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職業技術學院 蔣玲玲 錢珍珍
高職電氣類專業《液壓與氣動技術》教學改革的探討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蔣玲玲錢珍珍
《液壓與氣動技術》是高職院校電氣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液壓與氣動技術是機械動作執行與電氣控制技術相結合的接口技術,是實現自動控制的重要形式和載體。文章根據高職電氣類專業的培養目標及行業崗位的特點,對液壓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地探討,以期切實提高學生今后的就業競爭力。
電氣類;液壓與氣動技術;教學改革
《液壓與氣動技術》是電氣類專業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教學目的是通過對本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液壓與氣動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基礎理論、液壓與氣動元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其在系統中的功能、液壓基本回路的組成和作用。然而隨著液壓機械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液壓與氣動技術和傳感技術、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電子技術等密切結合,使得流體技術與電氣控制的合作進入機、電、液(氣)的發展階段[1]。這就對課程的設置及教學方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僅要重視基礎理論的學習,更要注重多學科綜合聯系,從而培養出實踐解決能力強的學生。
2.1課程定位不準確
《液壓與氣動技術》是機械類專業非常重視的一門課程。機械類專業對這門課程的要求不僅要學習系統的工作原理,看懂液壓與氣動回路,而且要懂得根據任務設計液壓與氣動回路。然而此門課程對于電氣類專業的學生,要求相對低一點。只要求學生能夠看懂液壓與氣動回路,不要求其設計系統回路。可是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個學科開始交叉綜合,液壓與氣動技術與傳感技術、PLC技術等緊密結合,使得液壓與氣動技術的自動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因此需要電氣類專業人才對液壓與氣動系統進行電氣控制部分設計。但是,由于課程定位和教材內容相對比較滯后,對于液壓與氣動系統電氣控制部分重視的比較少,況且很多教材還停留在繼電器控制而不是目前生產實際中普遍采用的PLC控制。對于電氣類學生來說,這樣的課程定位不利于其今后的職業發展需要。
2.2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針對電氣類專業,教學還是以課堂教授為主。《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圖多,包括各種閥類元件的工作原理圖、結構圖及回路圖等。由于書本上的圖是平面的,學生看不到具體的工作介質流動過程,尤其是一些復雜油氣路的工作原理,理解起來非常抽象。加之電氣類專業對此課程學時數的限制,導致短時間內要求學生接受較多的內容,進一步降低了學習的效果。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熱情就降低了。
2.3項目化教學留于形式
項目化教學停留于形式上,教材的內容本質上還是沒有脫離傳統教學模式構架,過分注重系統性,而忽略高職教育應該立足于應用性這個核心。在項目選擇上,往往根據知識點選擇一些小的項目,脫離實際生產現狀。而且各個項目之間的聯系甚少,不利于各個知識點的串聯與綜合。
3.1建立《液壓與氣動技術》實訓室
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抽象理解能力差,因此單純的講授其教學效果比較差。如果建設“液壓與氣動實訓室”,課程采用“理論+實訓”一體化的教學模式[2],在實訓室現場進行教學,在講解過程中配以實物拆裝演示,講到什么就讓學生切身地感受到實物,那么將大大提高教學效果。老師也不用費力地去講解、學生也不必費力地去理解。
3.2利用多媒體及仿真軟件輔助教學
教材中,平面圖配以大量的文字解釋工作介質在各類元器件中流動的情況。可是很多時候,看了這些平面圖和文字,會使得簡單的問題更加抽象,更加難以理解。液體、氣體的流動都是在密封的管道內進行,學生看不到具體流動過程,理解起來比較抽象。因此可以利用Flash動畫、FluidSIM仿真軟件[3]等將流動過程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就可以將實際工作過程還原給學生看,將復雜的過程簡單化。
3.3優化教學項目,提高項目化教學的成果
以往的教學都根據每個章節的知識點來選擇個別項目加以理解。這樣選出來的項目往往比較小而且各個項目之間缺乏聯系。對于電氣類學生來說,教學的目的不在于設計液壓與氣動回路,而在于讀懂系統回路并根據要求設計回路電氣控制部分。因此在項目選擇上,應該切合實際,真正選擇一些實際生產中常見的液壓與氣動系統,并利用目前實際中常用的技術如PLC、傳感器、觸摸屏等來設計。這樣經過訓練的學生,畢業后才能快速適應實際生產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更全面的知識,懂得舍棄教材中一些陳舊的知識點,結合實際生產,綜合各門學科進行授課。
3.4把握市場需求,加強校企合作
項目化教學并不是一個新的口號,可是實施起來真正的效果卻值得推敲。因為很多項目選擇不是很合理,不貼近實際生產。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與某些企業建立長期的、深入的合作,經常下企業假期鍛煉或者脫產鍛煉,以選取真正有價值的項目應用于課堂,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當然,也可以和企業探討安排學生下企業鍛煉事宜,讓學生接觸生產實際,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由于液壓與氣動技術的迅速發展,不斷地給教學改革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本文從高職院校電氣類專業學生入手,提出了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實踐表明,教學改革方案確實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當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調整和更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1]左健民.液壓與氣壓傳動[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2]謝振光.高職《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的教學改革探討[J].考試周刊.2011(44).
[3]陳克中.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仿真工學結合提高高職教學質量[J].科技資訊,2009(1).
蔣玲玲(1986-),女,浙江臺州人,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氣自動化、液壓與氣動技術。
錢珍珍(1968-),女,浙江臺州人,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本科,研究方向:電氣自動化、工業控制。
項目來源:臺州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度校級課題
項目名稱:電氣類專業《液壓與氣動技術》教學改革的探討(2016 QN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