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慶玲

摘 要: 中日兩國雖屬于兩個不同的語言譜系,但都受到漢文化圈的影響,詞匯方面有很多共同之處,出現了大量同形詞。這些同形詞對中國人學習日語及日本人學習漢語,帶來了莫大的方便的同時給學習者帶來了各種“陷阱”。這些雖說是同形詞,但之中還是存在微妙的差別。至今為止,前人對中日漢字詞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現在依然有很多人致力于中日漢字詞的研究,本文以《新大學日語閱讀與寫作》中的漢字詞為中心,大致分為同形同義詞、同形類義詞、同形異義詞,并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中日同形詞 同形同義詞 同形類義詞 同形異義詞
1.中日漢字詞現狀研究
接觸過日語的人都會發現日語中有大量用漢字書寫的詞匯——漢字詞,并且很多漢字詞是中日同形詞。對于學習和研究日語的中國人和學習并研究漢語的日本人來說,中日漢字詞有時是便利的“橋梁”,有時卻是可怕的“陷阱”,這是因為日語中的漢字詞既跟漢語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文化交流源遠流長,經常被稱作“同文同種”。兩千多年的交流歷史,使兩國在文化上保持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漢字作為中日文化交流的橋梁,更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中國和日本屬于共同的漢字文化圈,共同使用漢字,所以中日兩國的語言中存在大量同形詞。大約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日兩國的語言研究者提出了“中日同形詞”并開始了研究。芝田念統計了2502個口語中的高頻雙音詞,其中同形同義詞占32.29%,同形類義詞占5%,同形異義詞占61.31%。李泉對漢日字形基本相同或相近的3817個漢語常用詞統計后發現,詞義完全相同和基本形同的占53%,完全不同僅占4%。此外,劉富華、王順洪、魯寶元探討了漢日同形詞的研究目的、對日本人學習漢語的影響及分析方法等。
參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新大學日語閱讀與寫作》中的漢字詞為中心,對1128個漢字詞進行分析,其中有853個為同形詞,549個為漢語中無對應的詞,本文從詞義方面進行分析。
2.中日漢字詞詞形及詞義對比
根據《中國日本學年鑒1992》記載,李進守先生的《中日兩國同形詞對比研究》是國內最早的一篇對于同形詞進行研究的著作。長時間以來,中日同形詞對比研究一直都是學者們研究中日語言及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到現今并沒有對中日同形詞做出統一的規范化的解釋,不同學者對于同形詞的定義及范疇描述各自不同的看法。
2.1同形詞的界定
首先漢語中對同形詞界定如下:
馮建新:“同形詞就是指中日語言中這部分字形相同的詞,它是漢語與日語之間的一種詞匯,其使用范圍包括名詞、動詞、副詞、形容詞等詞類?!?/p>
周世烈:同形詞是著眼于書寫形式上的聯系,論述的對象是用文字記錄的詞,因而把同形詞定義為字形相同而實際上作為不同的詞來運用的一組詞。
潘釣:同形詞的判定是以“書寫相同的漢字(忽略簡繁體字的差異以及送假名、形容詞語尾等非漢字銀色)”、“出身相同、相互歷史有關聯的詞”、“現在中日雙方語言都在使用的漢字詞”①三大條件為基準的。
其次我們看看日語當中對同形詞的界定:
大河內康憲在《日本語と中國語の同形語》(《日本語と中國語の対照研究論文集》,1992年,第179-215頁)中稱之為“同形詞”,并對其范圍進行了進一步的界定和說明:無論是“漢語借詞”還是“日語借詞”,不管是簡化字與否,雙方用相同漢字標記的詞都叫“同形詞”。但是,像“山、人、大、小”這樣的字詞,無論是音讀還是訓讀,都不包含在內?!巴卧~”只指像“文化、經濟、克服”這樣的二字(有時三字以上)的音讀詞,即詞構成的共同性是同形詞,但是因借用關系使詞義本身存在明顯差異。
最后本文中同形詞的定義:
本文中同形詞采用的定義通過結合馮建新、周世烈、潘釣等提出的意見進行總結,將同形詞定義為“在漢語和日語中,與詞義無關,字形相同的字音詞或字形上有點不同但具有共同的出處和歷史上的關聯,現在兩國語言中都在使用的二字或三字以上的字音詞”。
2.2同形詞的分類
