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維
(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安徽 安慶 246003)
加強大學生德育教育的方法與措施
施 維
(安慶師范學院文學院,安徽 安慶 246003)
加強大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德育教育有助于進一步發(fā)揮國家資助政策服務價值,對于做好大學生誠信教育、實現身心健康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大學生;德育教育;措施
1.1 弘揚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
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重要人才儲備,其本身的價值觀與社會價值、潮流取向有重大關系,做好資助領域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有助于弘揚新時期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均符合要求的先進人才,對于未來他們更好的服務社會發(fā)展有重要意義。資助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實施,方便大學生深刻理解國家資助政策存在的本意與價值,了解個人不當行為造成的負面影響與危害,對個人行為做好規(guī)范與反省,為更多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機會。德育教育要貫穿大學生資助工作全程,在學生群體之中傳播正能量,為他們樹立正確三觀提供支持。
1.2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對于大學生而言,健康的精神與健全的人格對于個人成長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在當前更為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今天,德育教育的實施有助于他們更加積極的面對困境,在獲得幫助的時候懂得感恩與奉獻,實現個人身心健康的良好發(fā)展。同時,德育教育作為我國人才培養(yǎng)工作歷來的重中之重,在資助工作中融入該教育,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道德素質與水準,在大范圍內實現良好社會風氣的營造[1]。
2.1 學生個人問題
大學生想要獲得國家資助資格,需要出具相關證明文件,不少學生為獲得該資格,在出具文件上進行造假,通過走關系等手段騙取國家資助,甚至還形成了“比慘、比窮”的不良風氣,還有部分學生存在典型的“我貧窮我就必須要獎助學金”這一心理,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僅導致學生之間形成負面攀比風氣,甚至因為金錢導致師生、同學之間的矛盾。另外其他一部分真正貧困的學生,則因為這種風氣需要將個人家庭情況告知更多人,這很容易導致他們自尊心受損、自卑感加重,不利于個人成長,甚至部分學生會出血厭學等情緒,在學習與生活中出現各類問題。
2.2 學校問題
高校在開展大學生資助工作方面存在諸多弊端,比如在核對學生個人信息方面需要專業(yè)人員進行落實,但是高校在核對落實工作中執(zhí)行不力、缺漏多、內部交易頻繁、資助工作管控不到位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嚴重影響資助管理質量與效率。在需要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缺乏足夠多的專業(yè)人員,教育安排不合理不到位,無法有效組織學生活動等,都是常見的問題,也直接導致資助工作德育工作開展不力。另外,由于我國資助名單主要集中在開學季上交,在新生開學最為忙碌的一段時間,開展這項工作不僅缺乏對學生情況的基本了解,同時在人選落實與篩選方面也存在諸多麻煩,對于執(zhí)行工作人員而言不利條件過多,不利于資助工作質量的提升[2]。
2.3 社會規(guī)范機制缺乏
國家資助政策的落實不僅需要學校方面的配合,還需要地方機關的工作支持,學生們開具證明時必須有當地機關的認證,學校以此作為依據才會進行資助資格的認定。但是現有體制下,我國民政部門出具的各類證明可信度偏低,在各個地方,無論本人是否符合條件,民政部門都能提供相應證明,一方面與這類證明的管理缺乏明確嚴格規(guī)定,無論證明正確與否都缺乏相應懲罰措施,因此導致開具隨意性較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個人情況核對工作較為繁瑣,工作流程不嚴格、便利度偏低,直接導致證明開具隨意性強。
3.1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在資助管理方面要加強相應資助隊伍建設,以資助管理部門為中心強力開展各項工作,加強對大學生的德育教育與教師的專業(yè)教育,從管理部門到各個學校科系合理配制專業(yè)管理人員與監(jiān)督人員。在資助工作管理源頭貧困認定方面,要改進工作模式,在保護學生自尊心與隱私的前提下,以層層審核與監(jiān)督的方式開展考核或者互評工作,要建立明確準入、退入機制,對于家庭情況較差學生提供到位資助,對條件轉好學生采取退出機制,對證明造假、有誠信問題或者盲目比慘學生進行懲罰處理,在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提供相應的完善管理制度,確保無形中強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3.2 強化資助宣傳與德育教育
為做好大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德育教育,要做好宣傳與教育兩方面工作。要利用媒體平臺與信息優(yōu)勢促進國家助學政策的落實,通過諸如校園網站、校園LED顯示屏、相關會議、家校通信息推送、微博微信平臺等載體和形式宣傳國家資助政策與舉措,讓所有師生及家長都對有關資助政策應知盡知。高校內部要嚴格規(guī)范助學工作操作程序,主動接受師生及其社會等的多方監(jiān)督,在切實把國家助學政策、資金落實到位的同時,提供德育教育中諸如感恩教育、奉獻教育等,勉勵學生注重人文素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等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塑造,提醒學生們要“正念分明”修煉好基本的人文素養(yǎng),從而實現個人的成長成才。在高校內部還要按照國家關于獎助學金的相關政策與精神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考核標準和優(yōu)化考核方式,切實把黨和國家的政策落實好,持續(xù)拓寬德育教育這個工作切口,全力做好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為高校資助工作的有序開展、大學生的德育教育提供豐厚的鋪墊和滋養(yǎng)[3]。
3.3 多舉措強化德育教育
在資助工作開展中,要結合當代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要求建立學生個人誠信檔案,將個人不當行為進行記錄,尤其是對于騙取資助、誠信造假、證明造假、有欺騙行為等學生,不僅要實施重點教育,還要將個人誠信情況納入學校成績綜合考評等環(huán)節(jié),提升誠信檔案影響力以及震懾力,加強學生德育教育。學校內部要發(fā)揮現有思想政治教育優(yōu)勢,開展各類多姿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動,發(fā)揮榜樣帶頭作用,讓學生們在良好的氛圍中做好個人行為的規(guī)范與反省,實現身心健康成長,在學校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在個人誠信方面受益。對于出具學生貧困證明的相關部門,要加強規(guī)范管理,國家要積極完善并出臺相應法律條規(guī),在認證工作中加強核對與監(jiān)督,對于有造假行為學生要進行警告,對于虛假證明則要進行處罰,以確保從源頭上杜絕誠信造假現象,為后續(xù)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加強大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德育教育,有助于確保國家優(yōu)惠政策落到實處,幫助更多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對于資助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要加強管理與管理,從學校、師生到管理部門,全面提升資助工作管理水準,以服務更多有需要的學生。
[1]黃建美,鄒海貴.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中的道德風險與道德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13(5):87-90.
[2]姜堯,陳銀.強化大學生資助工作中的德育教育[J].學理論,2015(7):232-233.
[3]張瑞冬.高校貧困大學生資助工作的倫理價值與德育機制反思[J].科技視界,2015(28):139-139.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HI We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Anqing Teachers College,Anqing Anhui 246003)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funding helps to further develop the value of the national subsidy policy,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ntegr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Measures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責任編輯:張時瑋)
施 維(1988-),女,安徽樅陽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