發生,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非常滿意;顯效為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病情基本平穩,并發癥發生但較為輕微,對臨床護理工作較為滿意;無效為護理干預后病情仍不穩定且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對護理工作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軟件對2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經過綜合護理干預后,20例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1.34±3.04)d,平均骨折愈合時間為(70.34±4.55)d,對照組患者經過常規護理治療后,20例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8.56±3.53)d,平均骨折愈合時間為(98.24±6.36)d,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和骨折痊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931、15.956,P<0.05)。
2.2 2組患者經護理治療后評價比較 觀察組患者經過綜合護理治療后,20例患者中,有效11例,顯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經過常規護理干預治療后,有效8例,顯效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65.0%。觀察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02,P<0.05)。
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質量,進而加重了人們對身體疾病健康的重視。同時,醫學技術設備的不斷更替,醫療設備越來越先進,醫護人員的臨床治療水平也不斷的在提升,治療愈加經驗豐富,使人們的平均壽命得以延長,最終導致了社會老齡化的出現。另一方面,由于患者年齡過大,難免會對創傷手術產生過激反應,反而帶來術后不利的影響,導致患者的血糖上升,加劇糖尿病病癥,嚴重者甚至有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8]。因此,先階段醫學技術正不斷地加大對骨折合并糖尿病癥狀進行醫學研究,確保患者治療護理研究力度[9-10]。本研究就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探討,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圍手術期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2組患者經護理治療后評價比較。觀察組患者經過綜合護理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經過常規護理干預治療后,總有效率為65.0%。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采用護理干預的模式對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可提高手術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加快患者骨折的恢復速度,改善了醫患之間的關系,提升患者滿意度。護理干預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上具有很大作用,值得普及推廣。
[1] 羅紅.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J].職業與健康,2010,26(1):117-118.
[2] 楊敏,賀文瓊.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圍術期護理體會[J].西南軍醫,2010,12(3):569-570.
[3] 童培建,吳寒松,趙鵬,等.股骨轉子間骨折內固定失敗的風險評估[J].中華骨科雜志,2012,32(7):654-658.
[4] 劉曉蘭.老年糖尿病的診斷治療新進展[J].中國基層醫藥,2002, 9(1):68-69.
[5] 劉玲,劉瑞.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3):283.
[6] 羅紅.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中華護理學會第11屆全國骨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中華護理學會,2009,12(14):4-6.
[7] 羅紅.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A]//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十九屆全國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2012,14(13):15-18.
[8] 白曼莫.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因素分析[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1.
[9] 江玲珠.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髓內釘固定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醫正骨,2014(5):75-76.
[10] 舒燕.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病人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醫正骨,2007,19(10):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0.064
河南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骨科醫院骨傷二科 (熊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