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宇
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創傷性骨折中的應用
曹秀宇
目的 分析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創傷性骨折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72例創傷性骨折患者,對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檢查,行三維重建技術,并對比X線片診斷結果。結果 X線骨折檢出率74.3%(101/136),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檢出率98.5%(134/1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創傷性骨折中具有顯著應用效果,可清楚顯示骨折粉碎和移位程度,為臨床治療提供必要參考依據。
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創傷性骨折
創傷性骨折是現今臨床急診科常見骨折類型,骨折部位和類型較為復雜,臨床診斷較為困難。近年來,CT、MRI、超聲等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臨床疾病診斷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一直以來,X線是臨床診斷骨折的首選方法,價格低廉,圖像完整直觀[1],效果顯著。但對復雜性骨折,通過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對特殊部位和特殊骨折的診斷作用優于X線[2]。因此本文將72例創傷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其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72例創傷性骨折患者在2014年1月~2015年8月期間到本院就診,患者均在外傷12 h內就診,交通意外傷47例,摔落傷17例,其他傷8例;男41例,女31例;年齡18~68歲,平均(48.6±11.3)歲;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簽署了研究同意書。
1.2 方法 72例患者在外傷12 h內接受X線檢查,對創傷部位予以掃查。
患者同時接受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64排螺旋CT診斷儀及三維骨重建分析,電壓120 kV,電流28~580 mA,層厚5 mm,層距5 mm,螺距1,患者在一次屏氣10~14 s完成全部掃描。根據患者骨折類型選擇合適體位,掃描范圍應覆蓋患者整個骨折部位和周圍組織,四肢骨折患者需采用對稱掃描。患者在常規掃描后,在原始軸位圖像采取三維重建,通過CT多平面重建,容積再現技術,表面遮蓋顯示及最大密度投影等后期處理,由相同經驗豐富影像學醫師閱片。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明確所需要研究對比的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72例創傷性骨折患者經綜合診斷,明確骨折136處,42處四肢骨折,48處肋骨骨折,34處盆骨骨折,12處脊柱骨折,X線骨折檢出率74.3%(101/136),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檢出率98.5%(134/1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創傷性骨折類型復雜,通常合并多處骨折,而對隱匿性骨折,常規X線掃查及CT技術診斷,難度較高,同時對復雜骨折、細微骨折[3],診斷率較低。因此采用更為有效的影像學診斷技術,提高確診率,使患者能得到及時準確治療。
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的應用,對較為可疑骨折,尤其是解剖解結構復雜,組織重疊較多的復雜性骨折,比如肋骨、骨盆、脊柱等骨折,常規X線檢查偽影較多,骨折線和骨折程度難以明確[4]。而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可清楚顯示復雜骨折程度、范圍和移位情況,全方位、全面顯示創傷性骨折具體情況,利于臨床治療。在此次研究中,X線骨折檢出率74.3%(101/136),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檢出率98.5%(134/1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結果看出,對創傷性骨折患者采用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檢出率高,降低漏診率,為臨床治療提供較為準確科學的參考依據。
X線檢查方法簡單方便,價格低廉,可清楚顯示承重區、內側關節間隙和骨性關節面,其效果優于CT和MRI,通常作為關節疾病的首選診斷方法[5]。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分辨率高,對難以發現的軟組織異常具有較高診斷率,并充分清楚顯示病變的位置、范圍、程度以及與周圍組織情況;圖像分辨率高,可清楚顯示類型復位、多部位重疊骨折;對X線難以發現的關節內鈣化、骨化游離體也具有較高確診率[6]。而且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能夠立體呈現骨折處復雜及細微的解剖結構。
在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中,容積再現技術是利用容積數據顯示全部整體像素總和的影像,無需明確表面,存在原始數據的解剖空間關系,三維立體影像更為真實,優于于表面遮蓋顯示及最大密度投影技術,但容積再現技術對計算機功能要求高,處理和顯示過程需耗費過長時間[6]。
表面遮蓋顯示是臨床最早使用的骨3 D成像,通過對上限、下線CT閾值進行設定,并舍去其結構進行成像。通過確定CT閾值對肺、氣管和血管解剖結構是否顯示具有一定可選擇性。表面遮蓋顯示技術對計算機功能要求較低,時間短。但表面遮蓋顯示技術對閾值變化敏感性高,需選擇恰當合理的閾值[7]。
最大密度投影技術是在采集原始容積數據基礎上,選擇最高最高強度的像素成像,最小密度投影技術是選擇最低強度像素成像。最大密度投影技術可廣泛應用于血管成像中,利用骨折興趣區內物體投影線最大密度顯示其影像,更為有效的區別血管和非血管結構[8]。但最大密度投影技術難以顯示投影線上重疊的血管結構,單一影像難以明確血管解剖結構的三維空間關系。
因此采用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時,通過結合容積再現技術,表面遮蓋顯示及最大密度投影等后期處理技術,可充分顯示骨折類型、結構、范圍和程度,對臨床診斷提高較為科學的參考依據。而在采用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時,應在獨立工作站系統中進行,同時需結合常規平片和二維圖像綜合分析??偠灾?,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創傷性骨折中具有顯著應用效果,可清楚顯示骨折粉碎和移位程度,為臨床治療提供必要參考依據。
[1] 何強.MSCT重建技術在肘關節創傷性骨折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3):65-66.
[2] 馬遵義,唐亮,丁仁厚.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11,17(9):91-92.
[3] 周超淼,許華權.多層螺旋CT及后處理技術在創傷性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3,20(4):59-60.
[4] 吳清武,岳軍艷,楊瑞民,等.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創傷性骨折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16(9):1688-1691.
[5] 梁金瑞.多層螺旋CT重建技術在診斷創傷性骨折方面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5):36-37.
[6] 倪建,姚世文.16排螺旋CT重建技術在骨關節創傷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7):871.
[7] 馬愷,于文潔.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隱匿性骨折的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5):102.
[8] 魏賢英,郭良棟,孟祥飛,等.多層螺旋CT及其后處理技術對頜面部骨折的診斷價值[J].解當代醫學,2012,18(29):17-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4.028
遼寧 117000 本溪鋼鐵(集團)總醫院(曹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