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黨代會報告圖解
11月12日,江西省委書記鹿心社在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上作了題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 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而奮斗》的報告。歷時4個多月,33易其稿,報告全文16600字,緊扣時代脈搏,突出戰略思維,謀劃的江西目標、江西任務、江西路徑,既把握國際國內發展趨勢,又綜合考慮當前發展基礎和條件,切實可行、催人奮進,勾勒出“三大支撐”“一大保障”的江西改革發展宏偉藍圖,通篇閃爍出許多振奮人心的亮點。
過去五年成績單

未來五年的奮斗目標
五大目標
●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經濟總量向3萬億元邁進,工業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邁入創新型省份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提前摘帽,建設全國脫貧攻堅樣板區。
●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健康素質進一步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持續加強,生態環境質量領先全國,綠色經濟率先發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成果,成為生態文明建設領跑者。
●全面從嚴治黨水平顯著提高。黨內政治生活更加嚴格更加規范,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顯著增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推進,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建設全面加強。
“三 大支 撐”
經濟
支撐一:經濟建設上,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戰略支撐
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
●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的產業集聚區。
●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培育特色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品牌農業。培育壯大新型職業農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
●全面推進服務業發展升級。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工業設計、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不斷向專業化、現代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提升“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區域發展格局。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堅持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做大中心城市,做強縣域經濟,做精特色小鎮,做美宜居鄉村。
●完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形成連通省內外的高速鐵路網,加強重大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和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改造,加快建設高速光纖網絡、無線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
建設創新江西
●著力抓好重點產業創新。推動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用合作,支持軍用民用技術雙向轉移。
●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及各類眾創空間。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科學普及。
●加快推動創新要素集聚。發展一批高水平的等研發平臺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臺,建設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
深入推進改革攻堅
●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切實化解過剩產能,分類處置“僵尸企業”。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以“放管服”為重點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等。
生態
支撐二:生態文明建設上,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保持生態質量全國領先
●加強源頭系統保護。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工程,加強“五河一湖”流域水系、水源涵養區、飲用水源區的保護和建設。
●抓好污染綜合治理。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能源清潔使用。
●增加生態服務供給。開發公眾休閑、旅游觀光產品,完善城市森林、城市濕地、郊野公園等生態基礎設施。
推動綠色經濟走在前列
●完善綠色產業體系。發展綠色新興服務業,打造國際生態旅游休閑目的地,建設綠色產業園區。
●發展低碳循環經濟。推進工業廢氣、廢水、廢物的綜合治理和回收利用。推廣多種形式的種養結合循環農業模式。
●推行綠色生活方式。倡導勤儉節約、低碳綠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
探索“兩型”社會建設經驗
●加快構建高效節能體系。實行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推進重點行業能效提升和節能減排升級改造。
●提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空間格局、農業發展格局,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加強水資源管理和利用。推廣海綿城市經驗,建設節水型社會。推進工業節水技術改造、農業高效節水和城市生活節水。
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成果
●健全完善生態資源保護管理制度體系。加快構建全省空間規劃體系,深入推進市縣“多規合一”。健全完善“河長制”。
●健全完善生態利益公平分享制度體系。推進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建立健全耕地、森林、濕地、礦產資源等重點領域生態補償制度。
●健全完善生態建設考核評價制度體系。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推行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民生
支撐三:增進人民福祉上,創造和諧文明的幸福生活
形成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成果
●健全完善生態資源保護管理制度體系。加快構建全省空間規劃體系,深入推進市縣“多規合一”。健全完善“河長制”。
●健全完善生態利益公平分享制度體系。推進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建立健全耕地、森林、濕地、礦產資源等重點領域生態補償制度。
●健全完善生態建設考核評價制度體系。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推行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和建設文化強省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推進依法治省進程,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堅定文化自信。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
加強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扎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社會救助制度,建立健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大教育投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加快推進健康江西建設。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構建分級診療就醫新秩序,促進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江西建設,深入開展反滲透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斗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一大保障”: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在黨內建立起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
●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
●增強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強化“黨建+”理念,深入推進“連心、強基、模范”三大工程。
●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真正讓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堅定不移反對腐敗。重點審查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誰搞腐敗就要誰付出代價,決不讓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