至今為止,在同形詞的分類方面存在很多方法,可以按字形、詞義、讀音等進行分總。本文選擇用詞義方面對中日同形詞進行分類,以《新大學日語閱讀與寫作》中的詞匯為中心,對中日同形詞詞匯分類如下: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得知,中日同形詞從詞義上可劃分為三大類:同形同義詞、同形類義詞和同形異義詞。
2.2.1同形同義詞
同形同義詞指同一個詞無論是在漢語里還是在日語里,不盡字形相同,所表達的意義基本一致。這類詞分別以動植物、自然、科學名詞和專有名詞為主要代表。因為中日同形同義的字形相同,所表達的意思也一樣,無異議。
《新華漢語詞典》中注釋②“宴會”為賓主一同飲酒吃飯的較為隆重的聚會,日語注釋為“人々が集まって酒食をともにし、楽しむ會。酒宴。/很多人聚在一起擺放酒席,歌唱共舞歡快的聚會、酒宴”。例如:
宴會(中)/宴會(日)
(1)宴會上可以看到解放軍高級指揮員和戰斗英雄濟濟一堂。
(2)お別れの宴會。/告別宴會。
從上述可以看出,日語的宴會和漢語中的宴會所表達的意思一樣,字形也相同,我們學習時可以理解為一個詞。因為這類詞在漢語、日語中表達的意義完全相同,所以這里就不多做解釋。除此之外,同形同義詞還有“筆者,歌手,活動,年齡”等,日語中的筆者的筆是用繁體字來書寫的,但這并不影響我們把它歸為同形同義詞。
2.2.2同形類義詞
中日類義詞指詞匯的中日文意義一部分重合,另一部分意義不一致。在重合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中文意義大于日文意義,也有可能出現中文意義小于日文意義的情況,或是中日文解釋差不多但各有區別。下面將逐個詳細舉例解釋。
2.2.2.1中文意義大于日文意義的詞
也就是說,同一個詞所表達的中文意義范圍大于日文意義范圍。例如:
上下(中)/上下(日)③
(1)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2)引出しの上下に分けて小物をしまう。/把小東西分裝在上下抽屜里。
根據以上(1)和(2)可以看出“上下打量”和“引出しの上下に分ける”都表示從上而下,表達的意思相同。
(3)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4)上下心を一にして。/上下同心同德。
漢語中的“全家上下”中的上下表示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日語“上下心を一にして”中的上下表示身分的高低,中日釋義相同。但其中也有表示不同意思的義項,例如:
(5)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
例(5)里的“上下”用在數量詞后,表示概數;左右,而(6)里的“上下”指衙門中的差役,這兩個義項在日語中就沒有相對應的。這類還有“日用,靈氣,冷淡”等詞,其中文的意義范圍大于日文的意義范圍。
2.2.2.2中文意義小于日文意義的詞
也就是說,同一個詞所表達的中文意義范圍小于日文意義范圍。例如:
拍子(中)/拍子(日)
(7)用腳打拍子。
(8)足で拍子をとる。/(用腳打拍子。)
例(7)和(8)中的拍子都表示節拍,意義相同。有表示相同的意思的,也有表示不同意思的,例如:
(9)網球拍子。
(10)4分の2拍子。/四分之二拍。
(11)よろけた拍子に壁に頭をぶつけた。/一個趔趄,頭就撞到墻上了。
其中例(9)中文義項指拍打東西的用具,在日語中沒有對應的;(10)、(11)則是日文釋義,所表達的意思分別是節拍和機會,遇到這種情況時,不能把日漢同形詞看為相同的,應注意同形詞在中日語言中的差異。除了節拍外,還有“遠慮,人參,演習,人間,野心,內外”等詞,在學習這些詞的時候,應該多加注意,以免用詞不當。
2.2.2.3在中文中的詞義與在日文中的詞義有重合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也就是說,同一個詞所表達的中文意義和日文意義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例如:
運氣(中)/運気(日)
(12)夫天之運氣,時當自然,雖雩祭請求,終無補益。
(13)運気は根気。(有沒有有運氣要看毅力和韌性。)
根據《新華漢語詞典》解釋,例(12)中的“運氣”指自然界的物質本原及其自然現象;據《精選漢日日漢詞典》釋義,(13)中的“運気”表示圍繞自然貫穿于天地人體而存在的五運六氣。以此可以看出這是中日意義重合的部分。因為中日同形詞同形多義的關系,“運氣”這一詞在中日也有意義不同的部分。例如:
