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玲玲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分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對職校男護生教育工作的探討
程玲玲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分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在傳統的護理教育工作中,教育對象一直是以女性為主導。隨著社會進步和護理事業的發展,男性報考護理專業的人數越來越多,面對如今教育對象的變化,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專業教師,都應針對目前新的形勢,結合男護生的身心特點,對教育方式和方法等進行適當調整和改變,做好男護生的教育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護理事業更好地發展。
男護生;教育工作;職業院校
在傳統的護理教育工作中,教育對象一直是以女性為主導。隨著社會進步和護理事業的發展,男性報考護理專業的人數越來越多,面對如今教育對象的變化,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專業教師,都應針對目前新的形勢對教育方法和方式等進行適當調整和改變,做好男護生的教育工作。筆者對本校近年來對男護生的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分析和總結,以探討更符合男護生身心特點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促進男護生更好地發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護理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1.1 存在的優勢
男護生與女護生相比而言,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優勢。護理工作是一項集腦力和體力于一身的高壓力性工作,具有工作任務繁重,經常上夜班,責任重大等特點。與女性相比,男性存在生理、心理上的優勢。男性擅長理性思維,邏輯性強,遇事沉著冷靜,處事干練果斷,獨立性強,接受新知識快、創造性與動手能力強,對高新技術掌握快等優點。所以男性從事護理工作會更加高效,尤其更能勝任現場急救、儀器操作、重癥護理等方面工作[1]。因此男護生在急診科、外科手術室、骨傷科、精神科及重癥監護室等科室就業明顯比女護生占優勢。
1.2 存在的問題
1.2.1 職業心態不穩 雖然隨著護理事業的發展,男性選擇報考護理專業的人數越來越多,但新入校的男護生心理尚未成熟,專業思想不牢固,大多數男護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缺乏充分的了解,并非因為真正熱愛這個專業,而多是因就業或分數局限等原因被迫無奈進行的選擇。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受傳統觀念、社會偏見、學習壓力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男護生對職業前途信心不足,思想波動大,職業心態不穩,有的甚至選擇中途轉專業或退學。
1.2.2 學習動力不足 職校生源素質水平相對較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而男護生又常常因專業興趣缺乏,學習目標不明確,職業心態不穩等導致學習動機不強。另外,長期繁重的醫學學習任務也容易導致一些學習目標不明的學生學習動力不足。
1.2.3 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目前職校男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堪憂。采用90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本校的在校生進行測評,結果顯示,男護生的焦慮因子、抑郁因子和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得分均高于女護生和其他專業男生。通過調查、訪談等途徑了解到,影響男護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主要因素有受傳統觀念、社會偏見、學習環境等方面的影響,社會認同度不高,社會地位低,缺乏歸屬感,從而導致男護生心理壓力大。另外,因男護生在接受護理教育的群體中所占的比例小,護理專業學生以女性為主,開展的各項活動等又大多適合女性,男護士沒有專門的護士服等易造成男護生角色敏感性強,感覺被教師、同學忽略。再者男性天生在溝通、交流能力方面相比女性弱,護理操作的細致、耐心程度不如女性,導致學習壓力大、負擔重,也有擔心就業被女性排斥等,從而易出現自卑、失落感。
2.1 強化專業思想,穩定職業心態
首先應加強入學教育和專業思想教育。男護士的出現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標志,是人類思想解放的結果,護士職業的發展需要男護士。在男護生入學之初,結合當今護理行業的發展趨勢,結合男性從事護理工作的優勢,通過多種途徑全方位地對男護生開展專業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正確看待自己所學的專業,提高對護理專業的認知度,明確護理專業的發展歷史和護理工作高尚而神圣的職責,使他們充分體會到學習護理專業的社會價值,引導其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前途和未來,培養對護理工作的職業認同感[2]。另外,利用一些優秀男護士的典型事跡,開展榜樣教育,使他們深刻認識到通過護理專業學習也能為社會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激發其學習熱情,進一步穩定他們的職業心態。
2.2 注重能力培養,發揮個性優勢
教師應該幫助男護生正確認識自身的特性、特質和特長,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和潛能,并積極分析男護士在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優勢,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男性在護理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專業課程教學工作中,教師應針對男護生不同于女護生的身心特點,結合男護生在體力、精力、邏輯思維、處事方式等方面的優勢,注重其個性培養[3],可有針對性地加強男護士特色專科的課程學習,如急救護理學、精神病護理學、康復護理學、護理科研設計等,使其在護理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4]。
2.3 加強心理調適,維護心理健康
職校男護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該時期是易出現心理沖突和情緒行為的高發階段,且男護生是護理專業中的特殊群體,受到傳統觀念、社會偏見和學習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使男護生產生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和較多的心理問題,對他們的身心發展、學習和生活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因此,關注男護生的心理健康是護理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學校應建立心理督導機構,建立男護生心理檔案,關注其心理健康狀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5]。教師應注重對男護生的心理支持,幫助他們轉變傳統觀念,消除社會偏見對其產生的不良影響,正確認識護理專業,穩定職業心態。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心理行為訓練,使男護生能客觀認識、評價面臨的各種壓力,鼓勵他們主動訴說自己的心理問題,合理釋放壓力,提高心理調適能力,積極克服各種挫折和心理障礙。在教學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維護男護生的自尊,引導男護生對角色的認同,因材施教,盡可能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優勢,避免他們被“邊緣化”或“女性化”,增強其自信心和積極性,消除自卑感。
綜上所述,男護生作為護理教育中新的一員,在其培養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積極適應這種新的教育形勢的變化,根據男護生的特點,幫助他們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掌握各種有效的學習方法,促進男護生全面健康發展,促進護理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1]胡世豐.高職護理專業男護生教育的探討[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72-73.
[2]黃麗.男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7):40-42.
[3]王清秀.探討高職男護生的壓力源及解決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11):86-87.
[4]崔曉芳,韓世范.關注男護生心理健康 提高護理教學質量[J].家庭護士,2008(6):1511-1512.
[5]張淑云.淺析男護士來自心理及工作壓力[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6):401.
G40-03
A
1671-1246(2016)24-0064-02