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鈴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酒店建筑設計的幾點分析
周鈴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結合酒店建筑設計的大環境及自身特點,針對酒店建筑設計所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提出了明確觀點和解決方法,通過分析酒店設計的目的性、精準性和關鍵性之所在,總結了相應的理性構思的切入,步步完善設計的方式,以及把控設計的關鍵,闡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設計手法。
酒店設計;定位;特點;手法
面對酒店設計,從環境的分析,定位的選擇,理念的確立,構思的搭建,過程的推敲,到功能性、文化性、營利性完美的結合,諸多因素如影隨形地考驗著建筑師的分析與判斷。
在社會迅猛發展洪流之中,酒店設計在傳統運營特色、先進管理模式,以及業界發展新趨勢的驅動下,凸顯著標新、綠色、智能等更廣的維度,因為難以在精短篇幅中詳細地闡述酒店設計新特色,因此僅談談多年實踐過程中的幾點分析。
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誘惑、誤導往往使我們誤入歧途,因此,首先需要分析的也是最為必要的問題是,設計的目的性分析——業主希望我們為之打造一個什么樣的酒店,其實有一些標簽是不言而喻的:形成經營特色和競爭優勢,緊隨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全球一體化趨勢,追求達到物質和文化共享的效果,同時設法融入更多原創性、多元性、地域性、時代性的設計元素與手段。
對于酒店業極其相關背景的近況和發展的了解、熟悉與分析,可以使我們在設計起始更快地捕捉到靈感。網絡的普及避免了閉門造車的窘境,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機會,去身臨其境地感受各種文化以及拓寬視野,這對達到上述目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一分析環節,常常在設計周期局促的當下,被大多數建筑師所忽略。
2.1 客觀環境
從國際環境看,酒店業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型產業,所以它受到全球財富、人口變動及貿易活動等三大因素影響。業內預計在未來若干年,有世界一半的人口將投身全球經濟活動,隨著柏林墻倒塌、亞洲及中東經濟的起飛,估計更多人需要四處旅游,世界已經名副其實地成為“地球村”,酒店業應具備全面掌握這些機遇的能力,例如目前在印度迅速增長的中產階級,中國出外旅游的人士的日益增長,其數量相當可觀。此外,從國內環境看,借助各種世界重大活動在國內舉辦的契機,以及良好投資環境的形成,各大跨國飯店集團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入駐中國之后,目前的酒店網絡正在國內迅速擴長。
2.2 主觀環境
在這樣的前提下,業主所要的酒店處于一個怎樣的級別和規模,針對的是那一部分客戶群,是為商務、度假、公寓、旅舍所用的豪華型、舒適型還是經濟型酒店?是客房總數控制在500間、200間還是更少?這都直接決定了酒店需要配置怎樣的使用功能、質量標準、設備設施。酒店是否已經確定了品牌?是洲際、香格里拉、萬豪、雅高、喜達屋,還是凱悅、卡爾森、希爾頓、凱賓斯基、四季、萊佛士、輝盛?各大品牌均有著其不同特色和發展策略,對酒店設計存在著多方面的潛在要求。建筑師只有通過全面有效的分析,才能準確地找到設計的切入點。
對酒店的運作與管理模式做出進一步深化分析--設計的精準性分析,可以使設計追求有的放矢的適應性,掌控設計過程的完善方式,最終產生具有真正實用亮點的設計成果。在與業主的溝通中,應該明確地了解酒店的經營目標,即酒店客源及顧客期望,不同品牌的酒店具有不同的市場定位,設置了不同的自我個性展現的代名詞。酒店的固定客源及目標客源,往往確定了酒店的基本設計要求和特殊要求。而顧客的期望將是他們對飯店印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設計中更好地滿足酒店的運營要求,就需要更深層次地了解酒店在營銷上的 STP戰略,即市場細分(segmentation)、選擇(targeting)和定位(positioning)戰略。品牌戰略歸根到底是圍繞著細分市場來設計和開發的,清晰的品牌戰略來自于清晰的STP戰略。在產品和服務嚴重同質化的今天,各大跨國飯店集團均在從戰略高度考慮突破和創新,各酒店的一些戰略思路完全能夠給設計帶來一定程度的啟發與思考。
