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俊,焦赟儀,陳翔宇,劉小倩
?
餐飲廢水處理方法的研究現狀與展望
周俊,焦赟儀,陳翔宇,劉小倩
(湖南城市學院,湖南益陽 413002)
在分析餐飲廢水特點基礎上,介紹了國內外餐飲廢水的治理現狀,分析了餐飲廢水的主要處理方法及其特點和工藝選擇的原則,進一步探尋符合當前發展狀態的餐飲廢水治理模式。
餐飲廢水;電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法;處理工藝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餐飲服務業的數量與規模與日俱增,餐飲廢水的排放量逐年上升。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餐飲業排放的未經處理的廢水達上億噸,且有不斷增長的趨勢。另據資料報道,全國一百多個大中型城市餐飲業,每天產生的廢水量就接近300萬噸,其排放量約占城市生活污水總排放量的3%,但其BOD5和CODCr的含量卻占總負荷的1/3[1]。餐飲服務業分布廣、排放不集中、水質多變,治理難度不斷加大,危害與日俱增,而當前我國餐飲企業多采用隔油池或簡易擋板式重力油水分離器等簡單處理餐飲含油污水,僅能去除部分浮油且無生化降解作用,多項指標均無法達到國家規定的《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有的甚至直排進入污水管道或自然水體,餐飲廢水超標排放現象嚴重,但因為投資成本、運行成本、安裝空間等問題的存在,合格成熟的治理技術和設備難以推廣,由此帶來的“地溝油”現象更是屢禁不絕。
因此結合我國現有國情,調查分析餐飲廢水水質特征,針對餐飲企業廢水處理設備占地緊張,資金短缺,處理時間要求較高的特點,對國內外多種處理技術進行分析比較,研發出符合當前狀況的餐飲污水處理模式已成為當務之急。
餐飲廢水的主要處理步驟分為兩步:油水分離和水的處理。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油水分離設施就是隔油池。對于油水分離后的餐飲廢水,國內外學者研究了很多具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法,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為物理化學法、電化學法和生物法。這三種方法的側重點不同,生物法主要是去除廢水中的高濃度有機物質,物化法及電化學法主要是去除廢水中高濃度的油份物質。
2.1 電化學法
(1)電凝聚法:電凝聚法是以金屬為溶解性陽極(一般為鋁或鐵),陽極在電解時產生的Al3+或Fe3+離子生成電活性絮凝劑,壓縮膠體雙電層及吸附架橋網捕作用實現膠體凝聚,陰極還原產生微小氣泡(如H2),使絮凝體上浮除去,同時電場能直接氧化去除廢水中某些有機物。張萍等[2]采用電凝聚對某大學學生食堂廢水進行處理,在最佳運行條件下,CODCr平均去除率為74 %、NH3-N的平均去除率為53.8 %、總磷的平均去除率為85.1 %、油的平均去除率可達到86.1 %。Rimeh Daghrir等[3]采用電凝聚和電氧化兩種方法聯合作用處理餐飲廢水,最優條件下其CODT去除率為90%,BOD去除率為86%,油分和油脂去除率高于98%,濁度去除率為98.1%,磷酸鹽去除率超過88%。周俊等[4]采用電Fenton法處理餐飲廢水,在最佳條件下,COD去除率為66.1%,SS去除率為85.4%。
(2)微電解法:微電解技術是指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填充在廢水中的微電解材料自身產生的電位差對廢水進行電解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張鳳娥等[5]采用鑄鐵屑內電解法處理餐飲廢水,在最佳條件下對餐飲廢水的處理結果,油和COD的去除率分別是84.6%和78.7%。
(3)脈沖電絮凝法:脈沖電解法是通過改變電源技術,施加周期換向的脈沖信號,達到進一步降低電耗和電極損耗目的的技術。宋衛峰等[6]用改裝的直流、脈沖兩用電源對餐飲廢水進行對比處理研究。試驗結果表明,脈沖電解的處理效果優于直流電解,在CODCr的去除率相近的情況下,能耗可降低5.5%,最佳運行條件下CODCr的去除率可達到83.1%。電化學法占地面積小,操作簡便,能間斷運行,易自動化,但其處理費用較高,電極材料損耗大,且產生的污泥需要進一步處理。目前電化學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降低運行成本和延長電極壽命上。
2.2 物理化學法
(1)混凝法:混凝法是向廢水中投入一定量的混凝劑,使廢水中難以自然沉淀的膠體狀污染物和一部分細小懸浮物經過脫穩、凝聚、架橋等反應過程,形成一定大小的絮凝體,再通過后續沉淀池中的沉淀分離來去除污染物。宋宏嬌[7]等采用新型的復合混凝劑凈水靈DH-3處理餐飲廢水,在最佳條件下處理餐飲廢水,CODcr去除率達78.3%,再經砂濾和活性炭吸附的深度處理,可以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2)吸附法:吸附根據作用原理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工藝簡單快捷,用吸附法處理餐飲廢水的關鍵在于尋求合適的吸附劑。韓娜[8]等對改性纖維球處理餐飲含油廢水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改性纖維球比普通纖維球的吸油量高20%,最佳處理條件下其除油率可達90%。Asha Srinivasan等[9]用核桃殼濾料作為除油劑,研究探討核桃殼濾油吸附能力,在純油介質中對植物油的吸附能力為0.51 μg/g,在油水混合介質中對植物油的吸附能力為0.58 μg/g,并且可以通過施加壓力將吸附的油從核桃殼介質中解吸出來。
(3)粗粒化法:粗粒化法是通過具有親油基團和親水基團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粗粒化床對含油廢水中的油分進行聚集并去除,加強了處理效果。曹書翰等[10]從聚結材料的濕潤聚結和碰撞聚結原理出發,開發出適用于餐飲廢水的聚結法兩段式除油工藝,除油率可達到90%以上。
