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 袁玉華
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探究
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 袁玉華
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很多中職學校都使用了現代化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微課就是其中的一種。微課教學具有諸多優勢,尤其是在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本文將通過對微課的特征,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使用優勢以及在該門課程中的應用與使用注意事項四個部分的論述,對微課的應用方式進行全面的分析。
應用方案;微課;計算機;優勢
微課是近些年開始流行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一種自主性較強的學習方式。微課一經使用就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和認可,它不僅不受時間以及地點的限制,可以按照學習者自身的規劃隨時進行使用,同時還因為可以自己選擇相 應的學習視頻,從而對學習者的學習質量提供了保障。中職學校想要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使用這種模式進行教學,首先就需要對微課這種學習模式具有的特征進行了解。
1.1視頻時間較短
微課是通過教學視頻來對學生進行教學的,而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完全理解知識點,這種視頻通常會控制在八分鐘左右,時間相對較短,一般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使用多個,分階段對知識點進行講解。[4]
1.2具有較強的教學功能
因為在使用微課時,老師會將網絡上的相關教學信息有效利用起來,這就使微課教學更加全面化、豐富化,而且微課的制作成本較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樣的教學資源自然會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同時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上傳到移動設備上,真正將云教室的學習方式變成了現實,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1]
1.3存儲容量低
因為微課的視頻較短,很多視頻的容量都不會過高,通常都在幾十兆左右,呈現的格式也較多多樣,這就為視頻的順暢播放提供了保障。學生無論是在電腦上,還是使用手機,都可以不受限制的觀看視頻,這就為微課教學的運用奠定了良好地基礎。[4]
中職學校開始將微課教學運用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之中,主要具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方面就是學生方面的優勢。學習該專業的中職學生,雖然在文化基礎方面相對薄弱,但因為這門課程是專業的基礎,且學習內容較為簡單,所以對于學生學習時的難度相對較低,反而可能會因為對計算機的熱愛,而更加投入到學習之中,這就為微課模式的運用形成了良好地前提鋪墊。老師可以在教學之前按照課文中的內容制作出若干個視頻,在上課時先使用趣味型的微課代入本課的學習內容,然后再使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時學生已經達到了理想的學習狀態,此時再進行本課知識點的教學就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就是該門課程具有的優勢。因為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且在教學時會經常使用計算機進行教學,與其他課程相比更適合微課教學的開展。在教學時,老師不僅可以如上文所述使用微課進行新課程的代入,同時還可以在講解重點與難點知識點時,利用視頻來對知識點進行詳細的分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如果學生在課上沒有聽懂,也可以在課下依據視頻反復進行學習,這樣就節省了課上老師的教學時間,為課堂操作教學提供了保障。[2]
3.1教學設計
設計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課本內容設計、輔助內容設計,目的是形成微課程資源包。在應用微課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進行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對每次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要求進行明確,并對本次課程的重點與難點知識點進行掌握;其次要以已經確定的教學目標以及要求作為中心,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一般情況下,一方面要將基礎知識以適當的形式錄制成微課視頻,另一方面要將知識點中的難點或重點單獨錄制成視頻,輔助老師對該知識點進行講解。視頻操作過程標準、簡潔、流暢,視頻教學語言要求精簡、明確、富有感染力,緊密聯系關鍵詞逐條展開。因為微課教學只是輔助作用,不能完全代替傳統方式的講解,因此老師在對微課視頻進行設計的同時,還要對整體課程的教學步驟進行設計,要使用問題情境以及項目教學等手段,對課堂的教學進行優化。[1]
3.2制作流程
一般在制作微課視頻時,會用到“PPT”軟件、附帶話筒與耳麥的電腦以及視頻錄像“Cam tasiaStudio7”等方面的軟件與工具。老師首選根據教學的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資料、圖片以及習題,并利用“PPT”軟件制作成相應的課件;其次,要以教學計劃為依托,對錄制腳本語言進行制作;之后老師要對自己的耳麥以及話筒的位置與音量進行調整,并將課件與錄像軟件同時打開,當錄屏界以及課件屏幕調整好后就可以進行微課視頻錄制了。此外老師在進行視頻時要注意兩點:第一要增加視頻內容的趣味性以及生動性;第二要保證視頻呈現的視覺效果,要在視頻錄制完成之后進行相應的處理。[5]
3.3應用
本文將以Word應用軟件為例,對微課的應用進行介紹。微課這種教學形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更加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并不受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即使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學生也可以在微課視頻的幫助下對知識點進行學習,并按照自身的計算機學習情況進行知識點的反復鞏固與復習,幫助自己理順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結構的深入學習。
例如,在課堂講解表格操作相關的知識點時,老師就可以利用課前提供的微課方式來讓對學生預習“Word表格”的制作方式。通過直觀的視頻,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插入表格、編輯表格的使用方式。在課堂中,教師就可以有效利用課堂剩余時間,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際練習操作。以“制作復雜表格”案例的制作為例,通過微課視頻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了插入表格、編輯表格的簡單方法,要制作復雜的表格,必須要有制作簡單表格的基礎,“拆分、合并單元格”就成了制作復雜表格的難點和重點,學生可針對重難
點進行加強練習,而學習后進的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在課堂中就可以起到分層教學。分層教學往往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實施較為困難,利用微課輔助課堂教學就可靈活實現。如果課堂中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后進的學生并不能對表格編輯等操作過程有一個清晰的、反復的認識,教師在輔導學生操作時很有可能會反復的輔導同一個難點,耗時耗力。而微課教學的運用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可以反復觀看某一過程的教學視頻,并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對視頻的播放速度、播放次數進行調整,直至全面掌握Word表格處理中各項操作的運用方式。[3]以微課碎片化的教學更能靈活地、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
在運用微課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進行教學時,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要對學生的整體經濟水平進行調查,學校要全面開放教學設備,進而為學生創造出良好地學習環境;另一方面要對任課教師進行培訓,使他們能夠掌握微課的制作方式以及應用方式,為微課教學的順利推行提供保障。[2]
總之中職學校老師在使用微課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時,必須要對微課這一教學模式的特征、制作方式以及使用方式進行全面的了解,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內容完美融合到其中,從而確保最終的微課運用效果,保障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
[1]王軍.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職教通訊,2014(36):57-59.
[2]王會娟.淺議微課教學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5(18):73.
[3]葉寶山.微課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科學中國人,2016(23):228-229.
[4]胡明.微課在中職計算機課程中的開發與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6(5):94.
[5]朱躍峰.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