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舜美
?
多媒體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
林舜美
(廈門華廈學院,福建廈門 361000)
本文將就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當今時代,結合多媒體藝術表現形式在視覺傳達作用中方方面面的體現和表達及其作用進行探究和分析。
多媒體藝術;視覺傳達;表現形式
1.1 表現形式多樣化
構成多媒體的視覺藝術的部分多種多樣,這些部分可以是圖片化的、文字、符號語言[1]。
1.2 表現節奏藝術化
多媒體藝術與傳統藝術作品的表達方式的一大不同就是表現節奏的藝術化。這種藝術化是指通過對多媒體運動中良好的節奏感和優秀的控制力的表達方式,通過合理的掌握調控運動的節奏和規律,體現出這一藝術表現方式的獨特藝術性。
1.3 表現界面科學化
多媒體藝術的第三個主要特點就是表現界面的科學化,通過科學的多媒體界面,用戶可以更直觀的接觸到相關藝術作品的各個領域的信息。
2.1 導向性
由于我們每個人的視覺流程的發展進行有著共性的特征,一般來說,人們總是習慣于探尋或者找出一種可以讓自己更好的理解所面對的視覺語言的規律或者普遍的認知。比如有人喜歡從左到右的閱讀,有人則正好相反。這就說明我們的視覺傳達方式其實是具有比較明顯的導向性的。
2.2 互動性
媒體與視覺傳達的關系,既不是包含與被包含,又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在不斷互動的過程中相互影響彼此的發展[2]。這就要求我們要注重多媒體設計的互動性特征,在視覺互動的方式上不斷進行創新。
2.3 以人為本
一切的設計和一切的藝術表現形式從根本上來說都是立足于人的需要從而服務育人的。多媒體設計的使用者和設計者也是一樣。
3.1 積極的方面
(1)增強了視覺的導向作用。多媒體的藝術表現形式,使得設計師在進行設計布局時,可以比較迅速的把相關的視覺元素和聽覺元素充分調動起來。因為信息的更加合理化的規范性布局與組合,我們往往有比較深刻的印象。比如我國的形象宣傳片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動態輪播等。
(2)增強了記憶和感知能力。通常來說,因為人的生理結構和普遍認知規律的作用,如果一個設計具有鮮明的特征和獨一無二的設計理念和設計結構和設計元素,會很大程度上增強人的記憶和感知能力。
(3)加強了了視覺沖擊效果當代社會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層出不窮,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多媒體藝術表現形式的良好的適用性使得它可以根據信息在不同領域不同條件下的傳播需求做出十分靈活的處理。
3.2 有局限的方面
多媒體藝術表現形式在視覺傳達中的局限性主要有兩點,一是被動的點選方式的局限,與傳統的媒體信息具有比較明顯的強迫性特征不同,多媒體信息的瀏覽的過程中,用戶做出的選擇是自由自主的。其次,多媒體的設計版面往往不如傳統的選擇那樣自由,從而影響了設計的整體格局,不利于發揮其本身的視覺沖擊效果,降低了信息的影響力。
在當代社會,多媒體的設計主要是通過相關的視覺元素的組成和結構布局,突出表現自身特點而更好地進行信息的廣泛傳播和承載內容的有力表達,多媒體設計的首要目的就是能夠讓信息的傳遞、傳播、表達獲得最廣泛的視覺傳達,這樣的信息才算是真正意義上具備了很強的可讀性而且擁有了更加新穎的形式特色。進行多媒體設計的過程中,只有認真遵循人們普遍的視覺流向規律和心理生理多個層次的特點和需求,使得各種不同的視覺構成元素之間的關系和諧統一,共同服務于信息的傳播和視覺傳達的需要。
不論任何一種多媒體的設計,都必須重視各個部分之間辨證的協調統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到能破能立,同時敢于求新求變。我們只有勇于打破傳統意義上的視覺傳達的局限性,學習通過視覺的變化來對各種信息的傳遞加以引導。在這一過程中要尊重客觀的社會發展的事實,注重不斷滿足人們對于視覺審美的各種需要和追求,使得各種類型的設計元素在視覺上達到相對平穩和均衡,力求體現多媒體設計中的藝術美感。
5.1 創新互動性的藝術表現方式
要創新互動性的藝術表現方式,我們就必須把握新技術下互動性設計的發展方向,不斷簡化優化用戶獲取和使用信息進行互動的方式和途徑、增強用戶在信息的交流使用過程中的認識和理解、重視用戶意見的反饋與傳達解決。綜合的運用各種設計元素,例如圖片、文字、音樂等,增強用戶的知識含量和認知水平,做到充分的設計者與使用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對多媒體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創新。
5.2 優化有序性的信息組織結構
信息設計主要就是為了把將相關的原始資料轉化為信息,這一過程中的良好的信息轉換渠道和能力,是能否發揮信息和視覺傳達設計作用最大化的關鍵。原始的相關數據首先會轉化成信息的形式存在,通過不斷地學習和頻繁有效的交流轉化成知識,知識進化的終極形態就是智慧。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就是,視覺傳達能否順利流暢的進行,很大程度上直接取決于信息的組織結構是不是合理且有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信息時代更加重視優化有序性的信息組織結構,加快合理布局的信息化結構建設,更好地發揮視覺傳達設計的優勢。
5.3 協調多元性的信息傳達工具
多媒體藝術表現形式是與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的一大不同就是表達形式的多元性。互聯網時代的計算機相關方面的組合因子相互作用,使得藝術逐漸成為了相關的技能、知識、經驗的綜合性多元性整體。在科學技術與藝術的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在經濟日益飛速發展社會節奏日趨加速的今天,我們無疑要更加重視多元性的特征,努力協調好發展好傳統與當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以設計服務于人、造福于人。在把握多元性的信息傳達方式共同發展的前提下,通過設計的進步不斷找出問題解決問題,讓視覺傳達也更加多元。
多媒體設計和多媒體的藝術表現形式的出現,一方面反映了時代的不斷進步,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滿足我國群眾對于信息的獲取與傳播的需求的必然。在關注這一新技術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時,我們不僅要看到積極的方面努力發揮它的獨特優勢,也要注意局限性。
[1]張銳鋒.視覺傳達設計中多媒體藝術表現形式研究[J].藝術研究,2010(6),
[2]孫偉.網絡時代的視覺傳達設計[J].學術經緯,2009(06)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Xiamen Huaxia college, Xiamen Fujian 361000)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ra, combined with multimedia art forms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role in all aspects of embodiment and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inquiry and analysis.
Multimedia art; Visual communication; Form of expression
(責任編輯:張時瑋)
S611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6.024
1672–7304(2016)06–0055–02
林舜美(1984-),女,福建廈門人,講師,研究方向:視覺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