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凡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福建 廈門361021)
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途徑和機制
王 凡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福建 廈門361021)
高校應積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入課堂和社會實踐中,通過組織文化宣傳、主題教育等機制營造核心價值觀培養氛圍,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途徑和長效機制,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引導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核心價值觀;機制;途徑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提出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引領社會思潮”,在黨的十八大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再進一步進行表述,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施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習總書記于五四青年節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大學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這一時期十分重要。大學生是社會中優秀人力資源的儲備力量和代表,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國家的未來、人民的重托。大學生道德缺失的現象一直受到社會的關注,在這個變革頻發、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傳統道德倫理價值觀收到了巨大的沖擊,青年一代能否正確把握住主流意識形態,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目前大學思政工作重點,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
大學生階段不僅僅是學識提升的時期,同時也是個人價值觀形成的最重要的時期,故在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可以被主動地吸收、自覺地接受,并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現階段是我國發展的關鍵時期,更是一個社會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特別是隨著社會主義社會各項改革的推進,形成了各種的利益結構,出現了各種利益驅使的價值觀,這些都在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大學生既是天之驕子,他們享有著時代發展至今日的成果和便利,但作為社會的未來他們也是時代轉型壓力的承擔者,大學生的發展也具有了新時代的挑戰。然而大學生認知不足、閱歷尚淺,在新鮮事物的鑒別力上還是明顯欠缺,各種誘惑都在誘使大學生偏離社會核心的價值觀。
3.1 發揮課堂教育優勢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宣傳和培養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該利用自身的課堂優勢,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入并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在對這些課程進行講解的過程中,都應該結合社會主義發展的時代特征,引入實際案例,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教學讓學生意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在探索引領社會發展的思想動力過程中所形成的思想選擇。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激發昂揚的斗志,增強學生的作為新時期中國人的自尊、自信、自強。引導大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到知行合一;多給學生提問和討論的機會,把個人德性修養與社會倫理訴求有機統一起來。
3.2 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教育功能
高校應該充分發揮社會實踐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功能,應拓寬挖掘社會資源,調動社會力量,為大學生深入社會提供更多更廣的實踐平臺,應組織并引導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社區活動、志愿服務項目、下鄉、勤工儉學,甚至紅色旅游等社會實踐,讓學生在經歷生活,感知現實的過程中進行價值觀的素材梳理。通過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群眾,感受群眾的主流價值觀[1]。
4.1 構建組織保障長效機制,以堅強領導的統籌宣傳教育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過程中,要突顯領導干部和黨員骨干的作用,高校黨委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和響應,采取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調動全校范圍內參與宣傳教育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校開展的宣傳教育活動應該具有可操作性,避免活動設計的“虛、大、空”。首先要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努力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其次要緊密聯系實際,貼近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積極與學生取得認識的共鳴。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活動應該具有共性。宣傳教育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內容可以各異,這樣可以體現宣傳教育活動的生機和活力,但是所有宣傳教育活動應該突出一個主題: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2 構建文化宣傳長效機制,以良好的氛圍助力宣傳教育
科技的發展促成了新媒體的蓬勃發展。新媒體普遍基于網絡平臺,具有開放性大、響應快、互動性強的特點,已經成為當下傳遞信息最有效的方式。針對大學生熱衷于追求新事物的個性,在高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機制探索過程中,除了要強化傳統的校報、校刊、新聞網、宣傳櫥窗等宣傳陣地外,還應重視新媒體的作用,并進行可利用方式的探索。時下,較為流行的新媒體主要是 QQ、博客、微博、微信、飛信、易信等,在這些媒體手段中,通過主題討論、發帖、群發、轉載等方式深入開展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通過這些方式,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主題宣傳教育中,更加實效地進行宣傳、擴大參與群體。發揮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榜樣力量,引領大學生的日常價值觀和生活實踐,成為大學生推崇的道德準則,逐步成為共同遵循和維護的價值取向、價值追求。
4.3 構建內涵教育長效機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托起中國夢
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中國夢的理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中國夢的內容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思想體現出的是中國人的愛國之心和強國之夢,與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內在統一的。通過中國夢思想的宣傳教育可以充分調動大學生的愛國之情,成才之夢,報國之心。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代大學生要堅持正確的人生道路,端正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把自己的前途命運同祖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系起來。大學生對于中國夢的追求,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支撐。
[1]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強調: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N].人民日報,2012-11-30.
The ways and mechanism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 Colleges
WAGN Fan
(Jimei university Cheng yi College,Xiamen Fujian 361021)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introdu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the classroom and social practice,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propaganda,the theme of education and other mechanisms to create a core values of culture atmosphere,actively explor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way and long-term mechanism of publicity and education,to stimulate students' patriotic enthusiasm,guide students to becom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socialist cause.
Core values; Mechanism; Way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責任編輯:張時瑋)
王凡(1980-),女 ,吉林前郭人,講師,研究方向:西方政治文化傳統與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