(4)氣浮法:氣浮法是一種含油廢水處理中廣泛應用的水處理技術,該法是向廢水中通入大量氣泡,使大量微小氣泡吸附在需除去的顆粒(油珠)上,利用氣體的浮力將污染物浮出水面,從而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Tian-long Zheng等[11]采用微氣泡氣浮(MAF)系統處理餐飲廢水,當聚合氯化鋁(PAC)投加量為20 mg/L,反應時間為15 min,0.35 MPa操作壓力,25%的回流比時,餐飲廢水的油分、COD和濁度的去除率分別為98%,82.8%,97.5%。除主要的物理化學處理方法外,還有超聲波法[12],芬頓氧化法[13],光催化氧化法[14]。物化法工藝有簡單流程短、占地面積小等優勢,有一定的優越性,但是各類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譬如混凝法存在處理費用較高,沉渣量大且脫水困難等問題;粗粒化法存在實際應用不廣泛,濾料成本及清洗費用較高等問題,目前較多作為一種預處理手段應用于餐飲廢水的處理。
2.3 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①磁粉強化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存在流程長,占地面積大,微生物濃度低,不易管理等問題。孫水裕等[15]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投加適量超細強磁性粉末,利用磁生物效應提高微生物和酶的生物活性,同時磁粉催化作用增加了微生物種類和數量。通過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平行試驗比較,CODCr去除率和出水透光率都優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絮體結構和沉降性能明顯改善,容積負荷增大。②氧化溝法:楊泉鑫等[16]采用“隔油+厭氧+Carrousel氧化”的組合工藝進行餐飲廢水處理研究,其動植物油、COD、NH3-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別達到了100%、89.8%、96.5%和81.1%,出水水質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中的一級A標準。除以上常用的活性污泥法外,還有SBR法[17]及其組合工藝遠紫外光氧化-SBR組合工藝法[17]、ABR-SBR組合工藝法[18]。
(2)生物膜法。①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接觸氧化法無污泥回流和污泥膨脹問題,能有效去除有機污染物,并有一定的脫氮功能,在餐飲廢水處理領域得到了較多應用。周英杰等[19]根據餐飲廢水特性,設計了混凝氣浮-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一體化裝置對廈門市某酒樓的餐飲廢水進行處理,出水水質可達到《廈門市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DB35/322-1999)。②生物流化床法:生物流化床以砂、活性炭等一類較小的惰性顆粒為載體填充在床內,污水以一定流速從下向上流動使載體處于流化狀態。其用于污水處理具有BOD5容積負荷高、處理效果好、效率高、占地少及投資省等優點。謝濤等[20]采用三相生物流化床反應器進行工藝集成處理餐飲業廢水,重點研究了設備參數和操作參數對處理過程的影響,CODCr去除率達93.2%,BOD5去除率達95.2%。
除了上述工藝外,生物膜法中的凈化槽[21]、生物滴濾池[22]亦見諸于處理餐飲廢水的報道。
(3)人工濕地:人工濕地是借鑒自然濕地系統原理,由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的濕地系統,利用生態系統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通過過濾、吸附、沉淀、離子交換、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來實現對污水的高效凈化。該工藝脫氮除磷效果較好,操作簡單,運行管理費用較低,并且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張志貴等[23]采用“厭氧消化+立體生態凈化床+小型(潛流)人工濕地”的組合工藝對農家樂廢水進行處理,處理效果好且建造運行成本較低。Kemal Gunes[24]在農村地區通過人工濕地對餐飲廢水進行處理,該系統能夠有效去除SS和COD,去除率均高于90%。總氮去除率約為53%,磷的去除率為40.3%。除以上常用的生物法中還有SBBR法[25],微生物固定化法[26]。一般的生物處理方法具有處理效果好,處理效率穩定,運行成本低等特點,但其占地面積大,停留時間長,污泥產生量多,適于遠離城市管網的風景區、旅游度假區這類土地資源豐富的地方。
在上述處理方法中,生物法因其占地面積相對較大、停留時間長等問題,對廣大的中小餐飲業主來說并不適用。物化法雖然工藝簡單流程短、占地面積小,但其各種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般作為餐飲廢水的預處理。同樣電化學法存在處理費用較高,電極材料損耗大,且產生的污泥需要進一步處理的問題。因此在現有技術條件下,要因地制宜地綜合考慮環保要求和經濟承受能力,尋找符合當前狀況的餐飲污水處理模式。對于遠離城市管網的風景區、旅游度假區,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采用“物化預處理+生物處理”的組合,使出水水質達到排放甚至回用標準。而對于大中城市,水資源和土地資源較為緊張,應著重開發省地、高效、投資少,自動化程度高的一體化處理設施,在現階段可考慮選用運行費用相對較低的物化法為主要工藝,后期過渡到以MBR高效工藝或低電耗的三維電解工藝為主要流程的一體化處理設施,廢水就地處理后作為中水回用,既節約水資源,又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目前制約MBR運用的還是其高昂的價格和膜使用壽命問題,制約三維電解運用在于電極材料和三維粒子選擇。
[1]王漢道.餐飲廢水處理方法的現狀與展望[J].四川環境,2004,23(2):14-16.
