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晶,楊 寧,成書珊
?
影響建筑學專業教學成果產業轉化的因素
謝晶,楊寧,成書珊
(湖南工程學院,湖南湘潭 411104)
本文以湖南工程學院13屆遺址博物館建筑方案設計畢業題為例,從題目設置和教學組織兩個方面,對比設計型研究行為和研究型設計行為,探討影響建筑學專業教學成果產業轉化的相關問題。
畢業設計;建筑學;教學成果;產業轉化
畢業設計(下文中簡稱“畢設”)是對建筑學專業五年本科教學的綜合性檢閱,同時也是本科教育階段重要的“物化”教學成果。2013年,指導該屆畢業生何精良同學針對已完成的畢設進行調整,與湘潭市規劃建筑設計院校企合作,參與韶山毛澤東金像紀念館規劃及建筑方案設計工程投標,大膽推進畢設成果實現產業轉化,并取得成效與好評。本文以該次教學成果產業化為例,探討影響建筑學教學成果產業轉化的幾點因素。
2012年長沙望城銅官窯遺址博物館建筑方案設計面向社會公開招標,筆者有幸參與其中。2013年建筑學畢設工作啟動,筆者立足畢設廣度和深度要求,將遺址博物館招標實際地形進行局部優化,合理的整合了相關設計要求和條件,編輯成建筑設計任務書,整個畢業設計就從“真題”假做開始。設題的時效性、前瞻性能增加教學成果與社會市場的契合度。近幾年,城市建設主題由原來的“大拆大建”逐漸轉變成歷史建筑、街區的保護與再利用。其中對遺址類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和展覽類建筑項目成為各大城市、區域爭相建設的主要工程。例如畢設任務提出對新建博物館建筑應對基址中兩處銅官窯遺址進行保護和展覽,而后的韶山毛澤東金像紀念館招標文件上同樣提到對已建的毛澤東金像進行保護和展示。這樣近似的關鍵設計要點的提出,就奠定了兩個博物館建筑在主體功能上具有“共性”,因此立足于何精良同學已經完成的畢業設計成果基礎上,我們根據招標書稍對已有的博物館建筑方案進行調整,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提交設計成果參與實際工程的投標。所以,教學過程中“設題”的時效性、前瞻性能增加教學成果與社會市場的契合度,促進教學成果的產業轉化。采用“真題”實際地形,可體驗的設計條件能增加設計成果的實操性,增強實現產業轉化的可行性。最終“真題”假做變成了真題真做,實現了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對畢設教學成果產業轉化做出了大膽的嘗試。
大多數建筑院校的畢業設計教學方式,都是以教師為主導,布置任務書、然后引入該類型建筑的國家相關設計規范等教學流程。學生根據老師要求,開始場地和單體建筑設計,經歷多次草圖修改的深化,最后成圖表達。這期間的多次方案修改都是針對國家相關規范要求和類型建筑設計方法要點做的建筑方案技術性調整,屬于設計型研究行為。畢設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用建筑方案去適應建筑理論,符合規范,產生的教學成果畢業設計成圖空洞無新意,多半都是紙上談兵,無法接受實操的檢驗。
格羅皮烏斯在當包豪斯校長時說:最好的實習講授方式就是自愿“拜師學徒”方式。現在的建筑學教育越來越多地被表達成課堂教育,以工科為主的高校更甚。教條式的專業培養計劃制定方法凌駕于學科特色與個性之上,“一刀切”的行政管理方式“捆綁”了學生和教師。我們就像是工業大生產背景下的工人,學生就是我們即將推向市場的商品,他們經歷相同的打磨、加工、包裝和銷售過程,最終成為了設計理念一致、設計手法相同的中國式建筑師。城市要充滿“活力”,建筑要充滿“生命力”,就不應該是趨向同一化的,那些類型建筑的理論和設計規范不應該成為建筑設計中最重要的主題。
依托以上教學理念,13屆畢業設計采用多題多組形式,教師根據自己教學和科研主要方向,申報畢設選題。獲批選題包括博物館、高層酒店、度假酒店、高層小區住宅和歷史建筑保護與再利用。32位同學自主選題,畢設教學小組根據選題情況進行微調,基本尊重學生第一意愿。
畢設歷時3個月,其間主要的工作內容有:畢設指導老師做地塊介紹,參觀設計地段和相關地點;設計小組實地走訪調研,建立對場地的尺度感,走訪周邊居民,尋找自己的設計切入點;設計策劃進行頭腦風暴展開自由設計,提出概念設計方案;中期集中答辯,畢設5位指導教師評定上一階段設計工作的深度與廣度,以及評議初步方案的可行性;分小組繼續深化設計方案,最終完成建筑設計圖紙和模型制作;撰寫畢業論文,申請答辯。從畢設教學組織來看,多題多組模式保證了一個課題小組內教師和學生的比例是1:6左右,畢設教學形成了小課堂,小組研究的模式,基本符合“師傅帶徒弟,手把手教授”的情況。