3.1 細分消費群體,追求均質不同質
例如,現階段所有標榜自己為商務導向的酒店,均經過整理自身的產品設計思路,在深入了解不同市場細分群體、各自需求的基礎上,進行了產品的差異化設計,從而更好地滿足商務客人的需求。通過對不同消費者群體,如中高級商務客人、一般旅游者、青年背包游客的市場需求設計不同的產品,樹立不同的子品牌,從而形成一組覆蓋大多數消費者需求的酒店品牌群。如ACCOR集團的多品牌格局正是這種戰略的最好體現:旗下的SOFITEL品牌產品設計相對上乘,主要針對住宿要求較高的商務游客;FORMULA 1提供的產品比較簡陋,針對的是年輕學生和低收入的游客;STUDIO 6/MOTEL6為長期住客提供包括廚房和各種生活設施在內的公寓式經濟型酒店住宿;REDROOFINN專門為北美市場的普通旅游者提供住宿設施;ETAP是在歐洲市場上專門為普通游客提供住宿解決方案的酒店品牌。STARWOOD飯店也是如此,在把重點放在豪華高檔細分市場的同時,其各種品牌分別側重于該市場中不同的二級市場。
3.2 精準定位,追隨消費觀念的更新
例如,MARRIOT國際集團認為需要針對一些特殊的消費者群體重新定義豪華酒店服務,它應該是讓使用者隨心所欲,而不是處處受制感到郁悶,JWMARRIOT的品牌經理對此有精辟的分析:“這些消費群并不追求過份的奢華,他們有選擇性地進行消費,同時對所購買的豪華產品及服務也會精打細算。這些旅客希望在酒店能享受到仿如在家居及辦公地點的高品味環境、陳設及服務,對他們來說,豪華不應該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同時不應帶有絲毫造作的,從這個角度而言,過份殷勤的服務令客人不安及不暢快,而服務不足則會怠慢客人,如何掌握分寸是十分微妙的。
3.3 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軟硬件品質
例如,MARRIOT集團同時也是第一家提供在線交互式地圖和定位系統的公司。這項獨特的服務是圍繞著一個龐大的數據庫而設計開發的。該數據庫里有關于飯店、健身俱樂部、畫廊、高爾夫球場、旅行代理商、購物中心等信息。上網瀏覽的賓客可以利用這種地圖系統,確定美國國內任何一家MARRIOT成員飯店的具體位置。一旦確定位置,賓客可以任意放大或縮小所需的畫面。
3.4 擴大與相關產業的協作,擴大服務的角度與方位
與航空、出租車等運輸行業、娛樂業、旅游業、餐飲業、網絡公司、通訊公司的密切配合如萬豪”全方位服務“——被評為“全球最佳飯店連鎖集團”,與各大國際航空公司構建全球合作伙伴關系,有自己的全球Marketingshare預訂系統,讓客戶上網享受到各項服務,其中包括送餐服務、根據天氣預報指導著裝、確認機場巴士信息和個性化服務。
3.5 倡導新理念,順應社會新趨勢
許多著名酒店和酒店管理集團在環保方面早就創制了很多措施。如洲際是國際酒店環境管理協會(IHEI)的發起者之一,率先在行業內發起綠色環保倡議;加拿大太平洋酒店和度假村集團所屬多倫多L'Hotel,早在1991年開始實施的整體環保計劃,使飯店當年就在廢棄物處置方面節約了5000美元的費用,使用節能燈節約了2.5萬美元,節氣8300美元,并得到電力公司1900美元的退款。Ramada International酒店處理游泳池水時,用無毒電離處理方式代替了氯漂白劑。希爾頓飯店集團逐步減少高壓變電器使用,因為這些變壓器含有多氯聯苯的冷卻油,并用干式變壓器替代,環保效應很好。上述國際酒店的環保措施有些可以減少開支,節約資金;有些卻需要額外投入、增加開銷。但國際品牌酒店關注節能、節水、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長遠戰略眼光,是值得贊賞和借鑒的。
對于設計中疑難雜癥的解決,重要的手法是結合酒店的自身特點進行分析—設計的關鍵性分析。酒店是一類綜合性極強的公共建筑,它既向顧客提供短期住宿的場所及設施,又可提供餐飲、娛樂、健身、會議、購物、商務等服務,同時還承擔著城市的部分社會功能,如區域標示性作用、城市休閑空間、共享公共停車等作用。
4.1 基本原則的分析
4.1.1 協調性
一方面,許多高端品牌酒店均會對自身的酒店規模、類型、等級標準及功能布局,甚至是空間特色、設置設施乃至對具體項目的特殊配置做出十分詳細的要求;另一方面,建筑物的規劃條件、市政條件及相關設計規范也必須在進行平面組合和空間設計中給予充分及綜合的考慮。解決之道是協調。
4.1.2 實效性
