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倩倩
?
中美青少年文學教育的比較研究
陜倩倩
(太原學院,山西太原 030002)
通過對電影背后的中美青少年文學進行比較研究可知,電影背后的中美青少年文學雖然具備一定的共同點,但是在具體的人生觀、價值觀、文化關注點和興趣點上還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正確了解電影背后中美青少年文學特點,對掌握中美青少年文學發展脈絡和加深對中美青少年文學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電影文化;中美青少年文學;比較研究
1.1 中美青少年文學都有著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中美青少年文學作品中,對美好事物追求的描寫占有較大篇幅。無論是中國青少年文學作品,還是美國青少年文學作品,都還原了青少年的本真,多數都立足于青少年的成長經歷,表達了青少年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種描寫在中美青少年文學中都有較多的體現,表明了中美青少年文學雖然語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卻有相同的認識。這也是中美青少年文學的共同點,使得中美青少年文學能夠具有相同的出發點。
1.2 中美青少年文學都有著對真善美的追求
對真善美的追求是青少年的天性,不受文化背景和成長歷史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影響,這種天性使得中美青少年文學具有一定的共同點,在青少年文學作品創作中,也成為重要的推動力。從這一點來看,對真善美有著共同的追求,是中美青少年文學創作的重要著力點,同時也是中美青少年文學的共同點。由此可見,中美青少年文學的共同點有一定的趨同性,只有認識到這一特點,才能更好的理解中美青少年文學的發展特點,掌握中美青少年文學的特征。
1.3 中美青少年文學都有著對人性的呼喚
對人性的尊重以及對人性的呼喚,在中美青少年文學中都有著重要的體現。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對人性的呼喚,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思考內容,也反映出了青少年對社會的認識和人生的追求。在這一點上,中美青少年有著共同的需求,在文學作品中也有著重要的體現。所以,中美青少年文學都有著對人性的呼喚,在文學創作中具有相同的著力點,使得中美青少年文學具有一定的共同點,對了解中美青少年文學特點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1]。
2.1 在人生觀、價值觀表現上角度不同
受到中美發展歷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在中美青少年文學作品中,在人生觀、價值觀的表現角度不同。例如美國青少年文學作品中,宣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多是以個人角度為主,強調的是對個人利益的維護和尊重。而中國青少年文學作品,則更多的表現個人如何尊重并服從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強調了奉獻。正是這種立足點的差別,使得中美青少年文學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表現角度上存在一定的不同。只有正確理解這一特點,才能更好的理解中美青少年文學特點。
2.2 對人生觀、價值觀的認識存在差別
在中美青少年文學中,美國青少年對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認識與中國青少年有一定的差異。其中在文學作品中主要表現在美國青少年崇尚個人英雄主義,認為個人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體現,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著力點。而中國青少年文學作品,則更注重弘揚集體主義精神,將集體主義作為教育青少年的重要武器,鼓勵青少年樹立集體主義信念。因此,中美青少年文學對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別。
2.3 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導向上存在差異
對于青少年教育而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導向十分重要。而電影和文學作品作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具有宣揚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作用。然而,中美兩國文化背景不同,青少年的成長歷程也不同,并且國家和社會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了中美青少年文學在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導向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使得中美青少年文學在發展中各具特色,既相互聯系又有一定的差別,使得兩種文化能夠相互依存共同發展。
3.1 逆向思維和想象力培養的差異
我國傳統的教育,主要是傳授知識,培養邏輯定向思維為主的教育。教師的講授,學生的作答都是一定的標準格式進行評判。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就養成了按標準格式去思考問題的習慣。特別是近些年來標準化考試盛行,隨之標準化的作業也充塞了學生全部的空間。有的老師居然在指導學生寫需表明責任一類作文時,按談談孔繁森,批判王寶森,想到錢學森,聯系中學生的方程式去填。難怪乎有人評論:我們用標準答案來規范,框定學生和考生的認識,行為和能力,培養和訓練出來的只能是那些考試機器和失去活躍思想,失去聰明敏捷,失去獨立人格,失去創造性的人!這樣的民族教育即使每一個人都進入大學,其危害性也是很大的,大到用最快,最強制的時間表來毀滅我們這個古老而優秀民族的活力。在這種標準化、格式化的教育程序中,逆向思維和想象力不僅不可能得能提倡、培養,而是被嚴重地壓抑。
3.2 創造性實踐能力培養的差異
在新的假設形成后,只有自己動手去驗證假設,才有可能產生出有現實意義的東西,才能完成創造的全過程。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實踐是一種必然的線性延續,只有產生了新的想法,形成了新的假設,然后才會有驗證這些假設的行為。在我國的教育中尚未形成創造意識,想象能力和逆向思維等素質的培養模式,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創造性實踐的教育行為。美國學生創造性實踐能力的培養。一是自己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形成文化概念,是一種研究性的實踐能力;自己上街買白鼠,自己設計小白鼠活動的范圍和影響尋找食物的障礙,自己記錄小白鼠排除障礙的覓食行為,然后得出小白鼠有何種攝取食物行為能力的結論。這更是一種典型的創造性研究實踐能力。雖然他們與科學家的創造性實踐不能相提并論,但已稱得上是一種真正的創造性實踐了。
從目前中美青少年文學的發展來看,二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發展歷史不同,雖然具有一定的共同點,但是在具體特點上還有一定的區別。而電影作為文學作品的重要載體,通過對中美電影的全面分析,中美青少年文學的特點也足以彰顯。因此,對電影背后的中美青少年文學進行比較研究,對掌握中美電影特點和中美青少年文學的特點和差異具有重要作用。
[1]楊飛云;美國學校價值觀教育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4年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youth literature education in the movie background
(Taiyuan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2)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film behind the American adolescent literature, film behind the American adolescent literature although have certain things in common, but in specific life concept, values, cultural concerns and interests point still exist some differences.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behind the movie American adolescent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s, to grasp the American adolescent literature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young adult literatur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Film culture; Chinese and American youth literature; Comparative study
(責任編輯:吳湘銀)
I06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6.095
1672–7304(2016)06–0201–02
陜倩倩(1984-),女,山西臨汾人,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