從學生設計能力培養來看,在相同的設計前提之下,通過實地調研和走訪居民,每位同學都可能獲得獨特的設計切入點,也許關乎城市空間的整合、當地文化的表達、建筑實用功能等等。研究的切入點不同,設計結果就具有差異性,這就是研究型設計行為。以遺址博物館小組為例,何精良同學以整合城市空間,豐富當地居民生活為切入點,設計了一個城市共享型遺址博物館建筑。建筑主體如同遺跡破碎的瓦片一樣散布在基址中,中心圍合成一個高低起伏的內廣場,建筑南側前廣場連接城市。針對博物館下班后就不能對市民開放的缺點,他設計的內外兩個廣場因地勢高低差,可以貫連起來。即使博物館不開放,可園區內的廣場、景觀和一些配套設施依舊都是可以提供給市民使用的,創造了一個“不閉館”的城市遺址博物館。在參與毛澤東金像紀念館投標項目中,基址中原有一塊水域,我們將水域進行局部改道,引入建筑內外廣場,創造了人們能沿水域行走于建筑內外空間的自由形式,同時提出“不閉館”的城市遺址博物館概念,深受投資方認可和喜愛。
從這次嘗試中我們體會到,我們要將畢設教學中設計型研究行為轉變成研究型設計行為。我們知道任何研究的成果都是具有不確定性,我們只能呈現可能性。我們不能要求學生設計出唯一正確的建筑,但我們應該強調學生進行多種研究嘗試,設計出無數可能性的建筑。社會需求是豐富的,我們就可以用我們無數可能的設計結果去適應他們的需要,從而提高實踐檢驗理論的機會,促進我們教學成果產業轉化。
在教學成果產業轉化的道路上,我們大膽嘗試了很多。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中新生專業,我們不能盲從的去向老牌院校學習,我們有自身的辦學特點,更有目前的辦學局限,不管不顧只會讓我們“四不像”。13屆畢設的成功嘗試,給了筆者很多啟發和鼓舞。但也看到了存在的問題,目前成果轉化的成功率太低,尋求到產業轉化的機率也很小,具有偶然性,在未來的教學中還需要更多的嘗試和努力。
[1]李濤、李立敏.研究型思維引導下的建筑學畢業設計教學實踐.2015年全國建筑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5,10:117
[2]謝瑩、葉青、陳芬.基于應用型教育的建筑設計基礎教學研究與實踐.2015年全國建筑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5,10:540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Teaching Achievements in Architecture.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Hunan 411104)
This paper takes the example of the 13th site museum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gram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setting from two aspects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project settings, contrasting designable research behavior and researchable design behavior. To discus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teaching achievements in architecture.
Graduation design,Architecture, Teaching Achievement,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責任編輯:施 芮)
G420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6.061
1672–7304(2016)06–0133–02
2014年湖南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建筑學專業教學成果產業化的可行性研究”(項目編號:14C0287)。
謝晶(1982-),女,湖南湘潭人,研究方向:建筑設計及其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