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澤慧
(荔波縣水務局 貴州荔波 558400)
淺談水資源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
丁澤慧
(荔波縣水務局 貴州荔波 558400)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突出的進步,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從實際情況入手,掌握水資源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間的關系,對支撐能力進行有效的評估和分析。在本文中以貴州省水資源的應用現狀為基礎,對水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系進行有效的分析。
水資源;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支撐能力
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命脈,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必不可少資源,對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在實踐過程中基于資源形式的特殊性,需要滿足經濟發展指標的各項要求,了解水資源和區域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有效的發展措施。如果沒有水資源,則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發展到現在,各行各業對水資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水資源在經濟發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以貴州省為研究對象,水作為貴州省的基礎性資源,資源的合理配置對區域經濟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在社會可持續發展階段,要考慮到經濟發展的各方面要求,滿足資源建設的整體性要求。
近些年來貴州省經過多年的發展,水利建設取得了重要的進步,針對水利建設的重要性,要積極發展水利事業,盡量為社會經濟提供水資源保證。針對蓄、引和提水工程的特殊性,在供水階段要對生活用水引起重視,考慮到水資源的應用比例,優化設計形式。貴州省河網不比較多,對區域性經濟發展有不同的作用。此外貴州省地貌屬于高原、丘陵和盆地,地下水都是下降泉的形式,最終以地表水的形式排入到河道中,基礎流量比較多。
在本次研究中,對貴州省水資源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考慮到資源種類及開發應用形式的具體要求,從區域發展和生態環境兩方面入手,優化生態環境和應用指標,及時確定有效的評價模式和系統。①要選擇區域各個行政區域的用水量,根據資源總量的具體要求,對各項定值進行對比分析,只有確定有效的開發利用程度,才能滿足區域性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②要選取人均水資源綜合應用指標,人均供水量的指標對社會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也是反應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重要標準。
區域社會發展的指標要對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積和人均潛在礦產資源進行有效的分析,明確審核標準,水是生態環境的基礎性因素之一,生態環境的狀況是區域性應用指標的重要要求,需要選取單位面積水資源量指標來反映水資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
3.1 經濟指標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對貴州省的行政區域指標進行有效的分析,考慮到平均水平對其進行設定。其計算公式為:
CIj=WPCRj/OPCRj
WPCRj=WPCj/WPC
OPCRj=OPCj/OPC
CIj指的是協調度指標,WPCEj指的是行政區域內的人均水資源相對指數。OPCRj指的是各個行政區域內的其他人均指標。針對礦產價值和單位面積產水量的要求,在相對指數分析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行政規劃形式的具體要求,對資源種類進行全面的分析。水資源的總量和人均供水指標間存在一定的聯系,要對供水量進行全面的分析,及時確定礦產價值和指標。協調度是無量綱數,其應用值比較明顯,水資源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支撐能力有重要的影響,如果存在協調度設計不完善的現象,需要考慮到水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指標間的影響,對其進行合理的劃分[2]。
3.2 行政區域水資源指標
由于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指標比較多,要根據所有指標權限,對區域指標發展進行有效的分析。據各項指標的相對指數和水資源社會經濟發展指標的加權計算,可得出貴州省各行政區劃的水資源與社會經濟協調度評價指標。根據貴州省的實際情況,在具體研究過程中可以將水資源的開發程度分為不同的類型,不斷提升其應用效率。科學的發展觀作為主線,在進行科學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從不同的階段入手,根據綜合協調形式,考慮到區域水資源的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要求,盡量將具體管理舉措落實到實踐中。
3.3 建立資源評價體系
從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指標來看,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對水資源條件進行有效的分析,如果資源和區域經濟發展存在不匹配的情況,則要建立系統的資源評價體系。資源形式需要滿足增長發展機制的具體要求,在水資源具體建設過程中,資源成為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性因素,要對資源現狀進行對比和分析,積極進行水資源的綜合評價,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實現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優化配置。在制定合理的水價機制過程中,要實現污水資源的技術化處理,根據現有調配工程的具體要求,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性效益,改變當前不利的局面,促進水資源開發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協調性,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整體性要求[3]。
3.4 保證布局形式的合理性
在水資源開發利用階段,要對行政規劃形式引起重視,考慮到水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匹配情況,對資源的開發和應用進行分析,保證資源形式的合理性和有序性。水資源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支撐能力,近些年來貴州省的多數煤炭、電力能源工業與城市大規模發展,地下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受到長期以來地下水的影響,規劃形式和管理現狀不容樂觀,必須對布局形式進行有效的規劃和設計。部分巖溶區域的流量比較少,局部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很大,出現了水流量減少的現象,要對區域性資源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進行綜合的規劃和設計,保證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而提升水的利用率。在可持續利用階段,考慮到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形式,必須對調度形式進行有效的劃分,合理進行利用和管理。為了實現污水資源的有效處理,可以采用壓縮采集和統一管理的形式,適應水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要求[4]。
3.5 提升工作人員重視度
水資源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在后續應用階段,考慮到支撐能力的具體變化,需要對總體規劃機制進行有效的分析,將評價工作納入到具體發展階段,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應用。污水資源化的處理和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工作人員需要從不同的程度入手,關注水資源工作內容的具體表現和要求。在城市污水設施建設階段,為了實現資源的有效處理,要全面實施引黃入晉的工程,發揮現有水利工程體系的最大化作用,不斷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6 確定區域性經濟發展的支撐力
貴州省經濟比較發展,對水資源有一定的需求,但是當前存在水資源和人口、生產力和耕地等不匹配的情況,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源危機越發嚴重,甚至會出現資源極其匱乏的現象,在過渡區域如果開采情況嚴重,會形成地下漏斗,直接出現海水入侵的現象,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性。通過對水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進行有效的分析之后,水資源的支撐能力會存在一定的空間差異,水資源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存在嚴重的不匹配的情況,勢必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影響。
針對水資源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在實踐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應用形式的要求,從當前發展現狀入手,對各項控制形式進行對比分析。為了強化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應用,要保證水資源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根據戰略性目標的具體化要求,要做好資源的處理工作,優化評價建設體系,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李九一,李麗娟.中國水資源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J].地理學報,2012,03:410~419.
[2]閆業超,孫希華,李平.水資源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研究——以濟南市長清區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01:135~140.
[3]邵金花,劉賢趙.煙臺市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水資源支撐能力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7,08:9~12.
[4]吳孝天,管華.蘇北水資源社會經濟發展支撐能力及對策[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5,09:44~47.
F127
A
1004-7344(2016)15-0105-02
2016-5-12
丁澤慧(1970-),女,布依族,貴州黃平人,助理工程師,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