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茂然
(貴州省畢節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貴州 畢節 551700)
?
農村公路改造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型式設計
葉茂然
(貴州省畢節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貴州 畢節551700)
摘要:主要對農村公路改造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型式設計進行分析,首先闡述了農村公路的概況,主要說明了工程量的預估,對改建條件分析,然后詳細論述了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
關鍵詞:農村公路;改造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
1農村公路概況
1.1項目基本情況
擬改建的農村公路為大方縣鳳山至溫泉公路,位于大方縣東北面,路線起于大方縣鳳山鄉白宮村,途經鹽井河、彎潭溝、馬力功、詹家寨(溫泉),終點止于三元鄉群豐村安家寨,接三元至達溪公路K4+500處。全長9.5 km。本條公路為四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20 km/h,路基寬度為6.5 m,路面采用5.0 cm厚瀝青混凝土。
1.2改建條件分析
(1)路線平面方面,除部分路段截彎取直外,大多數路段的路線沿老路布設,對老路線路稍加調整。
(2)縱斷面方面,部分路段縱坡達11%~12%須作較大調整外,大部分路段的縱坡只須稍加調整及優化即可。
(3)老路路基寬度4.0~5.5 m,大體趨于穩定,在此基礎上進行路基改造,可顯著減少工程量。
2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
2.1確定原有舊路強度
設計人員為了更好的衡量大方縣鳳山至溫泉公路,了解原有路面的強度,要對全線進行彎沉測試,然后在進行檢測,選取標準設備,對左右測量車道進行交換檢查。在改建工程中,設計人員要了解原有舊路的等級。在原有舊路的基礎上,進行加寬并避免影響到公路的等級。施工單位發現,這些道路改建的實際情況,與彎沉檢測的數據有比較大的差異,主要是因為原有道路的回彈彎沉比較小。在道路的路基彎沉回彈方面,設計人員應加強改造,避免同一點的彎沉值過大。
在對路基彎沉情況的分析中,設計人員要在改建工程中合理利用舊路基,然后盡量不會增加路面結構設計的工程量。在土壤不同的影響下,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填挖情況對路面進行分段處理,從而對原有路面的回彈彎沉值進行實際測量,更好的進行接下來的路面結構設計。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中,彎沉值比較重要,能夠影響路面結構的厚度。所以設計人員要在改建工程中,做好路線劃分,然后計算每公里的實際情況,并根據計算結構,結合土地的地質情況進行填挖,確定不同路段代表的彎沉值,解決路段劃分問題,將路段彎沉值準確的反應出來。
2.2處理舊路存在的問題
設計人員要結合原路基路面進行詳細調查,記錄路線的彎沉情況,針對存在的幾種進行考慮,具體方式如下:
針對原有路面寬度不夠的路段,要適當進行加寬,一般使用20 cm厚片石進行鋪攤,并確保這個過程,能夠符合碾壓規定。如果路段進行路面結構設計,設計人員要明確,實測彎沉值的規定值,如果實際值超出規范,應及時技術處理,按照影響范圍獲取合適的厚片塊石進行處理。經過現場調查分析,路基強度明顯較差的點,應使用80 cm厚片塊石進行換填。
設計人員要對原路面損壞的部分進行修補,設計人員要認真處置原有路基的問題,并在補強層鋪筑時,保證路槽頂面彎沉值不會大于規定值。
2.3做好路面結構組合設計
(1)工程量設計
在進行路面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要合理選擇結構材料,本次工程路面寬度為6 m,符合四級公路標準,路面是瀝青碎石混凝土。設計人員要結合交通量的增加情況,保證結構設計合理規范,根據初期的500輛/日,要考慮增加的區域和程度,保護路面的使用年紀,不能因為改建工作影響公路的使用性能。
設計人員在路面結構設計中,選用重100 kN的單軸荷載,通過這種標準軸載,更好的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不同的路段,使用的材料也不同。針對路面材料的選用,要符合系數要求,綜合分析施工要求,并根據規范,合理設計。經論證得知,瀝青碎石混合料的抗壓模量E=700 MPa,級配碎石抗壓模量E=250 MPa,水泥穩定碎石抗壓模量E=1 400 MPa。
(2)結構組合設計
在道路結構瀝青混合料路面設計中,要明確路面的結構層情況,然后第一層要鋪設厚度為5.0 cm的AC-20瀝青混凝土,然后在第二層,鋪設厚度為20 cm的水泥穩定碎石,在第三層,設計人員要鋪設級配碎石,該層的厚度,要根據回彈的模量進行確定,最后一層,鋪設厚度為12 cm的填隙碎石。
3結束語
通過上文對農村公路改造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進行分析,主要分析的是農村公路是大方縣鳳山至溫泉公路,設計人員要路況和通行情況進行分析。在這個基礎上,認真計算道路的彎沉數值。在改建工程中,做好路線劃分,然后計算每段道路的實際情況,并根據計算結構,結合土地的地質情況進行填挖,確定不同路段代表的彎沉值,確保不同的路段能夠更加準確的反映道路的強度情況,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好的進行結構厚度設計,充分利用道路的改建資金。
參考文獻:
[1]楊泉. 淺談農村公路改造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型式設計[J]. 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9):53-54.
[2]陳愛軍,孟亞軍. 低交通量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結構的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82-86.
[3]王陸峰. 淺議農村公路路面相關施工工藝與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8):103-104.
收稿日期:2015-07-08
作者簡介:葉茂然(1976-),男,貴州畢節人,工程師,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中圖分類號:U416.21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5-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