酒店服務方位越全面越能夠提升其品質,而設計中需要注重考慮的是:通過合理有機地組織其各個組成部分來實現提高品質這一目標,而非簡單地堆砌空間;各個組成部分應對應各自特點進一步體現利用空間的高效性,而非以高昂的空間代價換取舒適度;空間的歸屬感與靈活性應把握合適的契合,并為空間的成長留有可能。
4.1.3 全面性
在多重功能的復雜空間的交融中,諸多因素影響著其最終的使用效果,其中空間的舒適性、安全性、人性化和個性化始終是酒店設計側重點。
4.1.4 特色性
通過對酒店的背景分析及酒店市場經營策略的了解,酒店的企業理念便自然而然地被揭示出來,而每一酒店的特色也就應運而生了。展示特色的方式大到空間尺度、色調、質感、光感、韻律,小到每個組成符號甚至不經意的背景襯托,都可以被用以體現每個酒店各自的與眾不同。許多跨國酒店在世界許多著名城市和旅游景點都有其所經營的飯店,有的富麗豪華,有的大膽前衛,還有的則是獨具韻味的古老建筑。所有酒店都和諧地融入了周圍環境,并為客人提供豪華的食宿服務。酒店的生命力也同時需要結合當地特有的風味和情調。
4.2 控制要素
4.2.1 分區明確
酒店一般包括三大組成部分:公共活動區(公共空間)、客房區(居住空間)、后勤輔助區(服務工作空間)。三區的高效和諧運作是把控關鍵。
1)公共空間
公共活動區包括:入口大堂、前臺、休息區、咖啡廳或酒吧、大堂吧、餐廳、小型購物店鋪、客用臨時商務中心(含簡單通訊、郵政等設施)、會議廳及展覽廳(含多功能廳)、娛樂場所、健身設施、公共衛生間和各類交通空間。這些區域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與開放性,功能較為瑣碎繁雜,雖主要服務于客房區,但與客房區之間應既能便捷通達又有效分隔,而其中的一部分空間也需要具備服務于外部客戶的條件;同時,公共活動區的絕大部分空間,均需仰仗相應的后勤輔助區的服務工作空間的便捷支持。
2)居住空間
客房區包括:客房由套內的衛生間、走廊、行李存放區、活動區和休息區組成,整個客房區由各種不同配置類型的客房組成,各類客房以各種方式分層或分區布置,之間由交通空間聯系,部分客房有時會設置小型俱樂部以供部分客戶的特殊使用。客房區因承擔酒店的主要功能,因此其實質是其他各區的主要服務對象,居住的性質要求其空間必須滿足安靜、私密、安全、舒適、便捷等各方面要求。
3)服務工作空間
后勤輔助區包括:管理辦公用房、職工生活用房、廚房、洗衣房、庫房,行李間、樓層服務間、設備用房等,這些區域應充分利用商業價值低的空間,同時應切實保障整個機體的運營。
4.2.2 交通便捷
酒店內部的交通組織主要包括出入口和內部流線。減輕出入口的瓶頸效應,縮短各類流線并避免流線交叉干擾是問題的關鍵。
出入口的設置應便利、安全、實用美觀,主要包括客戶出入口、專用客戶出入口、管理人員出入口、后勤職工出入口、貨物及垃圾出入口、外部車輛出入口、內部車輛出入口等,性質接近的出入口可以兼用。酒店主入口即客人抵達區應該是一個明確的展示,作為大堂的前沿,它是客人入住飯店最先接觸的部分,因此必須能充分體現出飯店的獨特風格和品質,同時飯店入口還應能夠在惡劣的天氣情況下,為遠道而來的客人遮風擋雨。行李專用出入口貼近主入口并緊鄰行李間,體現了酒店設計的周到性。另外,酒店的公共活動區往往會有自己的專用出入口,特別是多功能廳、小型購物店鋪、餐廳、娛樂及健身中心,以便于管理經營。供所有酒店員工使用的出入口,人數多,高峰時段較常,在員工換班周期時,必須回避客人視線,同時便于管理,應設置在較為隱蔽處,可結合地下消防疏散出入口考慮。貨物及垃圾的出入不得位于客人視線所及范圍,其布置安排應可遏制噪聲和干擾。所有停車區域應具備蔭蔽功能、優美景觀和充足照明[1]。
客人、員工和貨物3條流線組織應清晰、高效、避免交叉干擾,構成水平流線、垂直流線相結合的一個系統網絡,流線的路由、尺度、構成節點均由其性質而定。
4.2.3 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應抓住客戶人群不熟悉環境這一特點,從預防、應急、撲救等各個角度采取恰當的設計手法,滿足國家的相關規范要求,同時應體現酒店特色。
1)預防
通常從確保酒店不受臨近建筑物的威脅入手,接著應綜合防范建筑物內部火源引發火災的各種可能,如內部機電系統,使用者的疏忽等人為因素。另外,用于室內裝飾或家具設備,在不可避免要使用某些材料的情況下,對這些材料應做防火涂層、浸泡等處理,并嚴格控制其使用范圍和管理程序。
2)應急
應考慮一旦發生火災的應急措施,以防火分隔防止火災蔓延,以自動報警、機械排煙等各系統的協調運作有力地保障疏散通道的通暢。設計中應特別關注酒店中存在阻止煙霧蔓延的特殊薄弱環節,如共享空間、自動扶梯口部、集中電梯井道及層門、廚房與餐廳之間(特別是演示廚房)、設備用房之間及與后勤用房間、樓梯間層門的防盜管理、客房管井、污衣道、垃圾道、煙囪等。另外,設計應著力打造有利于人員高效快速撤離通道,酒店客人疏散通路和環節應簡單明了、易于辨識[2]。