(14)自覺本日運氣轉好,苦盡甘來。
(15)運気がよい。(運氣好。)
例(14)中的“運氣”在現代漢語中表示機會與機遇;(15)“運気”則表示運氣與命運。就是說(14)和(15)的意義互不相同。除了這些某個詞的中文詞義與在日文中的詞義有重合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的詞還有“使用、胡亂、英氣、入門”等,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注意,中日同形漢字詞所表達的意思不盡相同,如不注意就會鬧出笑話。
2.2.3同形異義詞
同形異義詞指一個詞在日文里表達的意義和在中文里表達的意義毫無共同之處的詞。我們在使用同形異義詞的時候切記不要望詞生義,不要用中文習慣性的思維理解日文詞匯,也不應該以日文習慣理解中文詞匯,這樣會造成很大的誤解。例如:
看板(中)/看板(日)
(16)咖啡店的主人為招攬生意計,大概要選擇些好看的女子來做看板。
(17)映畫の看板。(海報;電影廣告。)
例(16)中的“看板”是中國的一種方言,指招待服務;而(17)中日語的“看板”則表示招牌或廣告牌,兩種語言里所表達的意思完全不同。除了這一個義項,還有其他的,例如:
(18)選挙ごとに減稅を看板に掲げる。(每次選舉都打出減稅的招牌。)
(19)うちの社長は看板にすぎない。(我們的經理不過是一個牌子而已。)
(20)もう看板でございます。(對不起現在已到下班時間。)
例(18)、(19)、(20)里的“看板”分別表示幌子、外表;牌子;(商店的)下班時間、打烊??梢钥闯鲞@三個日文義項都不相同,漢語中也沒有相對應的。這些同形詞意思相去甚遠,極易產生歧義,不注意的話會鬧出笑話。
就業(中)/職業(日)
(21)中國人創造了以個就業機會。
(22)就業時間。(上班時間。)
例(21)中“就業”的漢語意義指得到職業,參加工作;而日語例子(22)中所表示的意思是職業,從事業務,可以看出意思完全不同。這類詞還有“汽車、上身、方便、工作、約束、顏色”等,這些詞在同形詞中雖然數量不大,但由于使用頻率高,加之字形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誤解,我們應該多加留意。
3.結語
在本文中將同形詞定義為“在漢語和日語中,與詞義無關,字形相同的字音詞或字形上有點不同但具有共同的出處和歷史上的關聯,現在兩國語言中都在使用的二字或三字以上的字音詞”。因為這些同形詞有同形同義的,也有同形類義、同形異義,所以我們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稍不注意就會用錯,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乃至鬧出笑話。
因為同形詞的這種詞義方面有共通點與不同點,給中日學習者帶來了很多影響。我們在學習時會因為同形詞的共同點便于理解、方便使用,但也會因為中日同形詞帶來的這種熟悉感,不把日語或者漢語當成“外語”習以為常地進行搭配,希望本文可以對學習兩國語言的學習者提供幫助。
注釋:
①潘鈞.中日同形詞詞義差異原因鑒析[J].日語學習與研究,1995.
②新華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4,5(1404).
③陳俊森,趙剛.新大學日語閱讀與寫作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69).
參考文獻:
[1]陳俊森,翟東娜.新大學日語閱讀與寫作1[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2]陳俊森,趙剛.新大學日語閱讀與寫作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3]大河內康憲.日本語と中國語の同形語[J].日本語と中國語の対照研究論文集.くろしお出版,1997.
[4]李進守.中日兩國同形詞的對比研究[J].日語學習與研究,1983.
[5]何培忠,馮建新.中日同形詞淺說[M].商務印書館,1986.
[6]潘鈞.中日同形詞詞義差異原因鑒析[J].日語學習與研究,1995.
[7]趙麗娟.關于中日同形漢字詞的詞義比較.科教文匯,2009(31).
[8]朱勇.對日漢語詞匯教學研究的現狀與前瞻.北京外國語大學,2007.
[9]芝田稔.漢語教學的概況和意見[C].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