[2]張萍,王建中.電化學凝聚法處理餐飲廢水的工藝條件優化[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3:57-60.
[3]Daghrir R, Drogui P, Blais J F, et al. Hybrid Process Combining Electrocoagulation and Electro-Oxidation 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Restaurant Wastewater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4, 138(11):1146-1156.
[4]周俊,熊仁,文敏,成曦. 電Fenton法預處理餐飲廢水[J]. 環境工程學報,2015,12:5887-5890.
[5]張鳳娥,謝琦,李宏等.內電解法處理餐飲廢水的試驗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07,13:83-86.
[6]宋衛鋒,朱又春,林美強.脈沖電解處理餐飲廢水的試驗研究[J].四川環境,2003,03:1-3+7.
[7]宋宏嬌,冀春燕,李宇霖. 餐飲廢水的綜合處理研究[J]. 環境科學與管理,2010,11:113-115.
[8]韓娜,張鳳娥,王玲,郭勇,李建勇. 改性纖維球處理餐飲含油廢水的實驗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1:80-83.
[9]Asha S, Thiruvenkatachari V. Removal of oil by walnut shell media[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17):8217-8220.
[10]曹書翰,陳立功,劉先杰等.基于聚結技術的餐飲廢水油水分離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3,04:45-49.
[11]Zheng T, Wang Q, Shi Z, et al. Separation of Pollutants from Oil-Containing Restaurant Wastewater by Novel Microbubble Air Flotation and Traditional Dissolved Air Flotation[J]. Separ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50(16):2568-2577.
[12]曹書翰,陳立功,劉先杰,向碩,楊鑫,雍娟. 基于超聲波的餐飲廢水破乳化技術研究[J]. 環境衛生工程,2013,02:25-28.
[13]張永利,洪志堯,王慶雨.芬頓氧化餐飲廢水中試劑配方和用量的研究[J].遼寧化工,2008,06:397-400.
[14]J. Y. Huang, L. B. Peng, L. Pe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Photocatalytic Pretreatment of Restaurant Wastewater with Nano TiO2",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807-809, pp. 1575-1578, 2013
[15]孫水裕,劉鴻,謝光炎等.磁粉強化活性污泥法處理餐飲廢水的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3,03:170-172.
[16]楊泉鑫,熊雪君,白清龍等. Carrousel氧化溝低污泥濃度運行模式處理餐飲廢水的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2,11:103-106.
[17]劉志.遠紫外光氧化-SBR法處理餐飲廢水的試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
[18]胡志強,儲茵,馬友華. ABR-SBR組合工藝系統處理餐飲廢水的試驗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1,03:72-75.
[19]周英杰,林向宇,潘松青,李園園.混凝氣浮-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分散餐飲廢水效果研究[J]. 廣東化工,2013,13:137-138+126.
[20]謝濤,藍平,吳如春等.三相生物流化床處理餐飲廢水工業性試驗研究[J].環境工程,2004,03:17-19+2.
[21]郭浩,趙巖,葉建東,馬偉芳.凈化槽處理民俗餐飲廢水的中試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3,04:80-83.
[22]余珍,孫揚才,邱江平等.新型生物滴濾池處理餐飲廢水[J].水處理技術,2006,07:64-66.
[23]張志貴,朱靜平,王中琪等.低成本廢水生態處理組合工藝在農家樂廢水治理中的應用[J].環境工程,2012,06:16-18.
[24]Gunes K. Restaurant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Constructed Wetlands[J]. CLEAN – Soil, Air, Water, 2007, 35(6):571–575.
[25]毛雪梅.多維曝氣SBBR工藝處理餐飲廢水實驗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4.
[26]叢俏,叢孚奇,曲蛟等.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纖維處理餐飲廢水的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8,06:125-126+153.
Introduction and Prospect of Treatment Technique for Restaurant Wastewater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2)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d and beverage wastewat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s of food and beverage wastewater and the principles of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selection were analyzed, explore empirical disposal modes of restaurant wastewat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Restaurant wastewater; Electrochemistry technology; Physical chemistry technology; Biological technology; Treatment process
(責任編輯:廖建勇)
[TE992.2]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6.033
1672–7304(2016)06–0073–03
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項目編號:湘教通[2014]239號);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5C0259);湖南城市學院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項目編號:CX201520)。
周俊(1984-),男,湖南益陽人,講師,研究方向:水處理、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