3)撲救
有效的滅火撲救系統設計更多地仰仗于建筑的機電系統。
4.2.4 綠色環保
綠色環保大到整體布局,小到細節處理,從土地利用、節約能源、污染控制,到采光、隔聲、通風、綠化、交通、建材等方方面面,一個綠色酒店的打造可以說是自設計開始的。
1)節能
酒店具有以公共建筑的圍護結構和空調系統保證短期居住建筑的舒適度的這一特點,這給它的熱工設計帶來一定程度挑戰。通常的氣侯分區、日照環境、雨水狀況等因素可以確定大體的建筑熱工設計原則,如整體布局應有合適的選址、良好的朝向,有利的自然通風及自然采光、平衡的小環境溫濕度、防風沙、防光污染等。但難點在于控制設計中的各個節能措施要素:體型系數、窗墻比、日照間距、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窗扇開啟的通風性能等。由于酒店室內環境的舒適度要求較高,因此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顯得尤為重要,設計中需要主要考慮的部位是墻體、屋面、門窗及幕墻的熱工性能及構造做法、遮陽措施(如有需要)等,特別是冷熱橋部位的處理常常容易被忽略,而門窗及幕墻部分的熱工性能要結合通風、衛生、日照、隔聲、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3]。
2)隔聲
此外,酒店設計的嚴格隔聲標準,再度源于它短期居住建筑的特性,客房需要安靜。通過必要分析可以發現,其噪聲來源有來自內部的,如設備運行、內部其他區域人員活動等產生的噪聲等;也有來自外部的,如機動車行駛、外部人員活動甚至是自然風噪等噪聲。這就需要在設計中特別考慮客房與室外、客房之間、客房與走廊間、客房與人員活動用房間、客房與電梯井道間、客房與設備用房的墻體、門窗(幕墻)和樓板或設備基礎,做好格局排布和隔聲處理[4]。
綜上所述,在酒店的設計過程中,應當時時伴隨著步步深入的分析,全面且細致的考量和精準而高效的判斷,希望這些無聲無息的積累,能夠給同行帶來茅塞頓開的啟發或是潛移默化的影響,使我們能夠以更加敏銳的目光和更加靈活的頭腦去提高酒店建筑設計水平。
【1】JGJ62—90旅館建筑設計規范[S].
【2】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3】GB 50189—201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S].
【4】GB 50378—2015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
Some Analysis of Hotel Building Design
ZHOU Ling
(China IPP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Co.Ltd.,Beijing 100089,China)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of hotel building design,aim at some common problems of hotel buildingdesign,thisarticleprovidessomeclearideasand solutions.Through theanalysisof thepurpose,precision,and keyofhoteldesign, Summarizesthecorresponding rationalconceptionofcuts,step by stepway to improve thedesign,and controlthekeyofdesign.Thispaper expoundsthesomeeffectivedesignmethods.
hoteldesign;positioning;characteristic;methods
TU247
A
1007-9467(2016)08-0027-04
10.13616/j.cnki.gcjsysj.2016.08.001
2016-03-24
周鈴(1969~),女,江蘇無錫人,高級工程師,從事建筑設計與研究,(電子信箱)zhouling@ipp 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