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中鐵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貴州貴陽 550001)
探究政工管理與企業文化建設
劉飛
(中鐵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貴州貴陽 550001)
企業的政工管理工作內容,主要是以黨為領導與支持,以企業為核心,以企業精神文明、政治理論和企業文化建設為目標,對職工實現思想層面的教育和思想素質的提高。本文探討了企業的政工管理與文化建設,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政工管理;企業;文化;建設
對于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企業的穩定長遠發展,必須以具備完善的內部組織結構為基礎,落實企業的政工管理工作,進而實現對于企業建設人為因素的控制。就當前而言,我國的大部分企業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仍然面臨著管理困境,要求企業的管理者能夠結合實際,采取相應對策,以確保企業的長遠發展。
2.1 定義
企業政工管理工作,就是利用黨委和行政部門對企業員工進行理論和思想教育,教育內容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通過政工工作,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工作觀,進而樹立大企業的革命精神、奉獻精神以及戰斗精神。同時,通過合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哲學理論,找到正確的方法論,不斷實踐、探索和創新,加深企業文化,運用思想武器來武裝頭腦,為企業和國家創造更多的利潤。
2.2 現代企業政管理的新特點
(1)思想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基礎,但結合企業發展的現狀,努力撬動企業的文化標桿,發揮精神的引導作用,從而昭示企業做大做強的紀律,解決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
(2)在指導方針上,政工管理不僅需要組織理論思想學習,還可以架接前輩的理論體系,將其與當前的工作現狀相結合,為企業的發展點亮導航明燈。
3.1 國企政工工作現狀
(1)國企員工對政治思想缺乏重視,意識不足。社會進程的加速,使經濟得到迅猛發展,但也使得人民在豐盈的物質條件下價值觀念產生偏差。國家雖已對國有企業體制進行改革,但由于國有企業的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對國有企業政工工作缺乏正確認識和重視,使得其政治思想工作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2)國有企業改制后,企業為了節省資源,縮減政工工作人員,出現了一人多職的情況,使得政工干部后續人員缺乏。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人員進入政工部門工作的積極性,也出現了部分政工工作人員換崗離崗的現象,造成了政工工作人員的缺失,導致工作人員老齡化,使得企業發展不平衡。
(3)政治思想工作的成效并非主觀能見的,也不能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且因缺乏重視,使得政治思想工作方式老舊,沒有創新,員工缺乏思想積極性。
3.2 企業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是企業實現發展的客觀需要。政工工作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線,如果仍舊采取陳舊的方式管理,企業員工就無法得到新思想的引領,企業的持續發展就會受到限制,所以說,重視政工管理工作是企業自身實現發展的客觀需要。企業需要不斷創新管理方法,從其他企業中吸取成功的管理經驗,并與現代管理理念靈活結合起來,不斷調整內部管理結構,使內部政工管理制度更加標準、規范,滿足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
(2)是企業實現發展的必然選擇。市場環境時刻處于變化之中,企業如果不能洞察這種變化,不去更新經營管理方式,故步自封,必然要被這個市場淘汰。為了適應市場變化,及時抓住機遇,就必須對經營管理的每個環節進行創新,這種形式下重視政工管理工作就成為一種必然選擇。企業只有創新政工管理方式,吸納新潮的管理思想,才能保證員工解放思想,自主學習先進知識技術,有效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企業發展中,用政工管理工作帶動企業文化建設,用企業文化引領企業與時俱進,總結來說,企業要想適應新環境,實現自身發展,重視政工管理工作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4.1 企業文化的建設
4.1.1 多元化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包含的方面多種多樣。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應確立主要的任務目標,并在不改變目標的前提下進行多種樣式的文化建設工作。通過企業的不斷創新,提升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讓員工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能夠感到滿足,使員工獲得應有的價值認同。企業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使員工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4.1.2 增強企業文化建設頻率
企業應從多方面入手,增強企業的文化建設即改善企業人員的工作環境以及生活環境,并且對于企業工廠的管理體系應進行適當的完善。明確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同時設置獎罰制度,創造出適應新形式下企業員工生活工作的環境。
與此同時,企業應該增強企業文化建設并改善的頻率。通過定期對原有的企業文化進行審核以及選擇,挑選出適應當前經濟形勢的車企業文化并對員工進行講解,使員工能夠了解正確的企業文化并影響自身,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進而提升企業的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4.1.3 開展文化活動,創建企業文化
在進行政工工作時,要深化企業的文化建設,培養國企員工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風貌,陶冶其道德情操,將廣大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發揮出來。文化活動的開展要重質量、多形式,利用文化廣場或文化宮等場地組織文化匯演、電影放映、多媒體宣講等,將黨的精神深入到廣大員工的心中。政工工作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工作,是思想和政治的結合。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可加入文化的力量,通過借助企業文化的建設,使政工工作更加的豐盈。此外,政工工作者要將經濟建設的發展方向和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使企業具有使命感和競爭實力。
4.2 進行正確輿論引導,提高員工思想覺悟
企業政工工作者需要提高輿論引導,利用輿論的權威性、影響力、公信力,確保員工能夠真正行使自己的參與、監督、知情等權利,為企業更好發展提供輿論保障。其中,輿論引導可利用電視、廣播、報刊,或者微博、微信、官方網站等網絡技術,將政工思想政治內容通過多形式的平臺進行宣傳教育。在進行政工工作時,企業可加大黨組織的影響力,合理配置現有資源,發揮政工工作的權利,并以經濟建設為主導,提高國企整體思想覺悟,保證其能夠在黨和國家領導下穩定健康發展。
4.3 解放企業內部人員思想
這里的解放思想包括以下層面:①要解放企業高層領導人員的思想,使其充分認識到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視政工隊伍的建設,選拔人才時要嚴格把關,確認其綜合素質能夠滿足實際需要;②要解放政工隊伍內部管理人員的思想,重視工作內容和方法的創新,充分發揮領導和黨員的帶頭作用,平時工作中積極與各個部門溝通,將具體工作落到實處;③要解放基層員工的思想,鼓勵員工為政工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將企業政工文化與自身工作結合起來,認識到自身崗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4.4 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
企業開展政工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升企業凝聚力,因此“人”是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創新政工管理工作方法,就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尊重員工的想法,了解員工的實際需要,將政工工作與員工的實際工作和生活聯系起來,使員工感受到自己是被關心、被尊重的,產生一種歸屬感,愿意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認同企業的政工文化,自覺將實現企業發展目標作為自己的責任,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4.5 健全考核監管制度
企業要建立一套科學的考核監管制度,定期對政工管理工作進行考核,包括工作形式、內容以及成果等,要求政工管理工作人員建立工作日志,定期對近段時間工作作出總結,明確哪些方法取得效果較好,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完善工作體系。考核與監管工作能夠使政工管理工作人員明確自身責任,避免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提升工作效率,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深入了解這些工作人員的能力,為隊伍結構的調整打下基礎。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的市場經濟進程在不斷加快。企業為加強自身在市場的份額,需要對企業內部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加強自身企業文化的建設工作以保證企業自身的特色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政工管理與企業文化的相互作用,全面提高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得競爭力。
[1]張桂金.企業政工管理與創新途徑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1):45~ 46.
[2]李俊杰.新時期企業政工管理方式創新的探討[J].民營科技,2014(3):86.
[3]李文.企業政工管理方式創新措施的研究初探[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2):14.
D64
A
1004-7344(2016)15-0002-02
2016-5-10
劉飛(1986-),男,漢族,助理政工師,本科,主要從事黨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