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漢

“變式探究”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問題變式為主要的學習手段,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述,質疑、探討問題的機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并且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本文就“變式探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學習的實質就是學會解決數學問題,學會怎樣用數學的眼光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一定有效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并主動投入到后來的探究過程中,使學生帶著富有挑戰性和價值性的問題參與學習過程,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選修(2-1)上有這樣一道題目:的一條焦點弦,則在橢圓上求一點P使∠APB為直角的充要條件是什么?
讓學生帶著問題輕松步入課堂,在愉快且又適度的緊張中學習;又讓學生帶著新的更高層次的問題走出課堂,這就是課堂教學中變式探究的出發點和歸宿.
“變式探究”可以使教學活動變得開放、寬松、愉悅,同時也可以加強師生間的合作與交流,達到逐步培養學生靈活多變的創新思維品質,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感悟變式探究的一些思想方法和基本策略,但要真正改變學生單一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還要靠平時的不斷滲透,從而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